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61章 晨訪山寺

黎明初現,晨光破曉。

明已剛鍛鍊完,朱棡便拿著一幅卷軸走了進來。

“小弟,你看看,是他嗎?”

朱棡開啟畫卷,畫上一個三角眼的和尚栩栩如生。朱棡昨天離開明王府,殺氣騰騰的去了錦衣衛衙署。

好在雞鳴寺有不少人見過道衍,錦衣衛才得以連夜繪製了畫像。明已隨意的看了一眼,沒什麼印象,出聲問道。

“這誰啊?”

“賊禿道衍啊!”

“不知道,我又沒見過。你哪來的畫像?”

明已又仔細的打量了一番,畫中僧侶的確帶有病虎之像。朱棡出聲說道

“錦衣衛畫的!”

“那應該就是他了!走吧,正好要去拜佛,順便驗證一下就知道了。”

明已隨口說道,昨天聽聞寂空圓寂,他便想著去送上一程。

“好,虎哥,快去調兵!”

虎子昨晚便回了王府,明已在哪,他便在哪。朱棡出聲對虎子說道。

他在京城只有護衛,無兵可調,調兵需要請旨。右衛營有三千麒麟軍隸屬明已私兵,因此才會讓虎子去調兵。

“調兵幹嘛?和佛祖幹架啊?走吧。”

明已沒好氣的說道。虎子直接無視了朱棡的話。三人出了王府,策馬奔雞籠山而去。

寺廟矗立在雞籠山東麓上,青山環繞,倒映玄湖。建築宏偉壯觀,飛簷斗拱,雕樑畫棟,紅牆黃瓦,莊嚴肅穆,彰顯著古代建築的獨特魅力。

明已三人趕到山寺門口,正值鐘聲響起,悠揚而深遠的聲音彷彿能夠穿透人們的心靈,傳達著一種平靜和安寧

“聞鐘聲,煩惱輕,願成佛,度眾生。豬哥,你說佛能度眾生嗎?”

明已聽見鐘聲,隨口問道。此時前來拜佛的人多是麻衣粗布,虔誠無比。想來錦緞絲綢,日照高林才會現身吧!

“哼!他們還是先度自已吧!”

朱棡冷哼一聲,邁步走了進去。明已搖搖頭,緩步走了進去,感受著寺廟獨有的安寧。

寺廟古樸清雅,大門寬敞而厚重,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經文。

走進這座香火旺盛寺廟,一股寧靜莊重的氣息撲面而來。

庭院中種滿了松柏,在冬季也是綠意盎然。

香爐中升起的嫋嫋青煙,瀰漫在空氣中,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

大殿中僧侶們誦經的聲音入耳,讓人感受到超凡脫俗的寧靜。

庭院四周還擺放著一些石碑,上面刻著古老的經文和詩詞,記錄著寺廟的歷史和文化。

明已像是一個晨訪山寺的遊客,就差拍照打卡了。

朱棡可沒有明已的閒心,直接闖入了大雄寶殿,將正在打坐誦經的僧人一一薅了起來,指著畫卷讓其辨認。

朱棡一身華服貴不可言,且含憤的神色著實有些唬人,被他打斷誦經的僧侶皆不敢有怨言。

最終還是首座大和尚出面,將他領到了後院。一眾僧侶才得以繼續誦經。

明已帶著虎子遍覽寺院,隨後走進了佛殿。他不是拜佛求佛的人,只是喜歡古寺的清幽。佛像高大而莊嚴,慈悲地注視著前來參拜的人們。

不過在明已眼中,只是雕刻的工藝品而已。寄託不了心願,也實現不了願望。

看著香客們手持香火,虔誠地祈禱。香菸嫋嫋,彷彿能將人們的心願傳遞給神靈。

對虔誠的信徒而言。在這祈禱,可以拋開塵世的喧囂和煩惱,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慰藉。也能承載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明已不信神佛,但也不會打擾別人的信仰。在這時代,百姓能有一個信仰寄託之地,心靈棲息之所總是好的!

雖然沒啥用,但也算是一種希望,封建社會也需要佛教畫大餅。

說百姓真的不知道求佛無用,明已是不信的!只不過是他們無力改變現狀而已!拜佛無非是拜自已慾望而已。有依託,有寄託,才有希望。

若此生無望,來世亦如此,怕是世人都都會擺爛。

“虎哥,你不拜拜嗎?”

明已對身邊的虎子問道,他是無神論者,信奉科學門,只敬畏自然。虎子是本地人,擔心虎子入廟不拜是因為顧慮自已。

“少爺,能跟著你,就是虎子的福氣,天大的福氣!要拜也是拜你,拜這泥像做甚!”

