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推道士如今也沒有功夫思慮這些,眼下出海在即,首要目標便是先尋朱雀印。
鬼推道士見靜遠不搭理他的胡言亂語,就正經一點的道:“你現在不用想那麼多,等我們取完朱雀印,去取青龍印的時候,說不定就能查出當年的那段真相。”
……
巳時一過,鄭和一行人縱馬出城,鬼推道士與靜遠二人坐著馬車,緊隨其後。就這樣眾人一路趕往太倉。
抵達太倉劉家港,已經過了晌午,船隊早已集結完畢,大軍整裝待發。
鄭和根本沒有給眾人休憩時間,腳才下馬落地,就登上了那條熟悉的寶船。
王景弘再一次登上寶船,此刻他的心情與第一次出海略有不同,雖然一樣是副使,不過此刻他至少是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
午後的陽光毒辣,還好港口上不時會有陣陣微風,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懷遠將軍老六,宣武將軍鬼推道士和武德將軍靜遠,五人並排站在寶船頭,只待鄭和一聲令下,出發的戰鼓擂響九天。
兩條五爪金龍拱衛的“明”字王旗從主桅上升起,二百餘艘船隻有條不紊的開動,船一動風自然就更大了,王旗經迎風而起,鬼推道士的黑色道袍也被勁風吹得獵獵作響。
靜遠只是眯著眼睛,看著來時的路越來越遠,他不知道這一去要多久才能回來,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或者回來。
船隊出劉家港一路向東,先駛向東海,然後再一路南下,到福建太平港稍作修整,接著就要遠洋海外了。
鄭和此次出海雖然是為取靈印,不過對外宣稱的畢竟還是下西洋的旨意,所以樣子還是要做一做,福建太平港還是要去。至於去哪裡取靈印,怎麼取靈印,一切都可以等過了太平港再說。
所以鄭和沒有問鬼推道士要去哪,至少現在還不需要問。鬼推道士也懶散的癱在躺椅上閉目養神,也不想過問什麼。
……
這海上一飄就是十餘日,等船隊進福建太平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靜遠一聽說到了福建地界,就匆匆向船員們詢問此地離靈源山的距離,得知泉州還在南邊300裡外,他就放棄了回靈源寺的想法。
他這一路的經歷沐講禪師肯定會打聽到一些,所以不免會有些擔心,靜遠只是想在遠行之前再去見一見他外公,讓他外公安心一些。
有一部分將士船員靠港後就下了船,應該是去補給南下的貨物,大部分都還是留在了船上,鬼推道士自然想下船逛逛,無奈鄭和不允。他只能一個人躲在艙內睡覺。
靜遠得知去靈源山無望後,也早早的躺下了,透過窗戶,看著艙外太平港燈火通明,聽著海水一遍又一遍拍打著船身,他久久難以入睡。
……
第二日天色微亮,海鳥都還沒有出來覓食,港口外的荒島也都顯露出真容,集結的鼓聲響徹太平港內外。
數百斤的鐵錨隨著海員們整齊的吆喝聲一寸寸的被拉出水面,雖然港內沒有什麼風,但是白帆也都齊刷刷的升起。艙低的水手們賣力的驅動著水車輪,二百餘艘船隻緩緩的駛離太平港。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靜遠的思緒,他雖然早已經醒了,但是一直靠在床上,看著艙外浩浩蕩蕩的船隊揚帆,思緒萬千。
“啟稟武德將軍,正使大人有請。”門外敲了門接著稟報道。
靜遠一晃神,自己現在都成了武德將軍了,雖然是個閒職,但是官階好像還不低。苦笑了一聲後,靜遠起床開門隨那侍衛去了艙外。
鬼推道士也是剛剛出艙,應該是被同時請出來的,他伸著懶腰,抱怨著道:“這一大清早的又是擂鼓又是敲門,還能不能讓人睡個好覺。”
鄭和、王景弘和老六早就站在了船頭,見鬼推道士和靜遠都出來了,他道:“鬼推道長無需擔心,這接下來的日子自然不會再有人去打擾道長,只不過眼下,還需要道長指條明路。”
鬼推見船頭早已經沒有外人,就直接說:“尋朱雀印,自然是往南去。”
“我自然知道往南。”鄭和道:“只是這南洋廣闊…”
“皇帝難道沒有告訴你們,這朱雀印一直都鎮守在安南嗎?”鬼推道士問。
“這個陛下自然是說過。”鄭和走到桌案前,然後伸手請鬼推道士和靜遠落座,然後又示意老六和王景弘都坐下。這才又道:“為了這朱雀印,陛下都已派軍蕩平南安了,就在前些日子,安南已成大明屬地。”(1407年朱棣攻下越南,該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
“陛下好大的手筆。”鬼推道士自斟一杯茶道:“為了這朱雀印,覆手之間就滅了安南國。”
鄭和不願意做任何評價,他道:“安南雖然滅了,可是至今還是沒有這朱雀印的下落。”
“自然不會有朱雀印的下落。”鬼推道士笑道:“因為朱雀印現在不在安南。”
“願聽道長詳解。”鄭和給鬼推道士又續了杯茶。
鬼推道士絲毫不客氣,他端起茶,搖頭晃腦的道:“要說這朱雀印,還得從建文二年(1400年)開始說起。”
“那一年,你們皇帝舉兵南下造反。”鬼推道士說起話來口不遮掩,眾人也都裝作沒聽見,任由他繼續說:“就在他打建文帝朱允之時,遠在大明之南的南安也發生了一場政變。安南那個時候叫陳朝,幼帝陳安繼承王位不到兩年,就被權臣胡季篡權奪位。”
“這些我也有所耳聞。”鄭和接著道:“這胡季推翻了陳朝,自立胡朝,也就做了不到七年的王位,如今已經被擒回了大明。”
“擒他又有何用,要尋朱雀印,必須先找到陳朝幼帝陳安。”鬼推道士說:“當年胡季篡位奪權之後,並沒有抓住陳安,這陳安定是攜著朱雀印逃出了安南。”
鄭和還是一臉波瀾不驚,因為這些事情都不是秘密,朱棣自然也能想到此處,不過陳安已經銷聲匿跡了近七年,想要尋到他恐怕是大海撈針。鄭和問道:“道長可有這陳安的下落?”
“有些眉目。”鬼推道士沒有託大,實事求是的道。
“事不宜遲,還請道長指點方向。”
“暹羅!”(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