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九百級臺階時,閻四夕迫於無奈,動用了八門燃身法,但還是留有餘地,相當於開啟了半扇門戶。
可九百九十級以上的白玉階梯,幾乎是一步一天地,他再也無法收斂。
人體有八門,閻四夕與雷火二行最為契合,最先洞開的自然是離火、震雷二門。
隨著離火之門徹底洞開,閻四夕周身血液瞬間燃燒兩成,換來的是一股如山如嶽的沛然巨力。
閻四夕身上的肌肉不再是膨脹的怪相,反而逐漸內斂收縮。
外表看上去,猶如一個人畜無害的清秀少年,可那周身繚繞的絳紅色氣息,卻是為他增添了幾分魔性。
噠!噠!噠!
令他意外的是,前方相隔數步之遙的地方,竟還有兩道強絕的氣息在爭霸。
他自始至終的目標只有登頂,從未關注過懷中的令牌,所以不知道周止、凌雲二人尚在此間。
兩人共同佇立在第一千級階梯上,遲遲未曾邁出最後一步。
周止、凌雲都是修煉到魚龍、月魄境圓滿的天驕,一千級臺階對他們而言,恰恰是此身極限所在。
二人隔著重重迷霧,脊樑都被登天之階的龐然巨力壓彎,但內炁、法力噴薄不休,還在不斷與威壓抗爭著。
周止身後的真龍、猛虎發出陣陣龍吟虎嘯,但也只是與登天之階的威壓相抗衡,漸漸落入下風。
凌雲也好不到哪去,身後的參天巨木漸漸變得蕭瑟,開始散發出死寂的氣息。
他臉上的白色面具時而虛幻,時而化虛為實,竟露出一張傾國傾城的面孔。
此人一身男兒打扮,莫非是一位絕色佳人?
亦或是男生女相,竟生得如此美絕人寰?
摘星臺上,龍降真人看著明滅不定的周止二字,心中嘆息道:“武徒一向被煉氣士稱作莽夫,如周止這般為求突破而瘋魔者,更是層出不窮,可又有幾人能得償所願?”
凌雲背後的那位真人,法相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若不仔細注意的話,都無法察覺到其中的生命氣息。
此人萬事不縈於懷,無論是仁昊的懦弱表現,太昊殉、趙胤兩位皇子之爭,還是閻四夕的爆發,都無法引起他的心境波動。
眾位真人私下與他的傳音,也都石沉大海。
周止眸中的光彩漸漸黯淡,他的內炁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身後的龍虎明滅不定,怕是過不了太久,就會承受不住登天之階的威壓。
可他卻始終無法尋找到更進一步的契機,只能在原地躊躇不前。
“到此為止了嗎?白虎神體同樣秉天地大道而生,當真就比不上五行神體嗎?”
凌雲身後,枝繁葉茂的參天巨木漸漸凋零,猶如秋風凋零,寒冬肅殺,充斥的生機漸漸轉為死寂。
“我不甘!我不甘!若在此處倒下,血海深仇如何能報?”凌雲臉現不甘之色,發出陣陣低沉吼聲。
“嗯?”二人忽然齊齊轉頭,一道陌生氣息猛地撞入二人之間,頓時激發了兩大天驕的本能反擊。
周止下意識將心神探入令牌中,頓時愣在當場,“武魁首之徒?此人是何時進入摘星臺?”
二人全身心投入在登天之階,以期尋找突破至尊的契機。
與閻四夕一樣,他們從未關注過登天之階的排名,因此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周止身為龍虎山武徒天驕,此生最敬佩的兩人,一是開創周天呼法的帝辛,二是開創五通神武法的武魁首。
陡然得知武魁首徒弟前來參加神通大會,心中漸漸黯淡的希望又被點燃。
“傳言武魁首開創五通神武法,乃是當世神通境最強武法,以釋道儒兵法等百家入道。打破體意炁勢心的限制,突破神通境極限,成就神通至尊。若是他的弟子繼承了五通神武法,或許便有突破魚龍至尊的法門!”
