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將士兵們都安排好之後,接下來的問題便是該如何在朝野之間推行改革了。這時,張安也已經帶著今天早上攔車的白衣少年來到了院子裡,同時,王金成率領著陽翟的王室宗親也早已恭候多時。吳佳文看到眾人之後,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一同進入房間。隨後,他坐在了主座之上,接下來就需要考慮如何安置這些王室宗親了。畢竟,只有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已,才能真正成為自已推行改革和落實改革的中堅力量。然而,吳佳文心裡其實早有計劃,知道該如何鞭策這群王室二世祖。
“你們這些人世代享受國家的俸祿,屢次受到國家的恩賜,但卻沒有為國家做出任何貢獻。你們所吃的糧食、所穿的衣服、使用的物品以及支配的財富,都是由我們韓國的老百姓供給的。而你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安逸,完全依賴於我們韓國的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這次陽翟侯將你們帶到都城,就是想讓你等在軍中朝中建立功績,可我並不想讓國家和軍隊成為你們鍍金的墊腳石,如今,你們應當報效國家,為國出力,你們的一切都是與國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你們所有人根據所長都想好自已要做什麼,而所做的各行各業都得從最基層開始,根據優劣再行升遷,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
隨著吳佳文講完之後,眾人皆是一臉驚愕地看向他,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此次前來都城竟然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此刻,他們才恍然大悟,明白陽翟侯的用心良苦。原來,未來的韓國不僅屬於他們這些權貴子弟,更屬於每一個韓國的百姓。就在這一刻,他們心中那沉睡已久的熱血被喚醒,那傳承自先輩的豪情壯志在體內洶湧澎湃。此時的他們再也沒有絲毫猶豫,舊日貴族的血脈在他們體內覺醒,而現在他們想要為國效力的決心已經無人能夠阻擋。
“我等願聽候公子差遣!”眾人齊聲高呼道。
聽到這話,吳佳文微微一笑,滿意地點點頭。他知道自已的目的已經達到,這些年輕人終於意識到了自已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於是,他高聲喊道:“願意從軍者,請站至此處。”
話音未落,只見人群中已有七位年輕氣盛的青年昂首挺胸地走到前方。他們目光堅定,神情堅毅,彷彿早已做好了投身軍旅、報效國家的準備。吳佳文看著這幾位青年,心中甚是欣慰。接著,他朗聲道:“很好,你們七人,其中三人留在府中,其餘四人前往城外大營。請諸位報上姓名,以便張大夫登記造冊。”
“韓剛!”“韓澤!”“韓慕!”“韓牧之!”“韓清!”“韓林!”“韓啟!”眾人紛紛應聲答道。
“韓澤、韓慕、韓牧之,留在府中,與諸位軍士一同訓練。韓剛、韓清、韓林、韓啟,去往軍中大營,等候命令。”吳佳文說道。
“諾!”眾人領命之後便在王金安的帶領之下去往軍中。
“餘下諸位,願隨陽翟侯推行改革的站到此處。”隨著吳佳文的話音落下,只見人群之中走出了四位青年。
“韓成、韓洪、韓丹、韓景拜見公子。”這四位青年恭敬地向著韓文行禮道。
“好,你們四人,任陽翟侯府小吏,文書,協助陽翟侯處理新政一切事宜。”吳佳文看著眼前的四人,滿意地點點頭後安排道。
“諾!”眾人齊聲應道。
“有願在農事為國效力的站在此處。”吳佳文繼續說道。
“韓朋、韓震見過公子!”此時兩名青年來到吳佳文面前,向他行禮道。
“不必多禮,你二人先在府中等候,待我推行變法事宜之後,我自然會請農家大才入我韓國,屆時你二人便隨其左右,好好學習農家知識。切記一定要虛心學習,不可荒廢學業。”吳佳文一臉嚴肅地對他們說道。
“諾!”韓朋和韓震兩人異口同聲地領命道。
“有願意為我韓國製造器械之人,請站在此處。”吳佳文繼續說道。
這時,又有三名青年走了過來:“韓友、韓雄、韓恩見過公子。”
“嗯,不錯。你們三人跟韓朋、韓震一樣,先在府中等候,等開始推行變法,我自然有辦法邀請墨家鉅子來我國效力,到時候你們就能學到墨家的機關術了。”吳佳文胸有成竹地說道。
隨即在場所有人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因為墨家鉅子是墨家最高領袖,下一任鉅子皆由上代指定,代代相傳,鉅子在墨家內部具有無可比擬的威望。墨家的弟子都自稱“墨者”,墨者之間還有細分,專注于思想學術的叫“墨辯”,專注于軍事武力的叫“墨俠”,對於鉅子的指令,墨家弟子都絕對服從,只要鉅子一聲令下,墨家弟子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這對於韓國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願為我國出使他國的站到此處。”吳佳文說道
“韓取、韓且、韓安拜見公子。”這時又有三名青年向吳佳文走來。
“好,你三人也先在府中等候,屆時我也會請來縱橫家的大才會帶你三人學習縱橫術。”吳佳文說道
“諾”韓取、韓且、韓安三人說道。
現在所有人都已安排完畢,只有陽翟侯的孫子韓勇了,先前韓勇一直在陽翟侯身邊,所以吳佳文便知道他,於是吳佳文叫道“韓勇。”
“在。”韓勇應道
“你隨我身邊,我另有安排。”
“諾”韓勇回答道。
這時吳佳文便對張安說道:“中大夫,現在為諸位介紹一下這位稱我為秦國伶人的少年吧。”
“且慢,先前是我不識公子,所以冒犯,所謂為國分憂者,不可治其罪,在下劉治,新鄭人士。”白衣少年不恭不卑的回答道。
“哈哈哈,好,我沒看錯人。”於是吳佳文便將先前的所有事都告知了劉治
“公子腦疾痊癒,是我韓國之幸也,可不知公子喚我前來所為何事?”劉治疑惑的問道。
“此事事關重大,我看你口齒伶俐,頗有膽識,變法之事我暫時無法出面,陽翟侯年事已高有心無力,你須盡全力輔佐,你今夜隨我去府中,我自有交待,明日與一早,便與陽翟侯一同入朝。”
“諾”劉治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