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75章 徵南將軍

萬事開端從歲首,一年之計在春頭。

“從此唯行樂,閒愁奈我何!小桃,給少爺來壺茶,上等雲霧!”

明已躺在吊床上無比愜意,發出慵懶的聲音。

鳳陽祭祖結束,明已並未跟著湯和回京,在濠河釣了幾天魚,受不了王小婉催促才回了京師。

祭祖後,王小婉對明已不再是小心翼翼試探,拿出了當家主母的風範,成日催促著明已相親。

明已心中隱隱有些後悔去鳳陽祭祖了,在湯府僅住了一夜便回了王府。

湯承林和湯承程也跟著來王府,對明已也親近不少。以前他們不太敢和明已講話。

明已雖是隨和,但幽居王府,難免給人一種清冷的印象。和湯媛倒是十分親近。

明已剛躺下不久,李雲舟和王佐便來了。

“見過王爺,王爺歲安。”

“兩位大人,新年好啊。”

明已從吊床上艱難的爬了起來。話音剛落,花園外又響起了朱濟熺稚氣未脫的童聲。

“叔叔,我來了!”

下一刻,朱濟熺身影便撲向了明已,稚聲拜年。

“叔叔歲安,叔叔,你去哪了?”

“回鳳陽老……”

“小弟,新年快樂。三哥來給你拜年了。”

朱棡快步走了進來,豪爽的聲音覆蓋了明已的輕聲。他來找明已拜年其次,而是為大明接下來的動作而來。

“見過晉王殿下,王爺千禧。”

王佐兩人連忙起身對朱棡拱手見禮。明已則笑著問道:

“拜年有空手的嗎?”

“我不是帶著兒子來的嘛!你看著給就是了。三哥不是小氣的人!”

明已一陣無語,剛要擠兌朱棡時,沈秀和瀋陽也現身花園了。不等二人見禮,明已便搶先出聲了。

“你們是商量好的吧?就不能一起來?”

沈家父子對視了一眼,沈旺白了明已一眼,和沈秀一起見禮後便侍立一旁。

王佐即將前往東北,趁拜年之機嚮明已道別,也是想獲得明已的支援。朱棡則是為銀行和西南而來。

明已與王佐規劃東北時,王府路陸陸續續有人來。幾句話不到,便被來人見禮打斷。

“末將藍玉見過王爺。王爺歲安……”

“末將耿炳文見過王爺。王爺千禧……”

“末將王弼見過王爺。王爺春祺……”

“末將胡海見過王爺。王爺……”

……

明已開始還會笑著還禮,隨著賓客不斷,明已也是直接無語了,沒好氣的說道。

“得,朝會改地方了啊?你們來上朝啊?還是逛菜市場啊?行,等百官到齊,咱們再開朝賣菜吧!”

說完直接躺在了吊床上開始擺爛,往年王府可不會這麼熱鬧,心中鬱悶不已。

一眾武將有求於人,姿態極低,絲毫沒有侯爺的傲氣。見明已不悅,拘謹的侍立一旁。朱棡卻是湊明已身旁,抱怨明已又給他找了份工作……

不到一個時辰,花園便已人滿為患,在京武將幾乎全都來了,頗有王府點將的意思。

“少爺,王總管來了。”

虎子見王德走了進來,出聲提醒明已。畢竟王德算是老朱半個女秘書。

“來就來唄,那邊排隊。”

明已一時沒反應過來,嘟囔了一句繼續躺平。王德一手高舉聖旨,一手拂塵,園中眾人紛紛俯首。王德視而不見,只是笑著衝吊床上的明已說道。

“小王爺,皇爺有旨,快起來接旨吧。”

明已翻身爬了起來,沒好氣的說道:

“王哥,你也來湊熱鬧啊!啥事直接說唄。”

王德也不在意明已的態度,直接攤開了聖旨誦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雲南自昔為西南夷,至漢置吏,臣屬中國。今元之遺孽把匝刺瓦爾密等自恃險遠,桀驁梗化,遣使詔諭,輒為所害,負罪隱匿,在所必討!

朕承天命,唯中國之君。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定國之邦,統御萬方,凡四夷僻遠,靡不從化。

獨北虜殘孽,處於荒裔,肆逞兇暴,屢遣使申諭,輙拘留殺之。恩既數背,德豈可懷?況豺狼野心,貪悍猾賊,虐噬其眾,引領徯蘇。稽於天道,則其運已絕。驗於人事,則彼眾皆離。

命明王湯明已掛徵南將軍印,率六師往徵之,肅振武威,蕩除有罪。以大擊小,以順取逆,以治攻亂,以悅吊怨,鮮不殘滅。此奉行天討,掃清荒裔,以安社稷……此朕所望也,其往勉之……”

“王哥,你口渴不?”

