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看到了劉宇這麼有信心地回答,忐忑不安的心就穩定下來了,他也暫時不擔心了。也決定今晚留下來看一看李威導演的試映活動,看試映活動在大學校園搞得怎麼樣,會有什麼效果。
同時驅使王導留下來看試映活動是他自己內心深處的原因,就是去現場聽一聽劉宇寫的這首主題曲究竟是什麼樣的,聽一聽效果,也給自己留一個定心丸,畢竟自己這部劇也是拍攝時間那麼長了,不然到時候臨時出現了差誤,就難搞了,搞不好還會白白浪費眾人的心血。
同樣的想法劉宇也有,就是希望王導去現場聽一聽自己寫的這一首電影主題曲,為自己接下來寫這兩首歌的出現作出鋪墊,讓王導能接受得更容易,讓劉宇的音樂才能更容易體現,凸顯有真材實料。
“陳老師,謝謝您,幫我找到了這麼優秀的創作者。”王導緊緊握住陳老師的手,不停地道謝。
“我也非常期待他能給你這部電視劇配上什麼樣的主題曲和片尾曲。哎呀,想想就有點期待。”陳老師也謙虛點頭回應著王導。
“不行,我得給老李發個資訊,我今晚給他捧捧個場,問他歡不歡迎我。”王導腦子一熱,激動的用微信聯絡李威導演。
果然,劉宇的想法是正確的,導演之間都是混同一個圈子,他們幾乎都是相互認識的,只是說他們的之間深交程度會是怎麼樣的,這個他就不知道了,但是他從導演這個圈子開始進入娛樂圈,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因為導演的資源性真的很廣,有資本,有歌手,有演員等。同時透過導演圈進入娛樂圈的方式是隱蔽和簡單的,因為劉宇前期不想透露真名,不想突如其來火出圈,需要利用藝名隱藏身份,同時讓導演和劇組為自己保密就行了,到時候自己真正想“浮出水面”,直接重新出來就可以了呀,而且有那麼多大佬為自己做後盾,想不火都難。
在確定劉宇能寫歌曲之後的時間裡面,大家在辦公室裡面喝了一會茶,嘮嘮嗑,同時也確定了接下來是參加李導的電影試映活動。
當然更多的是劉宇跟編劇去商討相關的劇情以及對人物情感,人物的性格等等,瞭解這些部分資訊,作為剖析,方便劉宇去創作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也是讓劉宇更多去了解這個世界的電視劇。
雖然說劉宇腦海當中也有很多電視劇的劇本和小說庫存以及電影庫存等等,因為這個世界的劉宇現在是一個藉藉無名的小子,還是幾乎銷聲匿跡了6年,所以他也不急著一時間把這些所有的庫存都丟擲來,若是這樣一時間冒出來,就顯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是格格不入的,同時會進入各種輿論風波,這樣的話就會凸顯自己是一個異類,到時候也傷害到很多人的蛋糕。
大家商談也挺久了,陳老師請各位去飯堂簡餐了一頓,因為晚上7:00開始試映活動了,所以大家也將就了。試映地點主要是在足球場,在裡面搭建了一個大型的露天觀影螢幕,這個場所可容納上萬師生一起觀看,目的就更直觀地去收集觀影者對這部劇的反饋。
劉宇跟在旁邊一同進入了場所,見到了之前的幾位女生,女生們向劉宇使勁兒揮手,劉宇則是點頭回應,人多熱鬧,不太好說話,況且自己跟她們交集不多,沒必要拋下金主爸爸去找她們。
王導給李導發資訊之後,李導特地給王導一行人留了VIP位置,也就是前排位置,劉宇就跟王導他們一起坐在大前排,一起觀看。
觀影期間,不少師生哭了,哭得稀里嘩啦,氛圍到達了最低谷,周圍都抽噎的聲音,甚至有人看不下去,直接哭著離開了現場,太揪心了,人人嚮往青春永駐,青春只會讓你無助,感受愛恨情仇,忘不掉的是回去,抹不去的是痕跡。
透過這些師生失態的現場表現,證明這部劇深入人心,達到共情之境。
低壓氣氛持續到電影結束,亮起燈時,依舊還有師生相互抽噎著,相互安慰著。
觀影之後是有路演的過程,也是讓劇組的主演人員上臺露臉,講述一下自己對這部劇的感受,同時也是吸粉的作用,提升曝光度。
期間需要唱主題曲的黃曉雲演唱主題曲,讓大家對這部電影更加記憶深刻,主動分享,一是配合電影宣傳,二是告訴全校師生,這首歌是本校的學子創作的,演唱者也是本校的,增長氣勢,樹立榜樣,引領獨立風騷。
而臺上的黃曉雲用著略顯稚嫩的聲音唱著富有感情故事的《那些年》,歌詞講述了大學青春期間的愛恨情仇,友情等等。再次引起了臺下數萬師生的情感共鳴,掌聲響徹不斷。
同時臺下最為激動的莫過於王導和他幾個編劇了,因為他們聽到了這首歌,也讓他們回憶起了他們一起奮鬥時的回憶,也是更多的對劉宇的才能感慨和慶幸,這樣也讓他們對自己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更有信心。
但是王導看到了歌曲創作者署名是明天,而不是劉宇,回頭找劉宇,想當面問清楚,但是人早已消失不見了,只能問陳老師了。得到的回答的
臺下閃光燈無數,師生跟著節奏,兩手臂左右搖擺起來,更多的是大聲呼喊,大聲宣洩自己的青春,傾訴著自己的逝去的青春,傾訴著自己已經逝去的愛情,還有即將分道揚鑣的友情等等,但是他們唯一不變的就是曾經擁有過,這就是大學校園裡的青春生活。
而劉宇在坐著計程車回家,剩下的時間就不需要他參與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贅婿》要完結了,劉宇需要重開一部小說,趕時間回去碼字,趁熱打鐵,畢竟一部小說吸引幾百萬粉絲,現在自己再開一部新小說,順道讓粉絲接著看就可以,觀看人數就自然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