一念及此,周止的眸光熾盛,正欲驅使龍虎隔空交鋒,卻忽然察覺迷霧中的氣勢急轉而下,不由得怔在當場。
閻四夕一鼓作氣,接連十步踏上千級臺階。
原以為來到此處,已經算是登頂摘星臺,卻發現眼前出現一道幽不見底的深淵,一時間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小子,魚龍境闖摘星臺,必須跨過這道天淵。想要登頂摘星臺,那便儘快悟出至尊之道,本座在摘星臺等著你。”
帝辛聚音成線,聲音傳入閻四夕耳中,令他的神智一震。
“老子知道這事太過勉強,你不過修到八千斤巨力,未曾感悟肉身極境奧秘,煉氣士修為更是聊勝於無。
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周天呼法、八門燃身法,都已經被你運用到極致。
實在不成便放棄吧,老子手中還有多餘的神通果,不必拿自己性命去拼。”
帝辛神情凝重,佇立在摘星臺之巔,感受著閻四夕逐漸消弭的氣息,手掌高高抬起,隨時準備施以援手。
修煉四門至高武法,閻四夕肉身剛柔並濟,更擁有了堪比肉身極境的強大戰力。
但是……他終究未曾領略過肉身極境的奧妙,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一步差步步差,就好比嬰兒未曾學會走路,又怎麼可能從爬行階段轉而奔跑?
帝辛正要繼續勸解,那原本低頭不語的少年,忽然間抬起頭來,血色瀰漫的臉上,竟是浮現出了一抹笑容。
帝辛忽然發現,閻四夕臉上雖有錯愕,但沒有絲毫驚慌,反而在如此絕境之中胸有成竹,似乎早已有了破局的辦法。
“周天呼法讓他的體魄更進一層,堪堪承受住登天之階的威壓。八門燃身法讓他一身巨力暴漲,但到現在也是強弩之末。
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剛柔並濟,是世上唯一能剛柔同修的兩門功法。
是了,他還有蔣子文傳授的者字秘……不,他的內炁、法力都消耗一空,哪來的餘力施展道家九秘?”
帝辛心中千頭萬緒,幾乎想遍了所有出路,卻無法尋出一個破局之法。
可為何閻四夕會如此淡定自若?
“諸位,中秋之夜,烏雲遮月,看來今夜是無法得見月上中天了。”耳邊傳來一位真人的無心之言,卻令帝辛渾身一震。
他豁然抬頭,只見蒼穹中不知不覺,竟是凝聚了覆蓋方圓千丈的烏雲,將鋪灑大地的月光一併遮蔽。
中秋月圓之夜,本是太陰星光最為熾盛濃郁的日子,但以眾真人的感應能力,竟然無法吸收到絲絲縷縷的太陰星力。
“小天劫,這是小天劫!”有真人驚撥出聲。
眾多法相改天換地,轉瞬間脫離劫雲的覆蓋範圍,驚恐地望向摘星臺上方的天穹。
小天劫針對境界低微的天驕而生,威力自然比不上真正的天劫。
然而在場眾多真人,都是在百年內渡過成道天劫的。
若是在天劫成形時擅入其中,被天道生出感應,誤以為他們主動投身再渡天劫,那時恐怕悔之晚矣。
更重要的是,小天劫的出現,代表著摘星臺上出現了突破極限的人物,也就是至尊天驕!
“是誰?是那野修凌雲,還是我龍虎山弟子周止?”龍降真人心中震動。
降龍金身大放光明,耀眼的金光刺得眾天驕齊齊閉目。
“原來如此,好一個小天劫,果然是一脈相承,心機縝密至此!”帝辛哈哈大笑,縱身一躍立身雲端。
別人不明白小天劫從何而來,親眼見過閻四夕渡劫、知道墨羽之事的帝辛,又如何能不明白其中奧秘?