王德讀了半天,與明已有關的就一句徵南將軍。明已出聲打斷了王德,他知道老朱的聖旨的向來簡單粗暴,知道了來意也沒心思聽下去了。繼續說道:

“給我吧。不就是去打個群架嘛!找這麼多借口乾嘛?對了,老朱怎麼說的?”

王德也沒再繼續念,笑著將聖旨遞給了明已。

“皇爺說,讓那王八蛋……不是,是讓小王爺去收拾了便是。王爺賦閒在京,出去散散心也好。”

“呵呵,賦閒在京?他知道賦閒兩個字怎麼寫嘛!”

明已自然是不信王德的語言藝術。王德見武將齊聚一堂,人多口雜,連忙提醒了一句。

“小王爺切勿胡言。”

“本來就是嘛,你不信回宮問問……。對了,王哥,真讓我掛帥啊?我只想做個領兵將軍啊!還有誰去啊?”

明已隨口反駁了一句,又有些心憂。領一軍,他有自信。統萬軍,他就有些不自信了。

“皇爺說朝中諸將,王爺可自行抉擇。不必請旨。”

王德笑著傳達了老朱的意思。老朱完全放權給他,這份信任不可謂不重。完全不擔心明已藉機培植黨羽或是行謀逆之舉。

老朱如此放權,是準備將南征作為明已的畢業考試,也是對明已的信重。信重明已,就是對他自已眼力的自信。且明已若是有心思的人,他也不會給朱標留下禍端。

老朱的確沒看錯,明已從沒未想過謀逆之事。王上加白對明已沒啥有誘惑力,他接到旨意。第一想法是擔憂,指揮排程三十萬人馬,其難度可不小。

“我能調徐叔嗎?”

調兵遣將、排兵佈陣、統御全軍、協調各部,明已首先想到的便是徐達。北伐時,他便在中軍給老朱和徐達做文書,整理軍務。

北伐大軍排程有方全仰仗徐達。老朱就是個耍嘴皮的,只動嘴。徐達策劃指揮,明已則負責讓郭英跑腿。

“應該……不能吧?”

王德猶豫了一下。他常伴聖駕,老朱的心思多少能猜到一些。老朱沒把殘元放在眼裡,不會輕易動用徐達。

此番南征也是為了磨鍊青年將領,老帥暮年,新將未起。武將斷層不是老朱想要的。

讓徐達等人出馬,南征便失去了磨鍊的意思,反而得不償失。且徐達再立新功就該追封了。

“不是說朝中諸將,任我調遣嘛!”

明已埋怨了一句,回頭看了看一眾武將。心裡嘀咕著:

【感情是調遣這些歪瓜裂棗啊!】

明已對藍玉等人早已沒了最初的崇敬,尤其是有了同袍之情後,覺得他們也就那樣,還不如自已呢。

藍玉等人的確是為這事來的,武將的地位全憑戰功積壘。他們想參與南征就得明已點頭。

因此明已剛回王府,便聞著味來了。若不是明已昨晚回京太晚,這些傢伙估計昨晚就直接去湯府了。

“小王爺,老奴先行告退。”

王德拱手一禮,便匆忙告辭了。他繼續待著,明已口中絕對會是大逆不道的話。

明已說不要緊,就怕他自已耳濡目染之下,對老朱也少了敬畏。撿兩句回頭再夢裡說出去,怕是就醒不過來了。

王德走後,明已看了看聖旨,又抬頭掃視眾人。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了。

“這回該沒人來了吧!豬哥,你不會也是為這事來的吧?”

明已發了一句牢騷,又看向了朱棡。

“怎麼會?三哥可是專程來看你的。順便問問你銀行怎麼弄的?不過小弟要親赴沙場,當哥哥的,自當作陪不是?咱們可是親兄弟啊!”

朱棡嘿嘿一笑,他的確是為戰事而來。來到王府,見有人在,沈家父子也是前後腳。便沒提起兵事,畢竟軍事機密,人多口雜。

“你還是去修你的鐵路吧。那裡也有沙場,夠你攪的了……”

“末將傅友德見過王爺!王爺春祺歲安。”

“草!還有完沒完?真當我家菜市場啊!你說你們一個個的,就不能商量著一起來?新年大節的,不在家消停的過年,都來我家幹嘛?拜年啊?拜年有空手來的嗎?……

王弼,你特碼幹嘛呢?薅富貴啊?薅禿了,老子把你插那信不?虎哥,去門口守著,別放人進來了!算了,把門給我鎖了!菜賣完了!草!”

