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都是愛妃伺候朕更衣,今日朕也伺候一回愛妃。”
周玄凌從沒有給女人穿過衣服,別說女人了,就是淑和公主和溫宜公主都沒有這個待遇。
大周朝妃嬪的衣飾不算複雜,周玄凌一會拉拉楚昭昭的胳膊,一會扒拉扒拉楚昭昭的腰,楚昭昭身上若有若無的淡淡體香縈繞在周玄凌的鼻尖。
一個時辰後,楚昭昭衣衫凌亂的躺在床上,敬事房的太監又記了一筆彤史。
“皇上當真威猛!”
楚昭昭試探的活絡氣氛,發現周玄凌其實可能是個外冷內熱的人,這幾日面對楚昭昭逐漸活脫的性子容忍度竟然非常好,甚至笑顏都比從前多了。
“愛妃也不差。”
的確,楚昭昭不是一味被索取的性子,柔歸柔,軟歸軟,那引誘起來的媚勁尋常男人可吃不消。
收拾齊整後的二人用了午膳,關係像是破了冰,二人的關係已經發展到能說上話了。
用完午膳楚昭昭就請命說要回宮,周玄凌問了一嘴,楚昭昭只說是還欠景仁宮十遍宮規,後日請安就要交了。
周玄凌玩味的一笑,命人準備紙筆,讓楚昭昭就在養心殿的桌案上抄。
楚昭昭:......
您金口玉言的,說一句免了罰很難嗎?
“皇上,嬪妾在哪抄寫宮規都行,回昭純殿其實是因為三皇子在翊坤宮偏殿住著呢,嬪妾想回去瞧瞧他可好。”
弘晝住在翊坤宮已經有幾天了,母妃薨逝,父皇不管,皇后也還沒尋到機會向皇上進言。
“弘晝?”
周玄凌像是突然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好大兒剛剛沒了母妃。
耿庶人本就不是惡人,周玄凌更不會因此對弘晝遷怒了,只是他日理萬機平常是不會過問皇子公主的生活的,畢竟那些妃嬪能得到一個孩子,都是如珠如寶的照顧著,倒是忘了弘晝已經沒了母妃。
周玄凌當即說道:“弘晝初初喪母,是朕疏忽了,你到是個心細的,朕和你一起去瞧瞧弘晝。”
翊坤宮西偏殿,弘晝一個人將自己關在了房間裡,小桃只能在外面仔細聽著屋裡的動靜,生怕三皇子出點什麼事,但聽了半天了,裡面一點動靜也沒有。
小桃打不開門,只能守在門外,看到純良儀帶著皇上來了,心裡溢滿了感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奴婢給皇上請安,給純良儀請安。”
屋裡的弘晝聽到小桃的聲音,又聽到皇阿瑪叫起的聲音,一骨碌的從床邊的地上爬起來跑到門口。
但小人兒不知道在彆扭什麼,並沒有直接開啟門。
楚昭昭明白,小孩在害怕。
“弘晝?純娘娘和你皇阿瑪來看你了,開開門好不好?”
還是沒有動靜,楚昭昭摸不準周玄凌是什麼意思,但也不想周玄凌忽視弘晝,但不見面怎會有感情呢。
楚昭昭又開始循循善誘,讓弘晝把門開啟。
“弘晝,純娘娘這裡有一件東西要交給你,你不出來的話,我就帶回昭純殿了。”
弘晝以為是母妃留的東西,當即開了門。
乍一看到這小地瓜的樣子,楚昭昭有點驚訝,圓圓的小臉瘦了些,顯得眼睛更大了,身上的衣服還是那天她帶他回來時換的那一身,已經沾了些灰,看著怪可憐的。
小弘晝憋了半天,說了一句:“純娘娘,請給我。”
聲音還是沙啞的。
楚昭昭心疼壞了,拔了髮簪遞給弘晝。
弘晝:?
“純娘娘騙小孩!哇嗚嗚....”
弘晝開啟門後就故作姿態的沒看周玄凌一眼,甚至連日常的請安都沒有,就像是沒見到這個人。
眼下又覺得被楚昭昭騙了,哭的十分傷心,只是哭著哭著就哭進了楚昭昭的懷裡。
周玄凌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看著楚昭昭把弘晝抱起來,弘晝把頭埋在楚昭昭肩頭上哭,面上也沒有什麼表情。
楚昭昭面對著周玄凌,很怕他遷怒弘晝,只好騰出一隻手扯了扯周玄凌的袖口,左右晃了晃,討好的意味十分濃烈。
弘晝應該是許久沒睡好覺了,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小手有些髒了,搭在楚昭昭肩頭。
三歲的小男孩也不算輕,楚昭昭本就纖瘦,雖然並沒有感覺到累,但這姿態落在周玄凌的眼睛裡就有點不對味了。
當週玄凌的大手抖了抖衣袖伸到楚昭昭面前的時候,楚昭昭也疑惑了一下。
試探性的把弘晝往前送了送,隨後弘晝被周玄凌穩穩地抱住,在他的懷裡睡得香甜。
大周有‘抱孫不抱兒’的舊俗,說是害怕父親溺愛在家中沒有威嚴,不能更好的教導孩子。
楚昭昭是鄙夷的,但沒想到周玄凌作為一國之君也是不在意的。
二人從偏殿往昭純殿走,途中需要路過翊坤宮的正殿。
正殿的院門開著,隱約能看到裡面有人影攢動,周玄凌和楚昭昭都假裝不經意的往裡瞧了一眼。
因為楚昭昭不放心,就將弘晝留在了自己殿中休息,安置好小傢伙才跟著周玄凌去到了外間的茶室。
周玄凌姿勢優雅的呷了一口茶,俊朗的臉蛋上一雙明目如朗星,看向了沒有坐下的楚昭昭。
若說本來收留弘晝是出於對裕嬪的惋惜,那現在楚昭昭就更覺得是出於對這孩子的心疼。
但良儀之位,怎能長久的留著皇子在宮裡?
況且,這還是個無外家的皇子,若是留在翊坤宮,難保以後不會害了華妃。
周玄凌早看出楚昭昭有話要說。
“有話就說,”
“皇上慧眼如炬,一眼就瞧見嬪妾的為難呢,”
楚昭昭走到周玄凌身邊替他又添了一杯茶,說道:“前幾日請安的時候,皇后娘娘說要請皇上為弘晝皇子找一位養母,這事本不該嬪妾來提,但嬪妾的確是有些心疼三皇子,還請皇上早日為三皇子尋一位德行兼備,能待三皇子如親子的養母。”
這事,周玄凌方才見到弘晝的第一面就在思索了。
只是,滿宮裡竟然沒挑出一個合適的妃嬪。
“昭昭以為誰最合適?”
“端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