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後,杜芳菲還是強勢買了一輛紅旗車。而這個車是完全用杜芳菲的信用貸款裡的錢買的。
後面杜芳菲想認真賺錢,用來還這個錢,但每次施天偉總是各種吵架,他只想要讓杜芳菲出去打工,不準用家裡的錢拿出去錢生錢。
杜芳菲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很難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她放下身段去應聘,等人家背調後一查就知道她曾經是位高權重的人物,怎麼還敢要她。
所以杜芳菲試了幾次後都沒有辦法應聘上。就一心只想著自已創業了。
但創業不可能一開始就可以賺到錢的,而且杜芳菲自已創業也需要前期的時間。但這些在施天偉的眼裡就是犯了罪一樣,天天找各種藉口吵架,家暴。
為了孩子,為了這些財產不給施天偉佔走,杜芳菲也一直拖著。
買了車後,因為用的是信用貸款的錢,而杜芳菲一時找不到賺錢的門路,於是家裡就天天吵架聲。
弄得杜芳菲一點也沒有要賺錢的念頭了,憑什麼我去賺的錢要跟你平分,憑什麼我一定要去賺錢?
過幾天又不願意這樣在家閒著的杜芳菲又想著怎麼賺錢的法子。就是在這樣一會想賺錢一會不想去賺錢的日子中,杜芳菲度過了有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裡,杜芳菲也變得越來越暴躁了。
後來晚麗的各種叛逆也讓杜芳菲頭疼不已,後來自已經過冷靜下來後,也想通了好多事情,復又重拾起信心。
不管施天偉怎麼樣,不管晚麗怎麼樣,自已還是得有一份收入才能老有所依,一來是她怕晚麗也到最後會靠不住,而晚婷還小。
出於公平,自已把晚麗管到24歲,無論如何,晚婷也是要管到這個年紀的。至於她們長大後是如何對待自已的。杜芳菲無法左右,也不會去道德綁架。
但自已總要有份收入才能讓自已老了也能有尊嚴的活著。讓孩子們不至於真把自已給扔了。雖然這種可能比較小。但還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的。
於是杜芳菲開始了快退休的年紀的再次創業。而且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挺好。
現在有人想來買自已曾經不打算賣的安置房,杜芳菲想著事情總要有個結果。而施天偉一直想著賣掉。
既然這樣,杜芳菲就打算把安置房先賣掉一套。
很順利的把安置房出售了,施天偉這次讓杜芳菲先把信用貸款全部還掉,有多餘的再把房貸還掉一部分。
杜芳菲本來是打算把房貸直接還掉的,但轉念一想還是算了。施天偉的性格,還是讓他有點債務才不會輕易拿錢去幫扶施天良。
因為有點債務,就算婆婆宋之仙再怎麼騙,施天偉也不會再把全部的工資去幫扶那邊。
賣完房後,杜芳菲也輕鬆了一下,希望不會再聽到施天偉一天到晚跟個催命似的。這樣杜芳菲也能靜下心來把健身房和養生館做好。
總算是有了一段時間的輕鬆。
這段日子裡,施天偉回家也是笑著進門的,還會買些菜回來做飯了。
杜芳菲覺得這樣也挺好的,雖然兩人在家平時也說不上幾句話,杜芳菲忙著自已的事業,施天偉忙著刷影片。
飯做好了大家一起吃,施天偉也會偶爾洗個碗、拖個地啥的。
施天偉偶爾也會問一下杜芳菲在忙什麼?要不要找份工作什麼的。杜芳菲本來想著把事情跟施天偉說的。但後來一想,還是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探一下。
“芳菲,我真是氣死了,有個事情,得你幫我想想,是我錯還是我老公錯?”
學員李小梅是個性格潑辣的女人,工作也很出色,家裡基本是她說了算,這次不知道是遇到什麼大問題了。
對於學員跟自已求助的事情,其實從辦健身房開始,杜芳菲似乎成了學員們的知心姐姐一樣,大家家裡有什麼家長裡短的都會跟杜芳菲聊聊。
有時候是婆媳關係緊張了,有時候是夫妻不和諧了,甚至有幫著自已妹妹問跟男朋友的感情可不可靠也來問。
杜芳菲都是認真去對待每一位學員,希望她們都能家庭幸福,感情牢固。
學員們聽了杜芳菲的開解和方法後,也是及時處理了矛盾。所以對杜芳菲也是感激和信任的。
“怎麼了,夫妻還論對錯了。”杜芳菲笑著看向李小梅。
李小梅一邊健身,一邊跟杜芳菲說起了她家的事情。
原來,李小梅跟杜芳菲一樣,想著只要自已拼命在外面多多賺錢,家裡相處大家能相安無事挺好。
李小梅的婆婆一手帶大了兩個兒子,大兒子陳明是李小梅的老公,小兒子陳剛比陳明小四歲。
在陳剛12歲的時候,李小梅的公公因車禍離世了。於是李小梅的婆婆就一直沒嫁人,艱難地撫養兩個兒子長大。
這個時候的陳明也才16歲,剛考上了縣裡的高中,但因為家中變故,陳明體諒母親的艱難,於是退學打工,供弟弟陳剛讀書。
但陳剛讀書沒有陳明成績好,最後連高中也沒能考上。而陳明卻在邊工作邊考成人大學。
最後也取得了大學的文憑。到杭州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也是這份工作認識了李小梅。
而陳剛因為陳明來杭州,也想跟著來,陳明自已也是住的集體宿舍,無法給弟弟住,只好一邊打工一邊打聽給弟弟找一份工作。
因為陳剛只有初中學歷,在杭州找一份初中生的工作基本是最苦的工作了,陳剛不願意做。
於是陳剛就一直在家待業等著陳明幫他找一份好工作。
陳明也拿弟弟沒辦法,因為母親偏心,不想弟弟受委屈,所以初中畢業後的陳剛一直在家啃老。
但李小梅的婆婆年紀變大,工作也越來越難找,生活收入就越來越少,基本是靠陳明每個月寄回家的工資在維持。
就這樣陳剛母子一心等著陳明能在杭州站穩腳跟後能接她們母子來城裡一起住。
也因為如此,陳明一直是努力上進的拼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