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7章 視察工廠

更別說中條山地區連線著關中地區,那可是大後方,雙方物資往來密切,這要是掙不到錢,那隻能說是沒那個本事。

於是乎,這些地主老財紛紛快速的跑回家準備著,回到自己的地盤以後,第一時間就聯絡當地的工作組,拿出從許靜雯那邊獲得的公文,表示自己要做生意了,希望得到工作組的支援。

工作組這邊早就安排好了,地主老財讓他們組織人手。

但這個人手該怎麼組織,那就不是地主老才能決定的了。

到時候要是不給錢,那就別怪他們不講道義!

不過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八路軍急缺物資,很多東西生產出來就算老百姓消化不完,軍隊也會使用的。

更別說李陽還在,他可以把這些東西賣到別的地盤上去。

比如河南地界上的湯將軍,這個時候如果不從他們身上吸一管子血,就對不起河南地區的老百姓。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李陽要渡過黃河了,悄悄在黃河南岸壯大他們的勢力。

黃河南岸還有一個鎢礦呢,為了穩住這個地方,他們必須要打通和鎢礦的聯絡。

於是乎,晉南地區,許靜雯負責民用工業和經濟,李陽則是騰出手來搞軍工。

長治地區屬於他們的中心地帶,東邊是獨立軍的地盤,西邊是六縱,十分的穩定,加上城內有不少的工廠,完全可以用來生產各種產品。

李陽也沒閒著,從總部的兵工廠那邊搞來了許多裝置,然後又用設計圖開始製造各種機器。

鍊鋼廠的產能過剩問題終於可以解決了,把那些生產出來的鋼材,全部投入在生產。

第一個就是造槍!

讓工人們在合適的車間裡面製造武器裝備比他們在山洞裡面造要強多了。

更別說各種物資能夠在各個工廠之間迅速運到,只要配合的默契,這一個城裡面的兵工廠,就比他們總部的兵工廠還要強。

總部那邊得知了這個訊息以後,心裡也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把總部兵工廠搬遷到長治縣城裡面去。

但考慮到縣城,可能遭遇到轟炸,也就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李陽可不這麼想,八路軍攻佔城市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工業區搞工業,那是絕對有必要的。

更別說這些地盤上還有相當一部分民用工業能夠自主發展,更是為他們的經濟提供了便利。

這一天,李陽出現在長治縣一座車間裡面,看到到處都是機器在運轉,還有一些工人在切割著模具,仔細看,發現是槍的拉栓。

工人們採取的都是流水線作業,這是八路軍每一個工人都要培養出來的能力。

當然了,有一些工人是缺腿的,但他們依舊能夠坐在椅子上,熟練的操作機器。

缺了胳膊的不好,在車間裡面幹活,畢竟幹活的時候用到的大多數都是手。

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仍舊缺人。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兵工廠這邊缺人,戰鬥部隊反倒是興奮起來了。

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他們日後要是受傷殘疾了,立馬就能有個去處,而且講不定,還是這些兵工廠求著他們去。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流落街頭了。

農場那邊甚至有相當一部分雙手健全的殘疾老兵也被要了過來,教他們熟練的使用各種機器,就幹一種活兒,再笨的人也都能教會。

這就導致農場的廠長一般都會抱怨,農場裡面的殘疾老兵,大部分都是缺胳膊的,缺腿的不是很多,農活不好乾呀。

不過他們也沒抱怨太多,總歸是能有個去處,還能養活一家人,孩子也能讀書,時不時還能去國軍那邊賣點小產品賺點零花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他們當然要拼命幹。

不為別的,也不說為了什麼全民族的發展,我就為了自己家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出路,這總沒有問題吧?

李陽檢視完製造槍支的車間以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對著一個幹部說道:

“我們這邊的槍支主要有八一式步騎槍,五六半自動吧?”

“沒錯的李教官,根據您的要求,我們這邊的兵工廠,現在只生產這兩款步槍,口徑都是統一的,全部使用七九彈!”

口徑統一非常重要,這一點是為了保證後勤供應。

李陽滿意的點了點頭。

“各類機槍的速度也要提上去,另外口徑也要統一!

像以前蘇式的大盤雞統一成七九彈,捷克式和電鋸機關槍就不用我說了。”

“這些我們也明白!”

這個幹部點了點頭,跟李陽對話果然就是乾脆,不用來那麼多虛的,有事兒說事兒就行,只要你有能耐,李陽就不會對你做什麼。

看完步槍的生產車間,李陽又去看了看手槍和衝鋒槍,基本都統一了口徑!

手槍基本是二十響,衝鋒槍的話……大部分都是斯登,雖然李陽不太喜歡這種衝鋒槍,但它的成本低呀,生產的工藝也簡單,非常適合八路軍。

但是李陽要求工程師們改造,最起碼要加上一些保險之類的,別tnd後面的人拿了衝鋒槍走火打到了前面的人,這是英國佬最痛恨的地方,所以導致他們在行軍的時候,把拿著衝鋒槍計程車兵全趕到前面去了。

好在八路軍的工程師比較給力,做出了一些保險,雖然讓製造的過程變得繁瑣了一點,但打仗的時候應該不會有什麼誤傷了。

其他的衝鋒槍和手槍也有,只不過數量都不多!

當然了,他們還有生產火炮的工廠,最簡單的就是連排支援迫擊炮,是他們國產的八一迫擊炮!

步兵炮則是仿製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

山炮和榴彈炮現在也能夠造,但是生產的效率有點慢。

當然了,最關鍵的不是造火炮的環節,而是造炮彈的環節。

現在造炮彈才是最難的!

比如李陽的六縱,火炮的性質太雜了,各類炮彈都需要,有蘇式的火炮,有德式的,還有美式火炮,甚至還有英式火炮。

這tnd整個一萬國造!

如果不是李陽,真的沒有火炮用的他真的不想用這麼多種類的火炮,後勤是一個大問題啊。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他已經在更換了,儘量把同一種火炮調到同一個編制裡面去,這樣一來後勤供給也會變得比較簡單,不然從一堆炮彈箱裡面找炮彈那種困難,李陽是不想再體驗了,讓劉海那個狗日的去體驗吧。

視察完軍工產業以後,李陽覺得還行,雖然還在萌發階段,但已經能夠看出來框架搭成了,接下來就看各個環節的發展。

就是這砸進去的錢讓他很心疼啊,超過一百萬大洋,還有他四面八方搶過來的各種精神損失費,一共投入超過三百萬大洋!

一想到這麼多錢,短短的時間內砸完了,他的心裡頭就像滴血一樣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