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這才是真正的自家人

第一天,大家都起得很早。

顧北辰和沈錦繡在門口炸鞭炮。

“你等我進去了再放.”

沈錦繡把要放的鞭炮和炮仗擺放在地上之後,匆匆忙忙地逃進了院子裡面。

這炸鞭炮可不是鬧著玩的,一不小心,衣服上就是一個小洞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她們這裡的風俗就是吃湯圓。

昨天,守歲的時候,錦繡孃親自做的。

湯圓是黑芝麻餡和豆沙餡的。

“北辰,錦繡,你們兩個放完了鞭炮就夠了吃湯圓。

我給強子他們留了一大盆,你們吃好了去喊他們趕緊過來.”

錦繡娘笑著說道。

沈錦繡吃著湯圓,點頭,“我還是喜歡吃芝麻餡的,芝麻餡的湯圓就是香.”

錦繡娘淺笑,“豆沙的也好吃,我放了很多的冰糖.”

她的話剛剛說完,強子就帶著葉知青還有小花來了。

他們手裡拎了不少的東西。

“我說強子,你也太見外了吧。

不是都和你說了,把這裡當成自己家,你怎麼還拎著東西來呢?”

錦繡娘低聲說道。

強子淺笑,“乾孃,今天是大年初一,我要拿點東西過來才行的.”

這幾天,他們三個都在沈家吃飯。

雖然沈家熱情,即便是他什麼都不拿,他們也不會說什麼的。

但是人和人之間得將心比心,總不能他一直得到,而不付出。

葉知青吃著湯圓,點頭,“真好吃。

我喜歡吃這豆沙的。

乾孃,裡面好像還放了松子吧.”

錦繡娘笑著說道,“錦繡說,放點核桃肉和松子進去更香。

所以我就放了一些進去。

不過,她不怎麼喜歡吃豆沙的,她就挑芝麻的吃。

葉知青,你如果喜歡的話,一會帶一點回去。

晚上餓了,或者明天早上下著吃都行.”

葉知青也不和她客氣,笑著說道,“乾孃,那我一會帶一點回去.”

這湯圓是真的口齒留香,特別好吃。

她也是年年都在吃湯圓,但比沈家剛好吃的湯圓,她還真的就沒有吃到過。

小花也是一口一個,吃得連連點頭,“幹奶奶,真好吃,真的特別好吃.”

“喜歡就多吃一點.”

錦繡娘看著大家都喜歡吃她做的湯圓,她覺著特別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顧北辰不怎麼喜歡吃甜食,但為了應景,他也吃了八個湯圓。

這湯圓比他家裡的要好吃多了。

不應該說,今年他丈母孃做的湯圓比去年的要好吃。

“娘,等以後分田到戶之後,你和我爹就去鎮上賣湯圓吧。

我覺著肯定很多人來捧場.”

沈錦繡笑著說道。

錦繡娘勾唇,“你這孩子,你以為賣吃食就輕鬆呀。

夜裡一兩點就要起來忙碌了。

我和你爹可以吃這樣的苦,茯苓怎麼辦呢?”

她搖了搖頭,“這事,以後再說吧。

現在先顧著茯苓.”

他們也不能夠為了掙錢,把孩子丟給老爺子帶呀。

老爺子年歲也不小了。

沈錦繡點了點頭,“你就以後再說吧.”

她眸光含笑,“我娘說,一會去廟裡燒香,你們去不去?”

強子和顧北辰搖了搖頭。

“那你們兩個跟著我爺爺去山上看看吧。

我們去廟裡燒香.”

沈錦繡笑著說道。

於是,錦繡娘把沈茯苓交給了錦繡爹照看,她帶著沈錦繡還有葉知青和小花去了廟裡。

他們鎮上就只有一個普照寺。

離他們村不算近也不算遠,走著去的話,需要四十分鐘的樣子。

沈錦繡往自己口袋裡面裝了兩把瓜子,然後跟著她娘去上香了。

錦繡娘這一次來不僅僅是為了上香,也是為了來還願的。

上一次,她來求子也求能夠平安生產,所以這一次她要過來添香油錢。

普照寺的門口有僧人在賣香燭。

錦繡娘買了香燭就帶著她們進去了。

“先點蠟燭,然後再上香.”

錦繡娘一邊示範一邊教她們,她還注意著小花,怕她被蠟燭油給燙到手。

她們把香燭插好之後,便進去了大殿,開始行跪拜禮。

今天的普照寺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有來求姻緣的,有來求子嗣的,也有來求財運的,當然也有來求學業順利的。

錦繡娘磕完頭之後就過去捐香油錢登記名字了。

凡是在普照寺捐香油錢的,寺裡的師傅會給她們誦經祈福。

一般捐香油錢都是一塊兩塊。

錦繡娘想要以全家人的名義捐香油錢,所以她捐了二十塊。

然後登記了所有人的名字,包括顧北辰,包括強子和葉知青還有小花。

平時錦繡娘這個捨不得花錢,那個捨不得花錢。

但是在保平安這事上,她還是挺捨得的。

葉知青跟在她們母女身邊,但當她聽到錦繡娘讓師傅把她和強子還有小花的名字也寫上去的時候,葉知青的心裡還是挺感動的。

這才是真正的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把他們當成了家人,不管什麼時候,都會想到他們。

“走吧,我們去後面看看。

寺裡今天有素齋,一塊錢一份。

我們買兩份回去,中午一人吃一點.”

錦繡娘笑著說道。

她今天過來的時候,還特意帶了兩個飯盒。

她就是打算從寺廟裡買素齋回去吃的。

據說吃了素齋可以保平安。

正好,他們全家人都吃一點,全家人都平平安安。

普照寺的後院除了師傅們做飯吃飯,就還有一大片的臘梅花。

穿過臘梅花就能夠去買素齋了。

葉知青和小花都是第一次來這裡。

葉知青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

當初破四舊的時候,這些寺廟呀基本上都封掉了。

她們這些當知青的人也不會來這地方。

而小花知道這裡,但她娘可捨不得花香油錢來這裡上香。

所以她也從來沒有來過這裡。

普照寺有上百年的歷史。

也要感謝劉元她爹,他是個知道保護文物保護歷史的人。

他也知道,這些寺裡的師傅都是孤兒出生,如果讓他們從裡面離開,他們也根本就沒有地方去。

那個時候嚴的時候,他就把這個寺廟給封了。

讓師傅們在裡面自給自足。

而他也是自己私下偷偷地從寺廟的後門救濟他們。

所以,普照寺即便到了今天,依舊保持完好。

早幾年,政策鬆了,普照寺就開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