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與湯繼祖中午不回湯府,午宴便有王小婉這個主母操持。
湯媛在書房的確看到相關的律法,也徹底安心了。恢復了往日的模樣。
午宴開始,明己笑著說道,
“大舅,一路辛苦。來京城了,就多住一些時日,娘也是想你們得緊。正好讓娘帶你們在京城逛逛。”
湯媛跟著說道:“是啊,舅舅。娘可想你們了。就是沒時間回去看你們。京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
“好,舅舅就多住一些日子。就怕麻煩你們啊。”
王睿淵笑著說道,王小婉有些疑惑的看著湯媛,不明白湯媛態度怎麼轉變了。但終究是好事,笑著說道
“娘一個婦道人家,怕是有所不便……”
“有什麼不方便的?出去走走也是好事。沒什麼不方便的。娘,你就是思想包袱…不是,就是想多了。成天在家裡多無聊!去玄武湖泛舟,去秦淮河賞燈,多好。去吧!”
明己出聲打斷了王小婉,王小婉和湯媛看向了明己,湯媛靠近明己小聲的說道
“哥,你以前不是天天在家嘛?”
明己笑著說道:“不一樣,我是不想出去。娘是想出去,顧忌旁人的眼光。”
湯媛點點頭,覺得明己說的對,因為她經常出去玩。明己也從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湯媛也是如此。
王小婉很少出府,出府也是採買一些布匹之類的。
明朝時期,民風開放了不少。唐詩宋詞明小說。
女子地位也相對提高了不少。出現了教授女工和儒家道德的女教師,販賣收購女工產品的女商人,便是賣婆。明末女子從軍的秦良玉。
老朱就設立了女官,六局一司,尚宮,尚儀等都是正六品官。
明初這股風氣便以冒頭,但大多都是王小婉這樣被世俗教條所約束的人,卻也有不為世俗的女子,如春筍破土一般衝破束縛。
明己的話讓王小婉心動,家裡有明己這些的人,想不改變都難。甚至不能說是明己影響,而是他們自己內心的指引。
“好,娘聽你的。出去走走”
王小婉笑著說道,隨即又和王睿淵聊了起來。
吃過午飯,眾人在客廳閒聊。明己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湯媛也跟著出去了。
王小婉知曉明己每天下午,不是在家就是在城中溜達。見明己出門,便出聲讓明己帶著王翰文。
明己答應後便帶著兩人出府了,有關商稅的告示下午就會張貼,明己準備去看看市場反應。
王翰文給明己的感覺,就是有錢版的韓清。
不同的是王翰文是王家培養出來的,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看著就像琴棋書畫都會一點的樣子。
出了湯府,湯媛快步走到明己身旁,挽著明己的手,小聲的說道
“哥,表哥看著好傻!好呆哦。”
明己正要回頭,湯媛連忙說道
“你別回頭啊!”
明己笑了笑說道
“像不像韓教授?”
湯媛回頭看了看,王翰文微笑回應。湯媛回頭低聲說道
“不像啊,感覺有點像,又不像!”
“什麼像不像的,背後說議論可不是好習慣。”
明己說完回頭對著王翰文說道,
“表哥,你走快點啊。跟在後面幹嘛?”
王翰文踐行著禮儀,礙於明己的身份才不敢同行。
聽了明己話便快走了幾步,保持著落後明己一個身位的距離。
明己停下了腳步,伸手搭在了他肩膀上,向前一推,兩人便同排了,出聲說道
“表哥,你跟後面幹嘛?你特像我一個朋友!”
王翰文大腦被明己的行為,弄的有點宕機,還沒緩衝過來。出聲說道
“哦…,是,嗎?”
“嗯,剛剛還跟湯媛說呢。不過他去了山東,你是見不到了。”
回過神的王翰文,略做遺憾之色說道:
“那倒是有些可惜。”
“沒事,有機會,介紹你們認識”
明己同他閒聊了起來,王翰文到底是大家公子,氣度也是有的。
與明己交談態度謙卑,卻也有著讀書人的傲氣。不卑不亢,溫文爾雅。
透過交流,明己也知道了。他並非是和湯媛結親,而是入京提前適應京中水土。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
這便是富貴人家與普通百姓的區別。他們可以提前幾月入京適應,避免考試期間水土不服。
京城開銷的費用可不低,不是尋常人家能負擔起的。都是趕著會試時間入京。
高中之後,有著湯家的關係,任職和升遷都會容易許多。
韓清若非明己,僥倖高中之後,估計現在還在韓林院,做七八品的編修典籍呢。
若非科舉的出現,創造相對的公平,明己都得主動給王翰文行禮問好。
自宋開始,普及紙質書籍,降低了讀書成本,科舉制逐步向下延伸。選官制度完善。徹底斷絕了貴族門閥的時代。
安史之亂和黃巢給世家來了一記狠的,宋朝則是徹底斬斷了他們。
世家不會消亡,如野草一般。春風又生,社會平穩的發展,會以新的形式破土而出。明朝士紳便是如此。
得知王翰文的來意,最高興的人是湯媛。對王翰文也熱情了不少。
明己在看到大明律時,便大致猜到了原因。王小婉知書識禮,老頭又一向謹慎。怎麼會知法犯法。
湯媛也不覺得表哥呆傻了,出聲說道。
“表哥,我帶你去貢院逛逛?你先熟悉熟悉。”
“啊?怕是進不去吧?”
