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竟用“國家反詐中心”APP簡訊驗證碼進行詐騙

近日,鄭女士來到江南區公安分局報案,稱接到一個自稱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銀行年利率下調,可以幫助降低銀行貸款利率。

鄭女士先是保持著高度警惕,先後兩次結束通話了對方電話。可在對方第三次打來電話後,卻被“不相信的話,可以透過國家反詐中心APP進行身份驗證”這句話給矇騙了80多萬元。

鄭女士心想:能透過國家反詐中心APP驗證身份,說明對方不是騙子。於是她就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按照步驟進行了註冊登記。

然而,在點選“身份核實”功能按鈕後,她收到了國家反詐中心APP的簡訊:“唐**向您發起身份核實請求,請使用本機號碼操作……”。

“糊塗就糊塗在這個時候。”鄭女士說,她在進行“身份核實”時,收到了身份核實請求的資訊,誤以為是自己在對對方的身份進行核實。

民警接到鄭女士的報警後,透過手機實際操作,確認了鄭女士被對方“牽著鼻子繞著走”的真正原因:

鄭女士在使用自己手機,準備透過“身份核實”功能對對方的身份進行核實時,騙子也在手機上透過輸入鄭女士的手機號碼,同步核實鄭女士的身份,從而到導致了鄭女士收到了別人核實自己的簡訊,稀裡糊塗地誤以為自己在核實對方身份。

到了這一步,鄭女士也對對方放下了戒備。在對方的引導下,她新增了對方的微信,收到了一串“銀聯徵信中心”的網址連結。

鄭女士為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先後多次向專用匯款賬戶共計轉賬80多萬元,直到對方仍提示繼續轉賬時,鄭女士這才恍然大悟。

其實在整個過程中,因為不知曉對方手機號碼,實際上鄭女士自始至終都無法核實對方身份。

隨後的操作更具迷惑性。騙子指示鄭女士關閉各種銀行、信用卡和網路貸款,但需要透過轉賬才能證明有額度,才能關閉成功。對方的話術將“轉賬”包裝為“清空額度、驗證流水”。

整個反覆貸款操作的流程均在對方引導下,由受騙人刷臉驗證完成,符合放款方的一切流程。

鄭女士後來持續收到“國家反詐中心”APP的驗證簡訊,這是騙子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在登入介面填上受害人的手機號,請求驗證碼登入一次,這樣就會有一個驗證碼發到受騙人的手機上,騙子謊稱是當前驗資業務的官方驗證碼,用來迷惑受騙人轉賬,實際上驗證碼就是轉賬金額。

因為國家反詐中心APP驗證碼簡訊的內容僅顯示驗證碼,沒有顯示其他內容,也沒有提示正在登入或辦理其他業務,受騙人對此疏忽大意,信以為真。

受騙人從京東商城官方APP獲取的對方收款賬號,騙子利用京東商城官方APP對發票抬頭的繫結沒有做驗證,可以繫結一個虛擬單位的特點,遠端修改這個虛擬單位的資訊,達到繫結一次發票抬頭,反覆修改收款賬戶的操作,再配合“國家反詐中心”的驗證碼,將轉賬操作包裝為驗資業務,受騙人看到每次都是從京東APP裡面獲取的資訊,因此也就放下了戒備。

直到鄭女士被騙光所有的錢財(其中大部分是貸款),斷開網路連線,才如夢初醒。

當前,詐騙團伙早已集團化運營,騙子話術極其專業,時刻掌握推進節奏,對各大銀行、小貸的操作方法更是滾瓜爛熟,配合螢幕共享APP、仿冒網站、國家反詐中心驗證碼,京東商場官方APP漏洞等各種條件,讓人防不勝防。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國家反詐中心APP中的“身份核實”功能,可透過對方手機號碼對對方進行身份核實。但在遇到此類情況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對方“忽悠”。如遇被騙,要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