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曉父王和和小叔之間的矛盾之後裴知音絞盡腦汁的去找各種辦法去調節兩人之間的關係,但是結果卻都是不盡人意。
裴知音無奈之下,決定向裴寧和柳含煙求助。她將事情原委告知兩人,並詢問是否有方法能化解父親和小叔之間的矛盾。
兩人聽後,柳含煙沉思片刻道:“此事需從長計議。你可先了解他們矛盾的根源,再尋找解決之法。”
裴知音點頭,決定按照按照柳含煙的建議行事。她開始暗中觀察父親和小叔的言行,試圖找出他們產生分歧的原因。
這天她就帶著裴寧一起來福澤宮找小叔,順便探探口風看有沒有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到了福澤宮,小叔正在書房處理政務。見到裴知音和裴寧到來,他微笑著招呼他們坐下。
“小阿音,你怎麼有時間來我這裡了?”裴筵故意調侃著。
“小叔叔!你又拿我開玩笑”裴知音抓著他衣袖撒嬌道,裴筵看著眼前的人還是跟以前小時候一樣可愛,就情不自禁的伸手摸了摸頭。
裴知音故作生氣的樣子,可他那小叔叔哪能讓她得償所願啊,就一個勁的逗她,弄得裴筵開懷大笑。
兩人玩鬧了一會恍惚間像是回到了小時候,但很快裴筵就收起了笑容。一臉嚴肅的看向裴知音,還低聲說道:“我可是聽說我那個好哥哥給我們阿音許了一門好婚約?”
一說到這些裴知音就不想多說,也不知道一時間怎麼跟他的小叔叔解釋這件事,含糊其辭的說道:“確實有這麼一回事,那人就是這幾日一直來找您的那個謝銜舟。日後我再跟小叔叔說清楚。”
裴筵聽到是那個人的名字後便一臉的高深莫測,但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就只說了句“那小子還不錯,配得上我們阿音。”裴知音被她小叔叔說的懵圈了,怎麼一個兩個都說他適合本公主啊!
被裴筵這麼一打岔,裴知音差點就忘記了她今天來找小叔的目的了。裴知音見著小叔正在處理政務就趁機詢問小叔之前怎麼突然就離開京都,同時留意他的言辭間是否透露出與父親意見相左之處。
小叔一愣,裴知音審視著小叔,想嘗試從他臉上讀出一些有用的線索,但是還是被小叔隱藏得很好。但是今日裴知音已經做好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準備了,便一直纏著裴筵說。還給一旁的裴寧暗遞眼色,在兩人一起軟磨硬泡之下,小叔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裴筵回憶著年少時兩兄弟正在弱冠之年,由於突厥人常年對京都的北漠重地進行攻打。那時,先皇任命兄長出徵北漠。兄長欣然領命,而我則請求留守京都。然而,正是這個決定引發了我們之間的分歧。兄長認為我應該一同出征,為國效力,而我卻堅持留守,守護京城。儘管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可觀點的差異導致了矛盾的產生。
到後來皇兄凱旋歸來後,我發現了有人企圖謀害皇兄,為了保護皇兄和國家的安全,於是我便主動承擔起調查的責任。然而,敵人很快察覺到了我的行動,並且設下陷阱迫使我離開京城。
那時候我並不敢跟皇兄多說,生怕他看出什麼端倪,畢竟那時候皇兄才登基不久最忌諱的就是江山社稷動盪。最終,我選擇了離開京都,希望透過距離和時間來緩解緊張局勢......……
裴知音心中一動,原來當年還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她還天真的以為小叔叔真的是去遊山玩水的。更沒想到小叔當年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
“小叔叔,你為何現在才告訴我這些?”裴知音不解地問道。
裴筵輕輕嘆了口氣,“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不想讓你捲入其中。”
“但我如今已長大,有權知道真相。”裴知音目光堅定地看著小叔。
裴筵凝視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吧,既然你執意如此,我便告訴你。當年的幕後黑手身份顯赫,若揭露真相,恐會引起朝局動盪。我離開京城也是為了避免牽連你們。”
“那如今呢?”裴知音追問。
“我相信你的能力,時機成熟時,你自然會知道。”裴筵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前你要做的,便是保護好自已。”
裴知音瞭解事情原委過後,便拉著裴筵往承華殿方向跑去。既然這其中誤會有那麼多,把誤會解開不就好了嗎?
裴知音和裴筵來到承華殿,正好遇見正在批閱奏摺的裴峰。裴筵向皇帝請安後,正在埋頭的裴峰突然聽見皇弟的聲音後一愣,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並賜坐。
裴知音迫不及待地將她所瞭解到的一切告訴了她父皇,皇帝聽後沉默不語。過了許久,皇帝開口道:“這些年,朕也一直在調查當年的事情。阿筵,你受苦了。”裴筵連忙回道:“皇兄,這是臣弟應該做的。”
皇帝接著說:“如今真相大白,幕後黑手也一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此時,裴知音插話道:“父皇,你和小叔以後要是再有誤會怎麼辦?”皇帝看向她,笑著說:“音兒啊,你也小瞧我和你小叔叔之間的兄弟情了吧!。無論後面有什麼誤會,朕都會第一時間請你這個和事佬來決斷,好了吧。”
裴知音聽後,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她害羞得漲紅了臉,然後歡快地離開了承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