隨著他的離開,摘星臺籠罩的層層迷霧也漸漸散開,露出登天之階的真面目。
遠看為芥子,近觀化須彌,這分明是一座無邊無際的高山。
整座山體散發著至尊至貴的氣息,黝黑的山體,呈現出四四方方的模樣。
從上往下俯視,可以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鎏金大字。
一尊法相傳出既驚又佩的聲音,“摘星臺乃是大商皇朝傳國玉璽,傳言是以遠古破碎的不周山碎片鍛造而成。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誠不欺我也。”
不周山,乃是遠古時代頂天立地的一座高山,亦是天地初開、混沌初分時的天柱,避免遠古三十三天傾軋大地。
共工怒觸不周山,乃是一個著名的神話傳說,又名共工觸山。
遠古時期,神祇統治天地,共工是遠古天庭中掌握江河湖海的水神,與火神祝融一場驚天大戰後,以身怒撞不周山,引發天地大亂。
此神話傳說語焉不詳,但以不周山碎片鍛造的道器舉世聞名,每每現於世間,皆是天下無雙的無上道器。
摘星臺之所以生成登天之階與神通果,其根源便在於這股不周山碎片帶來的神威。
然而遠古神道已成過去,在如今的天道面前,縱使是不周山天柱之威,亦要退避三舍。
眾真人將目光投向登天之階,從第一級到九百九十九級空無一人,唯獨一千級臺階上,站著三名意氣風發的少年人。
左側一人面覆面具,一身青衫孑身獨立,散發出濃郁的草木氣息。
右側一人撕碎了身上的龍虎戰袍,露出如龍如虎的上半身,氣長千里,風雲相隨,龍虎相伴。
居中一人面貌尋常,除了眉眼外平平無奇,唯有一股堅毅氣質,卻成為了眾人目光的焦點。
天道所過之處,諸真人退避三舍,即便是摘星臺的不周神威亦迅速收斂,不敢與天爭鋒。
閻四夕頓覺周身壓力盡去,體內三魂七魄齊齊結出內獅子印,發動者字秘恢復肉身傷勢,誕生源源不絕的鮮血。
“天道果然賊心不死,卻成為我在摘星臺登頂的大好時機。”閻四夕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早在五日前,閻四夕與藏神人魔一戰後,成功渡過第十次小天劫。
普通的小天劫對他再無效果,反而會淪為他實力精進的資糧。
這段時間以來,小天劫銷聲匿跡,似乎放棄誅殺閻四夕這個道賊。
但當日他心血來潮的感應絕無虛假,天道並非就此作罷,而是蓄勢待發,準備在他勢弱時捲土重來。
因此閻四夕始終心懷戒備,不曾有一時半刻的鬆懈。
在那日夜交替時分,滿月冉冉而上之時,彼時的閻四夕立足於六百級階梯之上,武道靈覺正是最為敏銳之時。
那時候天道已在悄無聲息地佈局,千里之外的靈氣無聲無息地匯聚,連真人都無法感應到天地異變。
顯然天道有感,知道閻四夕在登天之階必定窮盡心力,想要在子時發動最猛烈的攻勢,一舉將其誅殺。
可惜的是,閻四夕早已錘鍊出武道靈覺,加上三魂七魄歸位,屬於煉氣士的感應也越發顯著。
所以他故意放慢了攀登的速度,既是為了尋找登頂的契機,亦是為了在此時安然無恙地渡過天劫。
子時天劫如期至,中秋雷霆機緣現!
籠罩登天之階的迷霧消散無蹤,閻四夕雙眼一睜一閉。
隨著小天劫的到來,四象血眼收斂不見,身旁的周止、凌雲二人,只能看到一雙野心勃勃的眼眸。
“神通果,我所欲也,小天劫,亦我所欲也。”閻四夕貪婪地舔了舔嘴唇。
他低頭看了看眼前的天淵,又抬頭看了看蒼穹中的劫雲。
登天之階雖有不周山的部分神韻,但也只能幫天驕修煉到境界圓滿。
若是單憑他自己,且不說能否在登天之階尋得至尊契機,更大的可能是在千級臺階時重傷出局。
此前如虎卑勢,如狸卑身,看似卑微怯弱,不敢與眾天驕爭鋒。
實際上是韜光養晦,將有擊也,將有取也,等待那一鳴驚人的大好時機。
正是天地蓄勢以雷鳴,卑勢卑身待驚人。
“天魂歸位!”閻四夕在踏上第一千級階梯時,血眼轉瞬間鎖定了天魂誕生之所。
與此同時,他的肉身也感應到武徒兩大極境的奧妙。
千生萬死、千峰萬壑的一切奧妙,於他心中流轉不定,令他雙眼熠熠發光。
皮肉筋骨血、三魂七魄齊齊歸位,閻四夕肉身魂魄猛地一震。
小天劫凝聚而來的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卻無法掩蓋白玉階梯上那渺小人影的光芒。
閻四夕彷彿一面映照萬千的明鏡,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兩股內炁陰陽輪轉,在他丹田出凝成一座先天太極圖。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
八門分別位於首、腹、足、股、耳、目、手、口,散發出白、黑、紫、青、藍、赤、金、碧八色。
三魂七魄居於三宮七脈輪,星星點點的星辰之光投射而來,將三宮七脈輪的所在之處對映而出。
天有風雨如晦,雷電共作!
人有體象皎鏡,星開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