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再次挑戰主題曲

李導聽完劉宇的建議,著手組織宣傳宣發部進行分解,落到實處,根據實情進行合理安排,儘快形成方案,要求及時動起來。

劉宇相信透過這一次試映,越來越多的人會聽到黃曉雲唱的《那些年》,勾起更多人內心深處的青春回憶,相信在深夜時分,有許多人會被這首歌所折服,忍不住聯絡同學,初戀,痛哭流涕泗橫流,因為這一首會讓他們想起曾經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上課,一起逃課,一起聽歌的校園生活,最終隨時時間的流逝,分道揚鑣,各安天涯。

正因如此,大家之間少聯絡,自然就感情淡了,甚至回到了最初的樣子——陌生人。

時間最是見證情感變化的使者。

其實之前的劉宇也如此,幾乎孤身一人,存在感幾乎為零,年紀輕輕的,就提前過上了養老生活,可悲可嘆。

現在的劉宇就需要改變以前的樣子,廣結人脈,融入娛樂圈,用一己之力撬動娛樂圈的平衡,打破常規,後期能讓更多的獨立音樂人進去娛樂圈。

當劉宇在思考接下來怎麼樣子低調參與這個活動的時候,備註名為陳老師的電話響起。

“陳老,您好,有何指教呀?”劉宇略帶調侃的語氣詢問陳老師,熟人之間的默契感還是存在的。

“你這小子,是這樣的,最近朋友的一個劇組尋找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他們找到了我,問我沒有推薦的,想問你意下如何?要不要再嘗試一下其他型別?”陳老師也不拐彎抹角,跟這個心態老成得比自己還誇張的劉宇溝通,陳老師覺得賊輕鬆,彷彿單刀赴會,直奔主題就行,在陳老師眼裡,劉宇已經是在創作音樂方面全能的了,就是不知道她知道劉宇還會寫小說,還是她現在在吹更的《贅婿》,那反應會會是有多精彩!

“可以呀,剛好過兩天李導在學校舉辦試映活動,我應該也過去,我們碰面再詳細聊,麻煩陳老師轉告,我願意挑戰。”有送上門的人脈資源不要白不要,劉宇還不用特意去跑人脈開發呢,多省事。劉宇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進入娛樂圈,不驕不躁穩步前行。

“行,我讓他們那天過來,順便讓他們聽一聽你寫的歌曲。”一言中的其中蘊含的意思,把實力擺在眼前,放在臺面上去溝通,免得大家花更多的口舌解釋,沒必要,有現成的證明幹嘛不用呢,還是同一個圈子的人採納且製作滿意的作品。

劉宇卻沒有想到這一層意思,只是純粹的覺得不想多跑一趟學校而已,覺得時間太少了,都不夠他寫小說和寫歌。

畢竟下週一還要和陳迅面談,劉宇又把自己變成了大忙人,說好的低調一點,結果還是讓自己忙碌,太難了。

一眨眼,兩天時間過了,劉宇一直在家寫小說,寫歌曲,幾乎沒有出過門,餓了就點外賣,外賣小哥送上門的,就讓這兩天劉宇足不出戶,在家裡拼命碼字和寫歌曲,期間偶爾有陳老師和李導的助理小羅聯絡劉宇。

“劉宇小哥,明天晚上記得參與試映活動哈,相信邀請函已經到你的手上了。”李導在微信上給劉宇了一段文字,目的是提醒劉宇明天晚上要參與活動。

“好的,沒問題,不用電影票的電影還真的沒有看過呢,謝謝李導。”劉宇看著李導發過來的文字,忍不住調侃李導,同時也告知自己去的確認意思。

還有一個目的,明天劉宇還要跟陳老師去面談另一個劇組的歌曲需求,目前還不知道歌曲具體的主題和要求,那是因為導演嚴格要求保密性,因為還沒有電視劇拍完整,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出現,沒有跟劉宇說出任何的一字一句,只能當面談了。

劉宇早早地去到魔都音樂學院,漫無目的似的逛著校園,再次體驗校園慢節奏的生活,陳老師還在上課,劉宇準備去聽聽陳老師的課,重溫舊夢一場,不同年齡段的人去體會一位資深音樂老師的課堂分享,別提多奇特了。

眼前的教學樓看似陌生,實則是熟悉得再熟悉不過了,舊事重提難免多幾分諷刺,這就是目前劉宇的尷尬,嘴角微微上揚,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表示已經過去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那就放棄吧。

上樓期間遇到許多學弟學妹,但沒人知道他,因為沒有見過劉宇,這也是不出奇,校園裡,即使你是大明星,但有在學生的洪流之中,依舊如故一般正常人,沒有光環,沒有特殊對待。

透過尋問學弟學妹,劉宇得知了陳老師所在教學的教室,正值準備上課時間,陳老師站在三寸講臺中央,抬起左手,看了看時間,轉頭看了看密密麻麻坐在位置上的學生,稀稀疏疏還有從後門進來的學生,正在尋找合適的位置。這也是大學即將上課時的教室情況,老師在前面站著,上課時間倒計時,那踩點的學生儘量自覺性地從後門進來,悄悄地找位置坐下來,準備上課。

劉宇也跟著踩點大部隊進教室了,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看著前面坐得滿滿當當的學生,看得出來陳老師的課是挺受歡迎的。

“同學,麻煩借過一下。”三位女同學現在劉宇旁邊,其中一位同學看著劉宇小聲地問。因為劉宇坐得位置是靠窗的,也是一整排座位的第一個位置,靠近劉宇旁邊還有三個位置是空的,所以就有同學過來了。

“等一下。”劉宇站起來,走出座位,站在旁邊,讓三位女同學進去裡面的位置。

劉宇站起來的時候,上課鈴聲就響了,陳老師也準備提醒學生上課了,目光在掃描學生們的同時,宣佈上課,同時餘光看到了後排熟悉的身影。陳老師雖然有點驚訝,但沒有做出一絲多餘的動作,正常上課。

陳老師的課堂渲染力依舊如故,教音樂就不能照本宣科,只能案例分析加理論相結合,甚至是現場演唱歌曲節選,找出創作者所用到的樂理知識、樂器和情感,分析作者創作這首歌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