隨著交流深入,又都是年輕人。王翰文也隨意了不少,貢院平日都是封閉的。
“沒事,我們翻…。不是,讓哥哥帶我們去就好了!哥,我們去貢院唄。”
湯圓隨意的說道。明己瞪了她一眼,湯媛的性子和他有些相像,怕是除了皇宮,就沒它不敢去的地方。
“走吧,”
明己沒有拒絕,貢院在大中街背後,離應天衙署不遠,此刻轉道還會路過衙署。
沒過多久,便到了衙署。見門口圍著不少人。湯媛出聲問道
“哥,是不是出什麼事了?你不去看看嗎?”
“他們在看告示呢!走吧,過去看看”
明己出聲說道,三人便朝著人群走去,湊近時便聽到,衙署的知事正在和大家解釋。
“……為了你們自己,不再上當受騙。避免商家以次充好!大家一定要記住了。日後一定要去有,咱們應天府衙頒發商業執照的地方。
若是上當受騙,應天府衙給你們做主!大家一定要記住了……”
商業執照便是明己執行新商稅的第一步。讓商家主動來官府辦理商業執照。
應天府歸他轄制,讓商戶登記造冊也是衙署的職責。同時讓商戶接受稅制。
不接受就拿不到商業執照!沒有商業執照,官府便不承認商家。
輿論宣傳,煽動造勢,誹謗抹黑等手段便會上演。
官府代表權威,應天府的衙役,在百姓中也有著十分不錯的形象!巡街衙役不斷的宣傳帶動。從顧客下手,釜底抽薪。
皇家商會在京,本就有著不少鋪面,這段時間又新增了不少。
短時間支撐供應京師商業運轉不是難事。若是京中商人打持久戰,除了也會血虧到底,將市場讓出去別無他法。
商會能調動的物資,人力財力足以應對。甚至可以停止出海,徹底將京城商業壟斷。
白糖,布匹,玻璃,酒水,鐵製品等貨源都在商會手中。糧食,藥材等物資商會也能短時間調集。
明己這套組合拳有著上千年的功力,京城商家沒理由能接住。不配合就只能被淘汰。
王佐辦事效率很快,告示張貼後,三班衙役全員出動,負責通知各自巡視範圍的商家,前來辦理商業執照。
京中各處隸屬商會的門店,像是接到命令似的。紛紛將早已辦好的執照,掛在門口。
衙署門口的知事,不斷重複著話術。明己出聲說道
“走吧,沒什麼看頭了。”
王翰文感嘆道:“應天府尹官中上品也!若是有緣相見,小生定要拜上一禮。”
王翰文和韓清一樣,追求科舉功名。一腔熱血奔著為民請命而去。還未經過官場的摔打。
“呵呵,表哥,你已經見到了啊。我哥就是應天府尹。”
湯媛笑著說道。王翰文驚疑看著明己,他知道明己有著親王爵的身份,並不知道明己就是應天府尹。
“表哥,不至於。我是代理府尹。都是王大人他們做的。”
明己出聲說道,王翰文見明己承認了。躬身對著明己行了一禮。明己連忙上前扶起了他。出聲說道
“表哥,你也太認真了吧!走吧,去貢院看看。”
“君子重諾,言出必行”
王翰文認真的拽了一句文詞,明己笑了笑說道
“走吧”
若是韓清,明己定會和他理論一番。韓清很純粹,和他鬥嘴是明己的樂趣。
把人比作房子,韓清就是鄉間草堂。王翰文則是豪華別墅。只是明己的性子偏愛草堂。
湯媛上前挽著明己的手說道
“哥,我不想當科學家了。我想做商人。”
“你,還是算了吧!iq不過關。”
明己損了湯圓一句,湯媛這會兒明顯是被知事的話影響了。湯媛繼續說道
“哥,真的,我很聰明的!”
“成本一百,利潤翻一倍是多少?”
明己笑著問道,湯媛不假思索的說道
“兩百啊!”
明己笑了笑,再次問道:“那兩倍呢?”
“兩……”
湯媛沒說下去,默默的在心裡計算。明己笑著說道
“你還是老實在家待著吧!”
王翰文看著兄妹兩人,嘀咕了一句:青袍美少年,黃綬一神仙!
“表哥,你知道一百的兩倍利潤是多少嗎?”
湯媛回頭對著王翰文問道,王翰文脫口而出:“兩百”
“那一倍呢?”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