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46章 輕取下關

大明八年歲末,明軍舟師出對馬島,討伐倭寇!

沈秀運送的戰馬,便是進攻的訊號。明己再次調整了作戰計劃。明軍兵分兩路,同時攻打筑前和長門!

一路由朱棡統領,朱棣為先鋒攻下關,取長門全境!做出北上態勢,意指本州腹地。逼迫倭國求和。

一路由明己為帥,郭英為先鋒克北九州,佔筑前全境!威懾九州,畫地而治。意在削弱幕府在九州的統治力量。舟師全軍出擊,對馬島則是由高麗衛水師廖權駐守,穩固後方!

冬季,大海也格外溫順。沒有颶風的威脅。明己對此戰有著必勝的信心!

舟師出海如巨龍巡海一般,無物可阻,威不可擋。海如鏡湖,不敢生波……

南方船軍覆滅的訊息早已傳回倭國,南朝對地方統治力不強。地方幕府割據,如同一盤散沙

倭國很難匯聚國力與明軍一戰。朝堂百官也是人心各異,不謀私利的人終究是少數。

長慶天皇只能下令各地大名嚴陣以待,防備明軍!失去船軍,皇室的威望降到了冰點。

郭英屢次襲擾九州,九州大名大友親世很清楚明軍會進攻九州。福港水師的覆滅,讓他失去了海戰資格。

招攬了大批武士流民,部署在福港一帶,欲在明軍登陸之時重創明軍。

長門,石見,周防一帶兵力並不多。部署的府兵以警戒為主。中國地區的大名並不認為明軍會攻打自己。

明軍傲人的戰績,絕了他援助九州的心思。甚至想著讓明軍擊潰九州大名的勢力,他再出兵收復九州,坐享漁利。

夕陽西下,明己率軍抵達福港。並未立即發起進攻。艦隊停駐在海上,威懾福港。

明己拿著望遠鏡仔細的觀察海岸,並未發現倭軍的身影,

“呵呵,這不是掩耳盜鈴嘛!王威,去把郭英叫來”

明己讓王威去叫郭英,商議作戰計劃。岸上沒有一個倭寇走動就足以說明問題。

不一會兒,郭英便來到旗艦。躬身見禮,明己出聲說道

“郭將軍,岸上情況咱們不熟悉。夜裡作戰多有不便。我覺得可以明早發起進攻!倭寇既然想埋伏咱們,夜裡應該不會偷襲!你覺得呢?”

“少將軍高見!末將也是如此認為!倭寇狡詐!末將認為夜裡應增加哨船……”

“不用!常規崗哨就行!這不跨年了嘛,咱們得給倭寇聽個響!夜裡每過一個時辰就開一炮!既然想埋伏咱們,那就別睡覺了!記住了,得用倭寇的臼炮!”

郭英想著增加哨船,有備無患。明己想折磨倭寇,消耗他們精力。

使用臼炮則是不想提前暴露明軍火力,給倭寇一個錯誤的資訊。讓火炮的優勢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末將領命,少將軍好計謀”

郭英點點頭,認可了明己的想法。明己繼續說道

“明日五點,你率領前軍準備登陸!上岸後不可冒進,就地架設火炮!舟師會給你提供炮火掩護!

你們的任務是守住海岸,接應大軍登陸。麒麟軍也交由你節制!”

“末將領命!”

“好了,你回去和大家商議一下吧!王威,去把靖海營和蛟龍營的千戶叫來!”

