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

年少不得之物,終將困其一生。

暮年浮光之景,將之瞬息點醒,又終會因一物一事而解終生之惑。

武魁首正值壯年,突破金身境時不過二十五歲。

如今滿頭銀絲飄揚,青甲換白袍,氣質由鋒銳轉為平和,相比從前,整個人顯得更加深邃,說一句風華絕代也不為過。

然則帝辛與他惺惺相惜,知道這位知己好友心中有大悲憤。

時隔多年再次現身,武魁首一改往日喜好,身著白衣,怕是在為閻氏一族披麻戴孝。

二人沉默了一陣,武魁首率先打破了平靜,“等四夕將這段時間的收穫鞏固後,你送他入十萬大山歷練罷。”

帝辛眉頭微皺,十萬大山是妖族領地,兇險異常,縱使是外圍也有篆圖境的妖獸出沒。

閻四夕擁有魚龍至尊戰力,武魁首說送他進入十萬大山,自然不可能在外圍遊蕩。

若是深入十萬大山腹地,篆圖境也不過是上位者的血食,神通境才是一方霸主。

就算閻四夕仙武雙修,掌握多種至高武法,貿然深入其中,恐怕也是九死一生。

武魁首看出了帝辛的疑惑,解釋道:“四夕所修煉的十三丹經,是脫胎於妖族的至高武法。他領悟金蟾望月練氣丹是機緣巧合,想要將其完全修成,十萬大山這一遭非走不可。”

十萬大山妖族成群,對閻四夕領悟十三丹經有諸多裨益,武魁首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早有盤算。

武徒想要突破,生死之間的歷練必不可少,光靠千機變中烙印的對手而閉門造車,這輩子都不可能有大成就。

閻四夕能在不到兩個月內領悟至尊奧妙,五臟人魔、小天劫居功至偉,是在生死之間反覆遊走才修成的。

“十三丹經……”帝辛想了想,遲疑著問道,“那些個真人看不出來,卻瞞不過我的眼睛。這門武法似乎是為妖族量身打造的,與十八地獄圖錄有相似之處。”

修行十八地獄圖錄,武徒要時刻忍受內炁淬體時的痛苦,相當於每時每刻都在十八地獄中飽受摧殘。

剪刀拔舌,鐵樹孽鏡,蒸籠銅柱,刀山火海,冰山油鍋……

諸多苦難加於一身,非有一顆塵盡光生的道心不得修成。

二人對閻四夕早年的諸多經歷有所瞭解,知道他十二年前經受生離死別,想要將其修至大成不在話下。

更何況……閻氏一族身上流淌著屬於魔族的血脈,而十八地獄圖錄正是從魔族功法中脫胎而出,兩者相得益彰。

歷來閻氏族人修行十八地獄圖錄,向來要比常人容易許多,也更容易練至圓滿境界。

武魁首點了點頭,淡淡道:“他身上不止有魔族血脈,同樣也有妖族血脈。”

頓了頓後,武魁首補充道:“閻氏祖廟有過記載,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原本是一體同生的武法,名為三十三重至尊天功。只是十三丹經失傳已久,閻氏又未曾擁有妖族血脈,因此世人並不知曉這個隱秘。”

