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脆弱無助的一面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了.”

載洸心急如焚,“父王!我大清興辦洋務多年,不就為了與列強一戰嗎!今非昔比,我大清已不再軟弱可欺了,倘若這次對法戰爭‘不敗而敗’,勢必寒了天下愛國人士之心啊。

如若父王拿捏不準,可與恭親王奕訢商議,他領班總理衙門多年,精通洋務外交,父王可找他拿主意.”

奕譞思慮了下說:“不可,恭親王此時已領旨賦閒在家,此刻,我若去找他拿主意,豈不是要遭人非議。

旁人會說,朝廷離不開恭親王,皇太后革了能臣,反用了我這個無能的門外漢。

這事要是傳到了皇太后耳朵裡,本王恐怕要備受譴責啊.”

載洸抱拳說:“只要父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事關我大清國運,我想皇太后會體諒的.”

奕譞拍著載洸的肩膀,眼裡潛藏著無數複雜的情緒,“孩兒啊,朝堂之事錯綜複雜,豈是你一個五歲大的孩子知曉的,有時候是非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你是在為誰辦事的.”

“可是……”載洸剛想說點什麼,就被奕譞打斷了:“你還小,等你長大成人了,入朝為官,再到朝堂之上去據理力爭吧.”

“父王!孩兒要入朝為官!輔佐您處理軍國大事!”

奕譞笑了下,彎下腰,慈祥地撫摸著兒子的額頭,“我大清國自入關以來,還未有五歲孩童便入朝為官的例子,等你長大些再說吧,在此之前,你就先用功讀書,研習四書五經,好嗎?”

載洸嘆息,只能無可奈何地說:“那孩兒先告退了.”

隨後便走了出去。

原本,他以為可以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現在看來,很多事情都沒有自己一開始的時候想得那麼簡單。

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挫敗感,這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讓他覺得孤獨,又覺得失落,不知為何,悲傷開始情不自禁地湧上心頭……奕譞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孫毓文說:“貝子如此年紀,就有如此智慧膽識,今日一見,將相之才已表露無遺,令微臣欽佩得五體投地啊,再加上有醇親王這樣的賢王在身邊加以調教,前途不可限量啊.”

奕譞意味深長地說:“我倒想他普普通通,將來當個享清福的王爺,遠離這人間是非啊.”

傍晚時分,婉貞見到兒子沒出來吃晚飯,便起身去尋找,路上碰到娟兒,她行色匆匆的,四處張望,一不小心竟跟婉貞迎面撞上,娟兒趕忙下跪認錯。

婉貞問:“你怎麼一個人在這?到吃飯的點了,貝子呢?”

聽到這裡,娟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福晉,奴婢有罪,沒有看好貝子.”

“什麼!你別哭,先把事情說清楚,貝子呢?”

“適才從王爺那邊過來,貝子就生了悶氣,說是不想見人,讓我不要跟著他,奴婢心想,貝子這會不高興,就讓他一個人靜靜,哪知這會竟找不著人了.”

“庭院找了嗎!”

“找了,沒有.”

“後花園呢?廚房呢?寢室呢?都找了嗎?”

娟兒搖搖頭,甩了一臉淚,“都找了,見不到貝子的身影.”

婉貞著急地直跺腳,“那你現在還愣著幹嘛!還不趕緊叫人一起找!快!讓管家把府上的園丁跟婢女都召集起來,一起找!貝子要是出個三長兩短,我唯你是問!”

夜幕降臨,整座醇王府卻如白晝般明亮,下人們點著火把,在王府裡奔走尋找,一聲一聲的“貝子”,把本該寧靜的夜晚都給驚擾了。

婉貞自己也沒有閒著,她跟著找遍了王府的每一個角落,氣喘吁吁地衝眾人喊道:“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貝子找到!”

這時,娟兒跑過來跪倒在婉貞面前,喘著粗氣,激動地說:“福晉……福晉……貝子找著了……”“找到了,在哪呢?”

娟兒邊舉著書房的方向邊說:“就在貝子的書房.”

婉貞邊朝書房快速走著邊問:“書房?剛剛不是找過了嗎?”

娟兒跟在後面說:“貝子藏在書桌底下,不讓人找著他.”

“你又是如何知曉的?”

“剛剛奴婢又回去找了一回,聽見抽泣聲,循著聲音才找到.”

“你是說貝子在哭泣?”

“是.”

“所為何事?”

“貝子不與奴婢說,奴婢不知.”

婉貞慌張地朝書房方向走去,快走到書房門口的時候,婉貞停下了腳步,對著幾個下人說道:“通知下去,今日在府裡發生的事,都不要傳出去,要是外面的人問起,就說是府裡著了火。

王爺此刻正進宮辦事,要是他回府時問起,也這樣回答,他近日政事繁忙,軍務纏身,不要讓他分心。

行了,你們都回去吧,該幹嘛幹嘛.”

婉貞屏息凝神地站在門外,只聽得見屋內微弱的抽泣聲,好一會兒,她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後,才輕輕地推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