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一十二章 我去年沒說過嗎?

這個戰士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李陽無論是資歷還是職位都要比他高出一大截。

當然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陽這個人脾氣壞呀。

自己要是真繼續堅持的話,十有八九會捱揍。

而且他捱揍的話也不會有人幫他。

所以就只能讓李陽拿走火盆,畢竟他說也說了,只是李陽沒聽而已。

而且他和軍長是父子,到時候讓軍長教訓他。

老子教訓兒子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李陽拎著火盆來到了許靜雯身邊,把火盆遞給她,笑道:

“先暖暖手吧,這該死的天氣太冷了。”

許靜雯有些差異的看了看李陽,但是並沒拒絕,不過也拉著李陽的手一起烘暖。

兩雙手在小小的火盆上面就像是牽手一樣,看起來怪怪的。

不過李陽沒有想那麼多,天氣這麼冷,還不讓他烘烘暖嗎?

“李陽,這個火盆你從哪弄的?”

這個時候許靜雯小聲的問道。

“指揮部裡撿的。”

李陽隨口答了一句。

“……”

許靜雯的臉色有些僵硬。

這指揮部裡面還能撿到火盆呢,而且還是已經燒好的火盆,她的眼裡頭滿是不相信。

“好吧我坦白,是我從其他人手裡頭搶來的。”

李陽攤了攤手,非常無恥的回道。

這下許靜雯更加無語了。

“那你還是趕緊還回去吧,要是別人知道了不好。”

“有啥不好的?這個火盆是我爹的,還是我給他弄的呢,現在我拿來暖一暖手,有什麼問題嗎?

再說了,我爹這不還沒來嗎?先讓咱們暖一暖,等他來了再還給他也不遲。”

李陽隨口說道。

許靜雯仔細一想也對,如果是其他人的,那直接還了就行。

可如果是劉軍長的,那就沒什麼關係了。

劉軍長是李陽的老爹,兒子拿老爹的火盆暖暖手,怎麼樣也說得過去吧。

大概過了五六鍾,劉軍長終於出現了,在門口拍掉身上的積雪以後大步走了進來。

此刻指揮部裡面已經坐滿了人,全部都是屁股挨著屁股,不知道是想取暖還是地方不夠?

看到劉軍長來了以後,一個個都變得安靜下來。

劉軍長走到正前方和大家面對面,剛想拿個火盆來暖暖手,結果發現李陽正和許靜雯一起暖手,還傻呵呵的看著他。

仔細一看,那個火盆不就是自己最近用來暖手的嗎?

孃的,這小子可以呀,拿自己的東西做人情。

不過劉軍長並沒有說什麼,他還以為李陽開竅了呢,知道照顧人家小姑娘。

殊不知李陽只是看許靜雯的手比較冷,下意識的給他找了個火盆而已,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劉軍長要是知道這一點的話,估計能當場氣的吐血。

沒有火盆,劉軍長就在嘴邊哈了哈氣,然後搓著手對著一群人說道:

“人都已經來齊了吧。”

“下面我來說一下這一次把大家找過來開會的原因。”

眾人一聽,一個個都變得嚴肅起來。

只有李陽一個人吊兒郎當,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一點也不緊張。

不過等劉軍長說完下面這番話的時候,他的表情頓時變了。

“同志們,最近天氣寒冷,到處都在下大雪,我們駐地了,許多老百姓都沒有衣服穿,甚至出現了凍死人的情況。

這一點我們要想辦法解決呀,必須儘可能的保證老百姓能夠度過這個冬天。

現在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一說。

無論是什麼辦法,只要有效果,我一定給你們請功!”

李陽聽到此話,臉上隨意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凝重。

算是知道為什麼老爹說這次任務很緊急了。

雖然不是打鬼子,但是比打鬼子還要重要。

冬天一直都是中國老百姓的災難之日,尤其是北方的冬天。

從古至今,老百姓都會遭遇嚴寒和飢餓。

所以每個冬天,華北地區凍死的老百姓數量不計其數,當然其中還有餓死的。

所以說,為什麼要革命呢?

就是要讓這些老百姓都能活下去,最起碼要保證他們最基本的生活——吃飽穿暖!