武魁首的話可謂石破天驚,震得帝辛瞳孔收縮,心中驚疑不定。

九天四海雖是人族統領,但妖族、魔族、海族、水族等眾多種族,實際上都是從人族分裂而來。

譬如妖族的來歷,據說是遠古神獸化形與人類結合,誕生的孩子便成了妖族的始祖。

而妖獸則是妖族之間相互結合,不斷將體內血脈稀釋,從而衍生出的族群。

魔族的來歷要更復雜些,武徒、煉氣士在修煉中遭遇心魔反噬,徹底淪為神智全無的怪物。

有些修煉特殊功法,從而走火入魔的修者,甚至會變得千奇百怪,猙獰恐怖。

他們誕下的子嗣卻大異尋常,雖然繼承了父輩的強大力量和噬殺品性,但卻擁有如人族一般的靈智。

至今為止,各族不斷擄掠人族,誕下後的孩子極易夭折。

但若是能順利長大成人,往往具有超越尋常天驕的潛力,成長起來後,往往會成為各族的中流砥柱。

人族內部向來分歧不斷,對血脈不純的人類褒貶不一,並給他們起了一個獨特的名號——異人。

所謂異人者,異於常人也。

體內擁有外族血脈的異人極易夭折,能順利長大的孩子,粗略算來不足千萬分之一。

擁有一種外族血脈的異人況且如此,更何況妖族、魔族的血脈都是萬族最頂尖一列。

兩大血脈與人族鮮血混雜後,閻四夕如何能安然無恙,恐怕在孃胎時就九死一生。

帝辛似乎想到了什麼,恍然大悟道:“難道當年天機宮主極力勸阻,莫非早就推算出四夕血脈不凡?”

提及天機宮主,武魁首的眼神變得冰冷徹骨,寒聲道:“算天機此人心術不正,當年勸阻我娘時就露出異樣,閻羅軍在萬族戰場失陷,背後也有此人謀算的蛛絲馬跡。此後我多番調查,雖無真憑實據,但此人恐怕也是那位的分身之一。”

閻中興從小將武魁首撫養長大,向來是以爹孃相稱,為此阜陽中那些腐儒還以此攻訐,逼迫他改稱義父義母。

好在閻王威勢無人能及,將那些個文官腐儒全都痛毆一遍,打得他們心不服口服。

說到“那位”的時候,武魁首眼中閃過深深的忌憚,如他這般霸絕天下的絕世武徒,都不敢正面提及此人的名號。

真人、真君壽元綿長,元神之力冥冥中與天地交感,能察覺到茫茫人海中針對自己的殺機。

他們的名號不可輕易提及,否則心中必生感應。

秋風蕭瑟,捲起漫天落葉,武魁首將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帝辛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臉上時不時露出怒極而笑的神情,又在武魁首的安撫下冷靜下來。

末了,武魁首將手中的李子拋回給帝辛,雙指併攏劃出一道空間裂縫,身形沒入其中消失不見。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路邊的野果不要摘。”武魁首語帶笑意。

這麼多年未見,帝辛這傢伙還是一如既往的幼稚,如此酸澀難吃的果子,也難為這傢伙忍得這般辛苦。

帝辛面色發黑,忙將口中嚼碎的果渣吐出,惡狠狠罵道:“老子騙不了你,還騙不了你那弟弟?”

————

太昊皇朝掌握一百零八郡,從空中俯瞰而下,皇朝的版圖宛如一頭仰天呼嘯的真龍。

其龍頭乃是龍門郡,於黃河入海口處怒視東海,其龍尾乃是武進郡,與趙國針鋒相對。

永安郡位於皇朝版圖腹地,取紫氣東來、雲蒸霞蔚之意,宛如一根釘子,扼住十萬大山的命脈,牢牢守護著皇朝氣運。

十萬大山最核心的地帶位於永安郡腹地,龍盤虎踞,群妖縱橫,獸災肆虐。

神通、金身境妖獸遍地橫行,一般都隱匿在十萬大山最深處的山脈,也被妖族稱萬妖山。

萬妖山覆蓋方圓千里,山脈連綿,群峰聳立,處處散發著驚天動地的恐怖氣息。

而在距離萬妖山不過百里的東方,橫亙著一座黑色雄關,高大厚重的黑石城牆綿延數千裡。

陽光照耀下,城內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呈現出一片鼎盛昌隆之景。

此城氣勢磅磺,似乎頂住了蒼穹,踩踏著萬妖山。

白雲如霧,在它周圍繚繞,在外人看來迷濛模糊,又給它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城池中建築鱗次櫛比,沿著規劃好的城區依次建立,呈現出強烈的尊卑上下之感。

在城中某處金碧輝煌的建築之中,房屋門窗緊閉,密不透風。

一名雍容華貴的婦人端坐主位,身上穿金戴銀,慢條斯理地用茶蓋颳了刮茶沫。

呼了呼滾燙的茶水後,婦人以袖覆面,輕輕飲了一口,一雙柳葉眉微微舒展,神色滿意。

只聽她淡淡道:“狄家進貢的青雲茶不錯,他們辦事我向來是放心的。”

