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此事有利有弊。但倘若大明滅亡,必然會陷入動盪之中,可大明不能亂,否則會給韃子可乘之機。”
“一旦本督割據稱王,左良玉以及其他手握重兵的將官,還有各地藩王,恐怕也會迅速稱王。”
“到時候大明諸王紛紛割據一方,猶如一盤散沙,如何與北方的韃子抗衡?”
羅峰苦笑不已,只能開口解釋。
“可若是您讓太子登基稱帝,不斷會面臨其他各地的猜忌,恐怕日後太子長大成人,對您非常不利。”
“一旦他悄悄放出訊息,讓各地官員勤王,恐怕到時候,會四面八方都會面臨被圍攻。”
周杰依舊不死心,繼續開口勸慰。
“不必再勸了,一切以擊敗韃子優先。至於日後到底如何,一切看天意吧。”
“令潘獨鰲、何騰蛟等人領想辦法派兵進駐大同邊鎮,接手一切軍務。並率領騎兵,接應太子一行人。”
“傳本督令,春耕結束後,再從各府、州、衛、所內抽調精銳,組建五萬大軍,整軍備戰。”
“是,總督!”
周杰見無法勸動,只能領命行事。
眾人離開之後,羅峰閉目養精蓄銳,盤算著手中可以調動的兵力。
四川徵召新兵五萬,陝西征召新兵五萬,但眼下暫時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除去邊鎮需要駐守的兵力,以及各地重要府兵。真正勉強能夠上戰場的精銳,只有區區五萬餘人。
即便再加上白桿兵,恐怕也只有七八萬人而已。可李闖號稱百萬大軍,即便剔除一些老弱病殘,恐怕也有五十餘萬。
若是再加上韃子的十幾萬精銳,恐怕這些兵力,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眼下左良玉雖擁兵十餘萬,但也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況且此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想與之合作非常困難。
眼下他正在與八大王糾纏,恐怕也不會北上勤王。其他各地總兵,恐怕也不會聽從他的調遣。
一切,恐怕只能由他緩緩圖之。就是不知道崇禎,最後會不會給他封賞一個大官,讓他有機會把大明剩餘力量揉和在一起。
......
順天府,紫禁皇城,大朝會。
李賊率領百萬大軍北上,一路所向披靡。各地總兵、知府大多都望風而降,京城之內人心惶惶。
“諸位愛卿,眼下李賊勢大,該當如何應對啊?”
見底下的大臣全都默不作聲,崇禎只能強壓怒氣,站起身來大聲詢問。
“陛下,賊寇勢大,各地勤王兵馬不能及時北上。懇請陛下暫避鋒芒,移駕南京吧。”
“是啊,陛下。北方不但有李賊,韃子也虎視眈眈,陛下南下,必定能重整旗鼓,消滅賊寇和韃子的。”
朝堂下的百官,聞言紛紛站出來提議南下。
崇禎生性多疑,此時卻一時拿不定主意。況且眼下城中並無多少兵馬,也不能將其護送至南京。
“陛下,臣剛收到訊息。三邊總督羅峰,已擊敗八大王,正率兵返回西安府,不日便會北上勤王。”
“臣懇求陛下大肆封賞,下旨讓羅峰迅速出兵勤王。只要羅峰出兵,李賊屆時首尾不能相顧,必然大敗。”
周廷儒見時機已到,便果斷的站了出來。
“嗯,周首輔,你覺得該如何封賞羅峰?”
“陛下,羅峰尚未婚配,不如招其為駙馬。臣以為,當將公主下嫁,籠絡其心,必然會拼死相救。”
“並任命其為左柱國,五軍總都督,兵部尚書,統領天下兵馬,前來勤王救駕。”
周廷儒語出驚人,直接建議將武將最高榮譽封賞給他,還賞賜一名公主。
“放肆!”
“周廷儒,你這禍國殃民的敗類。”
“就是,羅峰何德何能,配如此天大的封賞。”
“羅峰此賊不過是陛下招撫的賊寇而已,根本就配不上如此榮耀。”
眾大臣紛紛上奏,指責他賣國求榮,與羅峰同流合汙。
“呵呵!”
“陛下,您慧眼如炬,應當分得清誰是忠臣,誰是奸臣賊子。”
“爾等深受皇恩,不思為陛下出謀劃策,反而出言中傷忠臣,爾等為何不去指責李賊禍國殃民。”
“即便不能阻止李賊,也當為大明,為陛下拼命。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爾等此時臉面,當真是大明士子的恥辱。”
周廷儒一反常態,居然指著眾臣大聲賊罵。
群臣自然毫不示弱,逮著他就是一陣狂噴。崇禎見狀深感無奈,最終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大聲怒吼一聲。
“夠了!”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此時的他,或許在周廷儒的影響下,居然打算硬氣一回,或許是想與眾臣對著幹,乾脆破罐子破摔。
既然你們全都反對,那朕偏要反其道而行,就偏偏要封賞羅峰。
“擬旨,將長公主下嫁羅峰,招其為駙馬。”
“封其為左柱國,五軍總都督,天下兵馬兵馬大元帥,兵部尚書,統領兵馬,即可勤王救駕。”
此言一出,眾大臣全都不可置信的看著他。
“老臣遵旨!”
周廷儒大喜,趕緊跪下領命。
屬於他這一派系的大臣,也都紛紛站出來跪謝,高呼陛下萬歲。崇禎如輸了的賭徒般紅著眼睛,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很快,在周廷儒的安排下,擬好聖旨,宣告天下。並派人八百里加急,想盡辦法送往西安府。
同時在他的安排下,以防止出現意外,建議立即將公主送往大同府邊鎮,等待羅峰派人前來接應。
但崇禎卻並未答應,恐怕也是害怕將公主送走後,羅峰倘若不來勤王的話,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四月中旬,從四川、陝西各地的軍隊,相繼在西安府集結。雖然還有部分兵力並未抵達,但已有三萬精銳。
秦總兵並未親率大軍,只是派馬祥麟父子、秦民屏等人,率領白桿兵前來匯合,準備北上救駕。
“總督,眼下我們已經集結了三萬餘兵馬,當迅速北上勤王救駕。否則一旦李賊攻陷京都,我等便是大明的罪人。”
“是啊,總督。我們出征的時候,總兵便一再叮囑我等。倘若總督不願即刻率部北上的話,我等當自行領兵勤王。”
馬祥麟、秦民屏見他毫無出兵動作,便忍不住找到他請求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