明已正和朱棡說話,再次被人打斷,終於忍不住爆發了。湯府有王小婉碎碎念,清靜的王府現在也不再是淨土了。

花園人滿為患,王弼站在代表富貴的金桂旁邊,用手抓著樹梢。見明已不悅,正慢慢的縮手,剛好被明已看見。

被明已怒懟,王弼只得賠笑。他敢和藍玉頂嘴,卻是不敢和明已扎刺。參加北伐的將領,都知道這位王爺是十足的鑿陣猛將。軍中強者為尊,地位其次。

且明已手裡有一支彪悍的麒麟軍駐紮京城。和明已嘚瑟,王威就敢領兵找他切磋,麻袋都不帶套的。

明已雖幽居王府,不入朝不參政,明王府在京也極易被人忽視。但有老朱聖寵,皇后偏愛。百官都不會輕視他,他手裡的兵也是囂張的緊。

“王爺,末將……”

傅友德尷尬的舉起手裡的禮盒,那意思是我不是空手。他來王府正好瞅見王德進府,便在府外等著王德離去。閒著無聊便去買了些禮物。

眾人都急著請纓,壓根沒想過拜年的事,更不會商量著一起來。

南征勢在必得,滿朝文武都沒將梁王放眼裡。大明如今將星雲集,狼多肉少,兵事也是手快有,手慢無。

“行了,我知道你們來意了。打仗又不是啥好事,不知道你們瞎激動什麼。好戰必衰懂不?都回去吧。”

明已掃視了一圈後,出聲趕人。心裡還是挺挺高興的。國不畏戰,將不怯死,聞戰則喜,大明幸甚!

諸將沒有得到答覆,無一人離去。王弼用手捅咕藍玉,示意他出頭。

藍玉直翻白眼,他雖狂傲但不傻。這時候出頭,可能會直接失去參戰資格。他還想借此戰來穩固國公之位呢。

明已見大家沒有要走的意思,又開始忽悠起來:

“兵者,詭道也!……不好意思,說錯了,重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都回去吧,我……本王考慮考慮。

想參戰的投份簡歷給我……,就是你們各自擅長什麼戰。三天後,京師大營議兵!滿意不?滿意就散了,本王還有事呢!”

眾人得到答覆,紛紛行禮告退。明已對許多將領的能力都不清楚。帥不知將,將不知兵可是兵家大忌。因此才會讓他們寫簡歷,有個初步瞭解。

眾人散去後,明已看了一遍聖旨,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制定戰略和戰術執行是兩回事,他在皇宮說道頭頭是道。真讓他領兵掛帥,他也有些犯愁。

南征與草原作戰不同,草原視野寬闊。拼國力,拼馬力!只要主將方向感不是太差,國力雄厚都能平推。

雲貴多山地險地。地勢、天氣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都能影響戰鬥的勝負。

明已在戰略上沒把殘元梁王放在眼裡,是出於自身傲氣、是受老朱影響、也是基於大勢之上。大明勢強,梁王勢危。

且為帥者,當氣吞萬里如虎,藐視一切敵。若帥無必勝心,則將生怯戰意,兵存偷生念,未戰先怯,戰則必敗。

老朱培養明已也是奔著帥位而去的。明已對兵事的視角便高出了旁人許多。

世人皆知徐達是大明第一大將,卻是忘了老朱才是當年吳王府裡的朱大帥。

若無老朱運籌千里、料敵如神、明見萬里外,徐達是金子也未必會閃光。

歷代君王,論軍事能力,能和李二比劃兩下的,也只有老朱了!且李二有世家資本,老朱只有一個破碗。

老朱親身教導,明已的能力足以掛帥,只是欠缺實戰經驗。南征便是彌補這道空白。

北伐是老朱給明已這個學生的實習機會,那南征就是明已的畢業論文。

因此調兵遣將,作戰計劃老朱都不會插手,論文還是得明已自已完成。

“小弟怎麼了?”

朱棡見明已面有陰雲,出聲關心。明已淡淡的說道。

“你爹要我掛帥徵南啊!”

“嗨~,我當啥事呢!就這破事?三哥替你做了便是。”

朱棡豪氣的說道,壓根沒把殘元遺孽把匝刺瓦爾密當回事。

“破事?你懂什麼!人家在那經營百年,可戰之兵足有二十萬!是你想做就做的嗎?”

明已沒好氣的說道,朱棡卻是不以為意。

“咱們不是三十萬大軍嘛!有什麼擔心的?納哈出不也二十餘萬嘛。”

“那能一樣嘛?納哈出能有幾個戰兵?雲貴地勢險要,有的是險地……

算了,跟你說不明白。人多有個屁用啊!士不可自恃廣,人不可恃眾!懂不?”

明已懶得和朱棡解釋。朱棡手裡握著近十萬邊軍,狂的沒邊。和明已之前一樣,藐視諸敵。只有領兵時才會慎重。

老朱用兵極為謹慎,小仗當大仗打,弱敵當強敵打,必全力以赴。他也是這麼要求明已的!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尊重對手。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明已藐視梁王,但尊重戰事,也有必勝之心。

他嘆氣的是,糧草排程,抽調府兵等事宜老朱均未安排,啥事不管。就一句由他調配,各部協同。

好像這場戰事與朝廷無關,是他私事一般。他不僅要考慮統御萬軍,還得提前去六部協調,排程地方府兵,轉運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