聽到張塵這話,崇禎很是不屑。
“轉移資產?把大明的錢賺到國外?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小塵。你可能還不知道,大明海禁了,怎麼轉移資產?”
崇禎說的沒錯,大明確實海禁。但是大明的閉關鎖國是階段性,有時候大力提倡,比如太祖,成祖時就是大力支援。
尤其是成祖時的鄭和下西洋,更是達到頂峰。鄭和打通的商路為民營商業貿易做了很好的鋪墊,私營海貿因此蓬勃發展。
歐洲大航海時代以後,當時世界差不多一半的白銀產量流入明朝,明朝一躍成為是世界貿易中心。
沒有錢,麻煩。有錢,也麻煩。明朝的稅收極低,商業稅為歷代最低。私營海貿稅收流入政府的部分很少,商業的低稅,大大促進民間海外貿易的大規模展開。
自古以來皆是有權有錢,想做生意必須要有權,錢必須依附權。
沒有權還有錢,那離死也不遠,不死也得進去踩一輩子縫紉機。
明朝第一個吃這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沈萬三,雖然說沈萬三也不是愣頭青,知道將功補過。如果他遇到其他帝王,還真有可能落個善了。可是他命不好,遇到了名聲在外的重八哥,最後只能落個客死他鄉的下場,真特麼的虧。
明朝大航海時代到來,那些私營大家族大多與朝中文武百官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尤其是文官。
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在,還能壓制那幫人。朱棣死後,那幫人徹底無法無天。
再後來,朝廷也發現這個問題,開始徵商稅。明朝官員自然是抵制政府增商稅,他們抱團取暖,一致認同一個口子不能開。繼而不惜閉關鎖國。
自此以後海禁一直維持著,文官集團也知道,開禁其實是意味著稅收合法化,政府開禁的意願一直受到文官集團的阻止。
直到神宗朝張居正以極大的救國報復,力排眾議解除禁海令,這才為明朝政府的商業稅收開啟了一點點縫隙。
神宗朝後,文官集團再次實施海禁,連死後的張居正都被開棺鞭屍。
身為改革者,死後被鞭屍,歷史常有記載。
所謂的改革,其實就是幫助帝王從王公貴族手裡搶財物分配權。那些富可敵國的王公大族首當其衝。
有決心改革的帝王在,自然風調雨順,國庫充盈,大家相安無事。一旦帝王走了,新帝王上臺。新帝王只會覺得國庫裡的錢財是自已老子留下來,哪裡會想起改革者?
再一個,一朝天子一朝臣,哪個新帝王沒有自已的嫡系?老帝王死球了,那些備受打壓的王公貴族還在。沒有了帝王的庇護,張居正和他子孫後代的下場可想而知。
想到這,張塵立馬一激靈。
自已現在所作所為豈不是步了張居正後塵?等崇禎這廝死了,朱慈烺那王八蛋上臺,鬼知道那王八蛋是什麼樣的人。
可是自已退縮了,大明百姓怎麼辦?建奴那幫辮子豬可不是人。
瑪德,為了大明萬萬百姓幹了。實在不行,咱遠走海外,自已立國,反正穿越者大多都這麼幹。
“陛下,你覺得能封的住嗎?大明世面上外國玩意那麼多,都是哪來的?”
“你的意思是有人走私?”
“陛下,這還用說?海外貿易利潤那麼大,文武百官為了反對?要知道他們私底下可是也做生意的。他們支援海禁,豈不是斷自已財路?”
“他們害怕朝廷借海外貿易收商稅。”聽到張塵這麼問,崇禎脫口而出。
“陛下,就是這樣。他們支援海禁,不讓朝廷海外貿易。可是他們私底下自已走私,這樣一來,不但不用交稅,還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為?”
崇禎:“………………”
“可惡,通通都該死。等壓制住建奴,朕一定要開啟國門,賺海外錢財。這是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等。”
這是重中之重?你要乾的事情多著呢。
既然話趕話說到了這,那就索性再給你上一課。
“陛下,土改歸流呢?不重要嗎?攤丁入畝呢?不重要嗎?還有開啟國門支援海運,不是靠嘴說說的。朝廷開啟國門,勢必會打壓文武百官,王公貴族的走私的生意?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他們勢必要反對到底。還有倭寇,開啟國門支援海運,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倭寇。不把倭寇給解決了,開啟國門只不過是為他們服務而已。”
崇禎:“……………”
怎麼這麼多事?想幹點實事怎麼就這麼難?
看到崇禎苦瓜臉,張塵也明白。
崇禎不是不知道攤丁入畝的好處,可是實施攤丁入畝最大的障礙就是那幫氏族鄉紳。
攤丁入地,又稱作攤丁入畝或地丁合一,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廢除,而併入田賦,從而將人力形式的地方稅收歸朝廷所有。
中國自秦漢以來即有人頭稅的傳統,對於一個家庭中的人口,尤其是成年男子加以課稅,稱丁稅。此外,丁男多必須服行傜役。
攤丁入畝草創於明代,明代末年張居正實行的一條鞭法是攤丁入畝的最初階段,規定免行傜役,以現金代替,並與田賦一起徵收,使稅賦徵收更為簡便,同時也減少了無田地者的負擔,部分地區亦有攤丁入畝的舉措,在當時稱為隨糧派丁、丁隨地派、丁隨田辦、田代丁編等。
可是隨著張居正過世,一切也都煙消雲散。
直到後來清辮子雍正時,才得以實施。
雍正帝則正式廢除丁稅,將康熙末年已經固定的丁稅數目,分攤入田賦,使得沒有田產的人可以不納稅賦。但這個政策在各地區實行先後不一,最早在廣東開始實行,斷斷續續到了光緒八年才全國徹底完成攤丁入地。
可見實施難度有多大,反對勢力有多強。
清辮子經過康熙,雍正兩代帝王努力,還有大量的能臣志士的相助,這才得以實施攤丁入畝。
崇禎接手的大明本來就是出了名的爛攤子,而且手下小弟又貪腐成風,還有的更是反骨仔。崇禎他自已也是資質平平,哪裡有實施攤丁入畝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