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任中央巡視組副組長期間,緊緊抓住擁有權力和資源的大好機會,開始對財富和權利進行無盡的追求;他不再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奮鬥,而是為個人的私利不擇手段。
由於自己手中掌握了權力和資源,他開始在各個領域大肆濫用職權,謀取私利,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
陳華透過巡視之名到處遊走,四處兜售自己的權力,大肆斂財。
每到一地,他都欣然接受當地官員的豪華接待,大吃大喝,而那些官員也都識趣的向他獻殷勤,請求他在考核的時候能“美化幾筆”。
陳華甚至開始著手策劃自己的退休計劃,決定透過權錢交易來為自己攢下一筆鉅額養老金,以供自己退休之後還能過著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
陳華不僅積極與地方官員接觸,利用自己的職權謀取好處,還透過各種手段獲取了其它的大量財富。他變得極度的貪婪無恥,不斷地突破底線,將自己沉淪於權和利的旋渦之中。
隨著陳華的貪腐之手越伸越長,這一切都在慢慢地毀壞著他原本光鮮亮麗的形象,陳華已經成為了黨內腐敗的一顆毒瘤,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不止如此,由於陳華對於組織體系的運作了如指掌,他深諳各種中間環節和運作方式,使得一些經常送禮給他的貪官,很容易從陳華的口中得知機密,陳華甚至幫貪官出謀劃策,躲避制裁。
此外,陳華還知道每個組的工作內容,可以幫助他的貪官朋友巧妙規避組織上的檢查。他做的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天衣無縫。
那個時候的陳華已經沉迷於權力和金錢的追逐旋渦之中,他的名聲和地位給了他無窮的自由和特權,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肆無忌憚的“土霸王”。
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們紛紛巴結他,他所到之處都有人主動送上貴重的禮品和現金,他也得以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為那些送禮之人謀取利益。
陳華已經不再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而是成為了一個無恥的官僚,踐踏著法紀和良心,只是他自己停不下貪婪的腳步。
在中央巡視組工作4年後,陳華被任命為南粵省紀委副書記。
手握實權的陳華,手中繼續掌握著大量的資訊,仍然成了一些貪官巴結的物件。
而陳華也樂此不疲地和那些腐敗官員進行密切聯絡,相互利用,互相給對方提供便利。
那些腐敗官員為了討好陳華,紛紛向他贈送禮物和賄賂,讓他為自己提供內幕訊息,併為自己保駕護航。
陳華繼續被權利和財富所吸引,不但收受了別人的紅包與禮品,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向腐敗官員索賄和索取“幫忙”。
陳華長期與李副省長密切交往,並多次向他洩露工作機密。
他們兩人相互利用,行權錢交易。陳華不僅向李副省長打招呼,為自己結識的老闆拿專案,甚至膽大妄為,請李副市長幫忙干預司法“撈人”。
陳華在辦案過程中牽涉到一名涉案老闆,被關押在廣南。該老闆的家人找到陳華,送上500萬元希望他幫忙撈人。
陳華於是不遺餘力地為該老闆取保奔走斡旋,同時李副省長也應陳華之請,出面幫助陳華進行協調,給相關部門做了安排。
陳華不僅向貪官索取財富,還涉足內幕交易大發其財。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陳華遇到了一位神秘商人,商人帶來了一個誘人的機遇。
這位神秘商人向陳華透露,近期即將上市的一家公司將迎來巨大的賺錢機會。
陳華看準了這個機會,他決定利用自己的地位為自己的兒子謀取一份巨大的利益。
他秘密地與這位商人達成了協議,在不引起外界懷疑的情況下,以一個極低的價格獲得了大量即將上市的公司股票。
隨著這家公司的上市,市場的反應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股票價格開始狂飆突進,宛如一枚升空的火箭。
短短兩個月內,股價漲了17倍,讓許多投資者大呼驚歎。而陳華的兒子,憑藉著父親的內幕訊息和低價購買的股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股神”。
事後,這位商人也向陳華提出,希望他幫忙把自己的一位入獄的朋友“撈”出來。
陳華又故伎重演,與李副省長一起行事,順利地把商人的朋友從監獄中“撈”了出來。
專案組經過周密的調查,查出陳華利用職權大肆斂財達4.8億元之巨。最後,廣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陳華進行了公開宣判,以受賄罪、貪汙罪判處陳華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至此,這個披著羊皮的大灰狼,終於受到了國家和人民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