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的李女士遭遇了一宗涉及國外留學女兒的特殊詐騙案。李女士的女兒小陳在國外攻讀博士後學位,突然聯絡母親,表示她想在當地購買一套房產,需要花費300多萬美元。
這一訊息讓李女士感到非常突然,因為她之前從未聽說女兒有購房的打算。李女士開始擔心女兒是否遇到了危險情況,擔心是否有人綁架了女兒,試圖以此方式來索要贖金。
在這個情況下,李女士決定使用一種她們約定的暗語來與女兒交流。她用杭州方言問女兒是否能夠買紅棗,這個暗語意味著女兒是否需要領事館的援助。
女兒聽到這個暗語後,用同樣的方言表示自己被人舉報,涉嫌傳送一千多條違法資訊。
李女士和丈夫聽聞後,預感女兒可能陷入詐騙陷阱,她們迅速前往轄區派出所報警。隨後遠在異國的女兒用電話向民警講述了她所經歷的情況。
原來,小陳早幾天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自稱是運營商工作人員,告知她的美國手機號被舉報,涉嫌傳送違法資訊。
隨後,她接到自稱是上海嘉定公安局民警的電話,對方聲稱她涉嫌特大跨國洗錢案,並以26.8萬元的價格將她自己的身份資訊賣給洗錢團伙來用。
這位自稱警察的人在電話中威脅小陳,聲稱她有罪,但可以透過合作調查來證明清白,否則將影響她的人生和家人。
之後,騙子提出小陳需在美國開戶的銀行卡記憶體入300萬美金,才能自證清白。
小陳受到威脅,被要求下載zoom軟體,開啟螢幕共享,每兩小時報告自己的動態資訊。她還被迫簽署了一份虛假的保密協議,以保證她不會向任何人洩露調查資訊。
鑑於這種情況,李女士和丈夫說服女兒先趕回國內,小陳回國後,李女士和丈夫發現女兒已經被騙子洗腦洗得很深。
李女士和丈夫多次勸說女兒,最終在警方的幫助下,女兒明白了這是一場冒充公檢法的詐騙。
警方提醒公眾要警惕類似的電話詐騙,特別是冒充公檢法的詐騙手法。他們強調,警察不會透過電話辦案,如果涉嫌違法,一定會面對面調查。此案的成功解決,讓李女士家中的300萬美元得以保住。
警方提醒,確保自己免受拐賣和詐騙的威脅是至關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預防詐騙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避免成為受害者:
1、保持警惕: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資訊和承諾。如果收到可疑資訊或來電,要多加驗證。
2、保護個人資訊: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資訊,特別是銀行賬戶、身份證號碼等敏感資訊。確認資訊收集方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3、不輕信突如其來的好處:如果有人突然提供了看似太好的機會或優惠,要保持警惕。通常這是詐騙的手法之一。
4、驗證身份:在涉及財務或敏感事務時,要求對方提供足夠的身份證明。如果對方以警察、官員或其他權威身份出現,可以要求核實。
5、使用安全支付方式:在進行線上交易時,儘量使用安全的支付平臺和信譽良好的賣家。避免使用不明來源的連結或應用。
6、警惕社交媒體詐騙: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請求,尤其是不認識的人。避免洩露個人日常活動和行蹤。
7、教育自己:瞭解不同型別的詐騙和拐賣手法,以便能夠更好地識別並防範。
8、與家人溝通:和家人、朋友保持溝通,分享自己的活動和計劃。這樣,即使發生意外,他們也可以更快地提供幫助。
9、核實求助資訊:如果收到自稱是家人或朋友求助的資訊,先透過其它渠道核實,以免誤入陷阱。
10、向警方舉報可疑情況:如果覺得遇到了可疑情況,不要猶豫,要立即報警或向相關機構舉報。
總之,保持警惕、保護個人資訊、教育自己並與家人朋友保持溝通,是避免拐賣和詐騙的重要方法。
如果遇到可疑情況,及時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最好和親人預先約定“暗號”,以便危急時使用,確保自己遇到危險時讓親人及時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