虎子十分認真的說道,要是他兜裡能有幾文香火錢,這話可信度還會上浮幾成。

明已不愛出門,也沒有用錢的地方。因此他和明已出門都沒有攜帶錢袋的習慣。

王府的採買都是由小桃負責,只有她和喜歡溜達的湯媛配有錢袋。

“行了,走吧!你沒有佛心,拜了也白拜!”

明已打趣了虎子一句,佛堂的知事僧走過來接過了明已的話,點了虎子一句。

“小施主此言甚妙!我佛慈悲,施主,佛前不可妄言。”

明已二人進來時,他便注意到了。明已來寺廟,特意換上了樸素雅緻的素衣。

明已的衣服都是馬皇后和王小婉準備的,一件素衣也是上好的軟煙羅與繚綾製成,價值不菲。

古雞鳴寺香火旺盛,知事僧見過的達官顯貴多不勝數,自然能看出明已的不凡。

見明已教育虎子,立馬接茬,留住這位爺,香火能當柴火燒。

“我覺得虎哥說得沒錯,本就是泥塑,拜之何用?”

明已懟了回去,他可以說虎子,別人不行。

“阿彌陀佛,施主著相了,禮佛誠心,信因果,而非神像。”

知事僧打著佛號說道。明已笑了笑,神學本身就是偽命題,矛盾重重,缺乏立足的根本。暗道:忽悠到我頭上來了?你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大師,你拜佛嗎?”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小僧皈依,自當誠心禮佛。”

“哦,那你心中有佛嗎?”

明已認真的問道,知事僧不假思索,出聲說道

“佛在心中。”

“大師,你著相了啊?六根不淨啊!”

明已計謀得逞,笑著說道,不給反駁的機會,繼續說道

“你們不是說佛本無相,以眾生為相嘛。你心中有相拜佛,拜的便不是佛,而是你內心的五毒!貪,嗔,慢,疑。

心中無相又何需拜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萬物皆為佛。

泥塑是佛,虎哥為何不能是佛呢?你為何不拜他呢?你這是六根不淨啊!

還有啊,大師,信因果,拜佛可改因果嗎?拜佛不應該是拜的敬畏嗎,放下傲慢,心無空無,而非有念拜佛,大師。是你著相了啊?”

明已一通忽悠,知事僧迷茫了。佛本心造,心生萬法生,心滅萬法滅,可操作的東西太多。

王爺只是明已的兼職,忽悠才是他的特長。不參禪,只辯論,這裡的僧眾湊在一起,明已都能給他們忽悠瘸了。

“阿彌陀佛,施主,你…已入魔,若不醒悟,是要下無間……”

知事僧說不下去了,因為虎子已經將刀抽了出來。明已示意虎子收刀,笑著說道,

“咱們不是在討論嘛!你怎麼還威脅人呢?出家人不是最重口業嗎?寧口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

大師,我若入魔,大明可就無佛了。你還覺得我入魔了嗎?”

知事僧看著一臉笑意的明已瑟瑟發抖,又看了看虎子,選擇信了明已的話,地獄二字不敢出口。

“好了,帶我去塔林看看吧!”

明已見他的模樣也沒了興趣,沒再繼續為難他。這樣的知事僧甚至都不能算僧。

大明的政策,將參禪悟道和研究佛法的高僧都遷往了深山。

這些沒多少文化的事務僧行走世間,忽悠普通人還行,忽悠明已就差些意思了。經書怕是都沒讀過幾本,更別說參禪悟道,研究佛法了。

知事僧不敢拒絕,和尚只是工作,生命才是自已的。帶著明已去了塔林。古代高僧圓寂,會安置在墓塔下。

晨鐘暮鼓日方正,一座五層鼓塔便是寂空大師的歸宿。明已對著塔彎腰一禮,拜的不是塔,敬的不是僧。唯本心爾!

“佛曰,生命無常,因果迴圈,皆為定數。金丹因,大火果,大師,因果要命啊!願你因果成空,步入極樂吧!”

明已行事一向不遵禮法,順心而為,只求心安。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塔林。

寂空在明已眼中,是無辜的,給他一種伯仁之死的感覺,倒也沒有愧疚感,祭拜不過是本心向善而已。

世事本無對錯,無非立場不同而已,明已只會考慮該不該。

“虎哥,你說,明王府將來會不會也生起一把大火。”

出了塔林,明已隨口問道。他知道老朱狠辣果決,卻是少有體會。

平日老朱和他相處,算不上和善,也是極具人情味,沒有絲毫帝王風範。加上明已不敬皇權,很容易就忽略了老朱皇帝的身份。

寂空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老朱的手段,心有所感。

虎子沒有回答,他想說不會,但君心難測,他能做的就是跟著少爺。

“走吧,去找找豬哥,該回去了。”

明已只是隨口一說,沒有絲毫擔憂,他同樣信任老朱。且老朱若燒明王府,明已就敢燒謹身殿。

他可不會在乎什麼大逆不道,他若是隱忍之輩,老朱也不會留他。

朱棡此刻站在寺院中,顯得有些急躁。方丈帶著首座和各堂的大和尚在他身後侍立。

他在後堂表明了身份,和方丈等人早已確認畫像之人便是道衍,若不是等明已,怕是早就回去部署抓捕事宜了。

寺中僧眾都在尋找明已的蹤跡,只是誰也沒想到他去了墓塔林。

“小弟,你跑哪去了?走,回去抓人!”