郭英領命而出,明己的作戰方式,都是建立在減少傷亡之上。

夜戰,明軍不佔地利,容易吃虧。艦隊可以給郭英提供炮火援助,郭英在岸上建立火炮陣地,接應大軍登陸。能最大程度減輕傷亡。

上岸後,倭軍就不足為慮!陸戰才是明軍的專業。大明開國悍卒都是參加過幾十萬人馬的團戰。

倭國幕府之爭少有上萬人!幕府將軍兵力不過三千。千人團在明軍眼裡和掐架沒什麼區別。

只是倭寇喜歡糾結流民武士和農民,史上島原之亂時,九州眾多大名聯軍也才湊出了十二萬人。老朱北伐一次就得動兵十五萬,輔兵還得另算。

在這個時代,陸地上還得是明軍說了算!明己這邊在部署戰術時。朱棡這邊已經完成登陸了……

朱棡率領的艦隊行進速度遠快於明己,朱棣更是一個急性子。行軍速度更是快上不少。

抵達長門下關時,太陽還未落山。朱棣觀察了一下岸上情況,發現倭軍兵力並不多,也沒絲毫防備的意思。

不等朱棡的中軍抵達,便下達了進攻的命令。親自率領五艘戰船突進,餘下五艘戰船提供火力掩護

朱棣的果斷出擊,打了倭寇一個措手不及。下關駐守的府軍約千餘人,被明軍的炮火壓制,無法組成有效的反擊。

登陸戰不到一個時辰,朱棣便已站在下關的土地上了。敵情不明,他並未繼續攻擊。

而是原地駐防,直到先鋒軍全部登陸後,才向前推進。

先鋒軍成功登陸,炮火攻勢便停了下來。倭寇也有了喘息之機,組織兵力開始反撲。

朱棣看著奔自己而來的倭寇,沒有絲毫懼意,反而笑出了聲

“哈哈,他們是騎的豬嗎?哈哈哈!不準開炮!燕字營的兄弟們,隨本將衝鋒!”

倭島處於四面環海的偏僻海島,不方便引進外來馬種。本地的對州馬,野間馬,木曾馬都屬於小型馬。

少有超過超過一米三的,倒是和倭寇挺般配的。明治維新時,引進了阿拉伯馬改良本地馬種。才有了踐踏神州的東洋馬!

朱棣一馬當先,衝著倭寇衝去。由他統領的麒麟軍燕字營,緊隨其後!很快便超過了朱棣。

倭軍僅有近千人,能稱上騎兵的也只有幾個將領。雙方戰力不對等,騎兵又剋制步兵。

倭寇可沒厚甲防護,多是木甲,皮甲一類。麒麟軍本就是陷陣摧鋒的精銳!倭寇比蒙元遜色多了!

長槍橫立,身負精甲。倭寇的弓箭不能損其分毫。麒麟軍護住朱棣衝鋒。

朱棣也成功完成了戰前許下的諾言,一個回合的衝鋒,就完成了收割。戰場之上再無一個站立的倭寇。

“散出哨騎,全軍原地休整!一連長,去找個俘虜問問,主力哪去了?”

朱棣安置好先鋒軍後,便讓燕字營的一個連長去打探訊息了。

戰鬥結束的太快,他還沒過癮。也不敢相信下關這樣重要的位置,僅有千餘人駐守。

一連長在一眾傷兵中挑選俘虜,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送走了幾個倭寇之後,總算遇到一個會說漢話的……

朱棡也在此時率軍趕到,看見燕字旗已經插到岸上之時,在心中對朱棣誇讚了一番

大軍登陸安營紮寨,朱棣彙報了戰績之後。朱棡就有些後悔誇讚早了,明軍中隨便找個千戶都能拿下下關!

“三哥,倭寇也太不經打了!要不咱們分兵去取石見和周防吧!”

朱棣的建議,朱棡很是心動。不過他想起明己的計劃,還是耐住了性子

“不行!不要打亂了小弟的計劃!明日帶兵肅清周邊倭軍!三天之內,拿下長門全境!”

“末將領命!三哥,你說小弟現在拿下北九州了嘛?要不咱們去幫……”

看著朱棡不善的眼神,朱棣果斷選擇了閉嘴!挨頓揍還好,先鋒職位丟了就太可惜了!

朱棡懶得理會朱棣,怕他再說下去,自己還真就同意了。

明己做事喜歡計劃周密,有他在,不太需要動腦子。明己不在,朱棡得為全域性考慮,行事也就謹慎一些。

“辰韓國的那些人,交由你節制了!告訴他們在長門收斂點!否則別怪本王不客氣!”

朱棣出聲說道,朱棣點點頭答應了下來。在倭島本土,需要他們露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