眾人聽到劉軍長的問題以後,一個個都皺起了眉頭。

他們都是當地地方政府的幹部,還有一些是軍隊裡面的幹部,都十分關心地方老百姓的安全。

雖然今年他們有了不少的糧食,吃這一方面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可是供暖這方面出了巨大的問題。

許多老百姓家裡頭根本就沒有多少衣服,甚至一套衣服幾個人輪流穿,誰出門誰就能穿著棉襖,其他人要麼待在炕上,要麼躲在被窩裡面。

但是這年頭老百姓家的被子也不是很厚,主要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捐贈出來交給八路軍了。

這兩年八路軍打過不少的仗,有相當一部分物資都是老百姓捐贈的,其中就包括但不限於老百姓捐贈的各種衣物,布料和棉織品。

甚至連鞋子都捐贈。

這就導致老百姓在冬天的時候會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外加上冬天取火不方便,附近山上的柴基本上都被砍光了,必須想個辦法才行。

可是現在衣物短缺,別說老百姓了,八路軍軍自己都有很多戰士,到現在只穿著兩件秋衣呢。

就這還是待遇比較好的部隊。

待遇比較差的部隊,甚至只能穿著一件破內衣,和一件薄薄的外套,為了抵禦寒冷,在內衣和外套中間塞了不少的稻草和各種絮狀物,比如蘆葦花,水蠟燭掰開以後的絮狀物……

有些戰士甚至腳上都沒有一雙合適的鞋,到現在都只是穿著草鞋,然後外面用樹皮或者是其他的東西裹住。

老百姓生活狀況也是參差不齊,好一點的,勉強能混個溫飽,差一點的就只能吃土豆,但是身上卻很寒冷,燒炕的柴火都不夠。

眾人積極發言。

有些人表示可以捐贈出自己的舊衣物,自己的津貼也全部捐出去,甚至還可以發動自己的親朋好友捐贈,就是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長。

有些人則表示可以花錢採購一些物資,然後分發給老百姓,但是也需要時間,還需要金錢。

許靜雯則表示他可以聯絡一些供貨商,提前賒欠一些商品,然後來年想辦法還掉。

不過這些都需要時間。

畢竟現在道路泥濘,產品的運輸都是問題,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劉軍長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等他聽完大家的意見以後,眉頭緊鎖。

就在他想不到辦法的時候,忽然看到李陽做出一副沉思的表情,頓時就朝著李陽問道:

“陽子,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要是有的話就趕緊說,時間不等人啊。

我們每耽擱一刻,很有可能就會有一個老百姓凍死。”

李陽聽完以後不要輕易變得嚴肅起來,然後站到了老爹旁邊,扯了扯嘴巴,對著眾人說道: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就是需要一點時間。”

“別廢話了,有什麼辦法趕緊說,賣什麼關子呀?”

劉軍長現在焦急的不行,只能催促李陽趕緊說。

李陽聽完以後便朝著眾人說道:

“我們可以把蜂窩煤造出來分給老百姓,或者以極低的價格賣給老百姓,這樣一來,老百姓就可以取暖了。”

劉軍長一聽,頓時眉頭一皺,嘴裡輕聲的唸叨著。

“蜂窩煤?”

“那是種什麼煤?”

看到老爹這麼疑惑,李陽也有些吃驚,下意識的問道:

“我沒給你們說過這東西嗎?”

“你說個屁呀,老子不知道。”

劉軍長其實也不知道李陽有沒有說過蜂窩煤,但他腦子裡確實沒有這玩意兒。

李陽頓時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去年沒弄過這東西嗎?我記得我去年應該弄過吧。”

“你弄個屁呀,去年的冬天沒有這麼冷,而且咱們的兵力也沒有這麼多,駐地的老百姓也不多,用不上。”

去年的冬天確實沒有今年這麼冷,所以很多老百姓都能渡過去。

但是今年的冬天不一樣,雖然能夠吃飽飯,但是架不住穿不暖啊。

吃飽了也容易被凍死!

更別說八路軍的駐地上,還有許多的老百姓在溫飽線上掙扎著呢。

新來的那十幾萬難民就是,他們是獨立軍根據地上最貧困的一群老百姓,幾乎什麼都沒有,連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八路軍在秋天的時候發給他們,鞋子是自己臨時編織的。

大部分人鞋子都破破爛爛,基本都是舊貨。

李陽這下為難了,他去年居然沒有弄出蜂窩煤,他怎麼不記得這事兒?

難道是去年睡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