明已走出後山塔林,剛出現在寺院中,朱棡便快步迎了上來,拽著明已就走。

馬皇后在他心中分量遠超老朱,明已忽悠道衍對馬皇后有威脅。那道衍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安。

周圍僧人都來不及見禮,明已就被朱棡拖拽走了。

“豬哥,慢點,慢點……”

出了寺院,便是下山的石階小道。明已不住的提醒,朱棡充耳不聞,風風火火的將他拖下了山。

抵達山腳,出了山門,來到拴馬樁,朱棡才放開明已。

“豬哥,也不急這會兒吧!畫像確認了嘛?”

明已看著著急忙慌解韁繩的朱棡,出聲問道。

“怎麼不急?那賊禿竟敢謀害娘,若不早日擒拿,豈不枉為人子!本王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

朱棡憤憤的說道,手上解韁繩的速度不減。

“豬哥,我瞎猜的,或許人家壓根沒那個想法。你別急!”

明已淡淡的說道,朱棡手上動作停了下來,回頭盯著明已,彷彿是在分辨真假。明已繼續說道。

“真的,我瞎猜的,你別急,我就是懷疑他,想帶回來問問而已。說不定此事與他無關呢。”

“你……”

朱棡聞言平靜了許多,怒氣也閒散了不少。昨天聽到馬皇后,他便含怒離去,沒給明已解釋的機會。

指著明已你了半天,有種想動手的衝動。隨即想到了錦衣衛遍尋無果,接著說道。

“不對,此人一定有問題!若心中無鬼又何必躲藏!”

“有沒有問題,問問不就知道了!好了,這事你別管了!你只要做好偽證就好了,年後便下發海捕文書,等著他主動來找我們就好了。”

明已見朱棡恢復了往日模樣,心緒也徹底平復了,笑著說道。

“他是傻了不成?還能自投羅網?”

“呵呵,天才嘛,總是有些傲氣的!尤其是想當棋手的天才!豬哥,天才的世界,你不懂!總之,你別管了,安心修你的路得了。”

明已十分裝逼的說道。道衍不是張真人,他想的不是閒雲野鶴,而是撥弄風雲。必然需要立身之本,立身之地才能成事。

張真人難尋,是他沒有慾望,一心向道,不染世俗,才會難覓其蹤。

道衍有慾望,明已給他塑造人設,拿掉他立身之本,不給立身之地。

他想成事,必須擺脫人設。需要一個光明的身份,別人能接受的身份。

有攪動風雲的本事的人,應該是自信膽大的。為了心中宏圖,見明已能澄清汙名未嘗不可一試。且他又沒什麼留下把柄證據。

明已能握住朝廷喉舌,他想洗清自已只能現身。除非他放棄屠龍之志,隱姓埋名,了卻一生。

而明已對他現不現身都沒太大興趣,通緝也只是給他找點事做,讓他忙於分心應對,日子別太悠閒,少出來搗亂就行。

大明只要在前進,國力在上漲。勢如火車一樣賓士。誰想顛覆這輛車,都只能被碾死!大勢傾軋遠勝陰謀詭計。

玩智計,棋局博弈,明已不是道衍的對手。不在棋局之中才是他最大的優勢,他不會下場博弈。

他知道歷史的走向,如今也有能力去推動加速歷史程序。

若是大能明邁入了新時代,道衍所學便無用武之地。這才是明已想做的,也是明已不將有奇人之稱的道衍,放在眼裡的原因。

兩人的眼界格局不同,道衍侷限在大明之內,謀兩世朝廷更迭的奇人。明已雖算不上謀萬世,但也遍覽後世八百年。若論傲氣,明已遠勝道衍。

身為華夏人有心為大明開盛世,作為再世人無心入朝堂。才是明已矛盾的心理。

“為何要年後?”

朱棡疑惑的問道。

“沒幾天就過年了,懶得折騰。順便讓他也過個好年,就算是補償他了。”

朱棡看著明已,想起明已羅織的那些罪名,臉頰就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明已躺在烏漆背上,哼著小曲回城了,虎子連忙跟了上去,還不忘回頭看了一眼。心道:少爺,真是欠揍啊!

“你看那寺院櫻花又落滿地,可我偏偏不信命,哪怕今生一切都是天註定……

佛你未曾順天道,不了世間的紛擾

你說善惡有報,卻不見這人間的美好

佛你未曾見分曉,來滅我一身狂傲

哪怕一生煎熬,也對天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