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小人知錯!王爺饒命。小人知錯了……”
孔希學再也裝不下去了,喊聲求饒,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褲子已經溼了。
“虎哥,放了他吧!”
明己出聲說道,他壓根也沒想殺人,只是想嚇唬一番。以北孔的家風,明己可不信孔希學的赴死之心。
“少爺,刀都拔出來了。要不還是宰了吧!”
虎子出聲和明己討價還價,明己懶得理他,虎子看著手裡的孔希學說道。
“你一個大老爺們兒,死就死了!怕什麼啊!十八後不又是一條好漢!要不還是讓我宰了你吧!”
孔希學看著虎子手裡的鋼刀打了一個冷顫。他是真不想死,割捨不下孔府的優越生活。
得益於他老爹朝秦暮楚,老朱直接讓他做了衍聖公。權利地位還沒享受,他當然不想死了。
重新回到位置上的孔希學再也不敢嘚瑟了。和他老爹面聖時如出一轍,表現得唯唯諾諾,若論搖尾乞憐,狗都自愧不如!
“小孔啊!你們不過是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別人,可惜本王沒有道德啊!想用讀書人威脅我,你怕是想多了!
哈哈,對了。南孔當初走的時候,是不是把你們的骨氣也帶走了啊?”
明己出聲說道,孔希學不敢反駁,怕惹惱明己。明己繼續說道。
“其實我也理解你們。世故圓滑不是錯,你們的選擇無非是亂世生存之道而已。還能保留了聖人道統,”
孔希學眼睛發光,有些不敢相信明己說道話。剛剛這個要送自己入輪迴的人轉眼就幫自己說話?
明己沒理會孔希學的反應,繼續出聲說道。
“不過,你們的做法的確讓人不恥!此般行徑與聯夷肆劫之輩如出一轍!孔家算的上是讀書人的領袖。你們的帶頭作用帶偏了!是民族的罪人!
孔家世受皇恩,享受百姓供養!卻不思造福百姓!外敵入侵,率先投降,幫助外敵統治欺壓百姓。是聖人之道嗎?
助紂為虐,奴役同胞。不發聲,不進言,不反抗,只會曲意迎合,保全自身!若是人人如此!這個民族也就完了!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民族比你孔家重要!好好想想吧!”
孔希學眼神有些迷茫,他自幼好學,頗有文采,寫得一手好字,摒棄元制,致力恢復舊制。明己也想改變他的觀念,避免出現後世的荒唐事。
不過孔府的待遇和聖人榮光不是可以輕易放棄的。由奢入儉難,明己也知道不可能幾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
若是蒙元再度入主中原,這貨怕是立馬搖身一變,妥妥的帶路黨。在他眼裡,怕是孔家大於天,皇帝是誰不重要,孔家繼續享受優待就行。明己出聲說道
“說說吧,你來找我有什麼事?”
“沒……沒事。小人聽聞王爺到此,特來拜見。”
孔希學出聲說道,沒有說出此行的目的。他知道明己的門路是走不通了。
“呵呵,聖人之後,豈會看重我這個將門之後!真當我傻呢?”
明己可不信孔希學是專程來拜訪自己的,他們一向自視甚高,別說明己只是一個親王,就是老朱這個泥腿子皇帝,怕是心裡也不一定能瞧上。
衝自己來的,明己當然想弄清楚對方的目的。孔希學見狀,只好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也將孔克堅被老朱懟的事情講了出來。
明己聽完就笑了,老朱這事幹的的確漂亮!不過沒啥效果啊。
自洪武之後,衍聖公雖然失去了入朝做官的機會,但是仍然享有很多的優待,基本上相當於曲阜的小皇帝。
明清時期,孔家不一樣入主朝堂了嘛,衍聖公也被推到了文官之首的高度。還幹出了荒唐事!
“這事,我幫不了你們!也不會幫你們!如今的孔家的確不適合在朝為官!半本論語治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明己出聲說道,孔希學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明己繼續出聲說道,
“孔家若是跟不上時代,也終會被淘汰!好了,你回去吧。孔府何去何從在於你,求別人是沒用的!”
“請王爺解惑!”
孔希學躬身行禮,明己白了他一眼說道
“我不想教你!你走吧!再不走,虎哥可就得送你走了!”
明己可不想和之乎者也饒舌,韓清都沒掰彎,這個孔希學就更難了。
孔希學聞言,連忙起身告退。退了出去!
明己也並非輕視孔家,更不是貶低儒學。他認為論語的確是一本好書!對孔子也充滿了敬意。
只不過,儒學的確限制了許多發展!將人們囚禁在了框架之中。
論語的確不俗,不過半本論語治天下過於誇大了。
這些東西應該有道則隱,無道則顯!活在框架中,無法進步,只能原地踏步。打破常規,超出古人教條,才能開啟新世界!
“若是孔子得知子孫如此,不知會作何感想?”
明己感嘆了一句,便不再理會……
孔希學回到客棧仍舊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孔訥見此出聲問道。
“父親,你這是怎麼了?”
孔希學沒有說話,自顧自的走到一旁坐下,輕呷一口茶。他今日算是在鬼門關溜達了一圈。
明己用行動證明了真敢殺他,不會在意孔府的影響力!
明己與周宗的對話也證明了,明己在大明的分量遠比他想象中的重!
明己對孔府的態度更是讓他恐懼!他今日去韓府目的沒達到,反而惹得明己不喜!
孔希學猛喝一口茶,明己給他的感覺如同滾刀肉一般。孔府也只能用士子文人施壓,對他卻是沒有絲毫作用。
又不能採取極端方式,湯和為了明己可不會在乎什麼聖人之後!孔希學便想到了聯姻。
如此一來,孔府便和明己綁在了一起!只是明己對孔家的態度,怕是不會答應!
孔希學腦海裡出現了湯圓的身影,讓他心思再次活絡了過來。看著自己的兒子出聲說道。
“訥兒,為父欲讓你娶湯府之女為妻!你意下如何?”
“父親,湯府不過是一屆武夫,我孔家乃是聖人之後。湯府之女為妻怕是有些不妥吧?”
孔訥出聲說道,他有些看不上武將之女。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為父也是為孔家考慮。
為了孔家,你必須娶湯府女子為妻!明日你便與為父一同前往韓府!”
孔希學用命令的出聲說道。孝悌是為人根本,在論語中也多有提及。
對於孝道而言,考量因素就是對待父輩的態度,即父親在與不在時的表現,以及對待父親意願的態度。孔子曾言,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家一直以家族的方式傳承,孝悌忠信禮義廉做的還是不錯的,至少明面上過得去!孔訥不能違背孔希學的命令,只能點頭答應!
孔訥退出房間後,孔希學又開始擔憂起來,明己今天可是把他嚇得夠嗆。對他而言,見明己需要莫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