青雲茶產自青雲郡,種植條件極為苛刻,每半個時辰必須以混合靈氣的靈水灌溉,且終日不得見風雪,不得見月明。

每一株茶樹灌溉的水量不可多、不可少,少則靈氣不足、滋味減半,多則靈氣過盛,灼燒根部,極易損毀。

如此嬌生慣養的青雲茶樹,在其他地域又無法成活,產量自然極為稀少,整個青雲郡每年生產不過千餘株。

其中半數青雲茶,都是上貢皇室的御用貢品,流傳在外的分量可想而知。

此茶又有口唇貢茶之稱,因其採茶方式獨特而得名,作為歷朝歷代的宮廷貢茶,都是選擇處女進行茶葉的採集。

由處女的口唇採集新鮮的芽葉,並存放於採茶女工胸部,透過採茶工的體溫,進行茶葉的“初烘”。

這些女子個個都是煉氣士,因此自身體質的不同,導致採摘的青雲茶也有各種各樣的滋味。

因此,青雲茶也被稱為乳香茶,或者是處女唇茶,亦或是八行青雲茶。

青雲茶是狄家掌管的生意,狄家乃是武安侯府的家臣,青雲郡則是武安侯的封地。

能以如此態度命令狄家的,除了皇室以外,也就只有武安侯府的貴人。

“是,大夫人!”太師椅旁,一名中年婦人正小心伺候著,聞言後低眉順眼,已然領悟了大夫人的意思。

茶,確實是不錯的。

辦事的人,大夫人用起來也很放心。

正廳下方,一名身著武安侯府鐵甲的軍士,正雙手抱拳單膝跪地,聽候著大夫人命令。

大夫人將茶杯緩緩放下,看向軍士讚道:“這件事你做得不錯,五臟人魔雖然沒有得手,但廢了那小畜生的須彌宮,也算是大功一件,起來回話吧。”

“小人愧不敢當,只是謹守本分。”軍士站起身來,神色謙卑。

大夫人臉上露出笑意,點點頭道:“謹守本分,這四個字說得好。你們是武安侯府的家臣,我的話就是侯爺的話,我的意思就是侯爺的意思。

有些話侯爺不方便說,有些事侯爺不方便做,也就只有我這個主母代勞了。那孩子身上雖流著武安侯府的血脈,但打小就被侯爺厭棄,廢了也就廢了。”

緩了緩後,大夫人眯起一雙丹鳳眼,問道:“這件事除了你之外,還有誰知道?”

“與五臟人魔聯絡的牙人,小人已親手將其解決。”軍士面無表情,心中卻是一緊,冷汗涔涔而落,“除卻小人之外,再無人知曉此事。”

大夫人默默看了他一會,端起茶杯在手中,淡淡道:“再怎麼說,那也是侯爺的血脈,此事還牽涉了甘相、震王、雲夢侯三位王侯子嗣。若是敗露出去,後果不用我說,你也應該明白。”

“小人明白,願以死謝罪。只是家中尚有七十老母,孤弱妻兒,只求夫人能妥善安置。”軍士臉上露出哀死之意,雙膝及地,重重磕頭。

“我會保他們富貴一生,帶下去處置吧。”大夫人點點頭,朝著身旁的中年婦人點頭示意。

婦人看似體弱嬌柔,手上力氣卻著實不小,隨手一提,便將數百斤重的軍士制住,提在手中朝外走去。

不多時,後院中傳出一陣血腥味,婦人回房後熟稔地點燃沉香木,將血腥味徹底掩蓋。

大夫人閉目養神,淡淡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嬤嬤,麻煩你走一趟,查一查他的來往關係。”

“是,大夫人。”中年婦人施了一禮,一陣微風拂過,已然消失在武安侯府中。

這名軍士是狄家培育出來的死士,向來對武安侯府忠心耿耿,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自己人處理起來更放心些。

侯府中門窗緊閉,大夫人撣了撣身上不存在的灰塵,繞過屏風來到一處佛龕前。

虔誠跪倒後,手持佛珠,專心致志唸誦起了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