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哪到哪,哥哥我才開始呢!你準備接受哥哥的狂風暴雨吧!讓你不矜持!”竟華話說完便立刻採取了行動。
在月兒的一片求饒聲中才結束戰鬥,算是給這丫頭一個教訓。
翌日傍晚,南江城華燈初上,街上一片熱鬧繁華,竟華這位低調的世家公子終於要去逛逛街,瞭解夏國的娛樂文化了,
夏國的娛樂文化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與夏國前的周國不一樣。
首先,周國時期沒有形成“詩詞”,“對聯”系統,直到竟家老祖竟成的出現才形成的詩詞體系,對聯體系,也同時豐富完善了書法體系,使得周國後期的娛樂文化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
此處可參考《浩然劍記》
經過夏國幾百年的發展,這些文化已經很成熟,也深受夏國人喜愛。
其次,周國時期的曲藝館只是單純的經營才藝,發展到現在,已是和當時的花樓一樣,不分彼此,裡面有純賣藝者有之,有純賣身者有之,賣藝賣身者有之。
所以現在這些娛樂產業,經營場所不論叫什麼名,經營的可都差不多。
和周國時期有很大區別,周國時期,若是叫什麼館,都是純才藝的,若是叫什麼樓,那不是酒樓就是妓院。
現在卻不管你叫什麼館,什麼樓,什麼院,還是什麼特殊的名字,就逃不了兩個字,“妓院”或者“青樓”。
這可能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吧,很多事情確實是“堵不如疏”。
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當你強制不允許它的存在堵住這個出口,那它將會在其他方面以不一樣的方式爆發,給國家與社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所以不如把它合法化規範化,一竅通,竅竅通,也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刺激與帶動。
這點夏國就做得不錯,裡面的姑娘若發現有非自願的,騙來的,拐來的,搶來的,那老闆就等著坐牢或者等死吧。
現在竟華就逛到一家叫“閨情館”的門前,正在猶豫要不要進去呢!就聽見有老鴇出來招呼道:“這位公子,快進來吧,一會青青姑娘就要選今晚的入幕之賓了!”
說著老鴇就要來拉竟華,竟華趕快阻止道:“別拉,我自己走。”
老鴇打趣道:“哎呦,這位公子看著面生,是第一次來吧,還挺害羞!來我們這兒得放得開曉得吧!”
竟華不搭理她,自顧往裡走去,心卻想到,小爺我是害羞嗎?明明是嫌棄!
一樓幾乎每張桌子幾乎都坐滿了人,正在竟華皺眉時,有侍女過來招待道:“公子要去樓上的雅間嗎?只需二十兩銀子。”
“樓下這是是多少銀子?”竟華問道。
“樓下不點東西,不點人不需要銀子,”侍女回答道。
“都不需要門票費嗎?”竟華本是在心裡嘀咕的,不成想問了出來。
“不需要,公子需要上去雅間嗎?”侍女沒有多說直接問道。
可能是為了做人氣吧,這行競爭也不小,若是收門票費,說不定人會跑到其他家,竟華心裡想到。
“走吧,帶路!”境華說著掏了一張百兩銀票給她,繼續說道:“一會兒再上些好酒好菜,剩下的就賞你了!”
“謝謝公子,請跟我來吧!”
侍女一會兒就把他帶到門頭上標有甲三的房間,拉開窗簾可以看到外堂的一切,包括一樓。
一樓大廳的上方是舞臺,四周除了一條道都是一片空曠,給四周的視野留足了空間。
竟華坐下之後聽到了樓下的議論。
“你們聽說了吧,這位新花魁又要選入幕之賓了。”
“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哪座妓院不這樣搞?”
“不一樣,聽說要成為這位新花魁的入幕之賓光有錢可不行,得回答出她出的三個問題才行,這不,我連續來幾晚上了,還不見有入選的。”
“你可知她問的是什麼問題?”
“這個我哪知道?要參加入選的人才能收到她出的問題,只有有人回答上了才會公佈出來。”
“那要怎樣才能入選?你怎麼不參與?”
“需要一百兩銀子,你看我值一百兩銀子嗎?我有這一百兩銀子都夠我找十幾次小紅姑娘了,我瘋了花這冤枉錢。”
“那照你這麼說,也沒多少人參選啊!”
“非也非也,人很多的,等一會兒開始你就知道了,你以為人人都像我一樣沒錢啊!世家公子多了去了,最主要的是這位花魁很漂亮,好多世家公子都為她著迷。”
“這花魁叫什麼?你怎麼知道她漂亮?”
“一看你就第一次來,剛剛不是聽老鴇說了嗎?叫李青青,每晚她都會出場彈一曲助興,順便選擇自己的入幕之賓。”
“她出來不戴面巾的嗎?”
“戴啊,但也有摘面巾的過程,你不知道,她摘掉面巾後所有人都看傻了,太漂亮了,我形容不出來,到時候你自己看吧!”
“等等,你說這位花魁是新來的?”
“是啊!怎麼了?”
“新來的,一來就能當上這裡的花魁?”
“那有啥,這裡還不是看臉吃飯,最多再加點才藝,憑青青姑娘彈的一首好琴,和無人能及的容貌,你是老闆也會讓她做花魁!”
“也是”
“......”
竟華喝著酒吃著菜,聽著樓下的議論,基本上都搞清楚了。
不禁感嘆,閨情館挺會做生意啊!光收這個入選費就賺不少銀子,花銀子的人卻看得到,得不到,得不到的更想要!
把那些世家公子的慾望激發和放大了,不得大把大把的銀子往裡砸。
到底是什麼樣的三個問題,竟攔住這麼多人?第一天回去的人肯定到處找人請教第一個問題了,第二天來若是不換問題的話應該能答上來吧!
這樣四天下來三個問題不都回答上了嗎!若說換問題也不太可能,哪有那麼多難回答的問題,能問出三個就已經不錯了。
又不是像自己一樣,前世見過十萬個為什麼和腦筋急轉彎。
這一行利潤挺大啊,難怪競爭這麼大,一座南江城就有那麼多家青樓,竟華不禁感嘆,當初自己沒叫父親經營這一行吧,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