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20章 達則濟天下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出發!”

明己小手一揮,輕夾馬腹。意氣風發的喊道,率先跑了出去。

虎子駕著馬車,載著湯圓和小桃跟了上去。

明己決定給自己些事來做時,才發現自己根本無事可做。待在侯府又太過無聊。便帶著大家去旅遊了。

去軍營,郭英帶著大家訓練。用不上他。麒麟軍護航,站崗都被郭英安排的妥妥帖帖。

去研究院,手辦都做不好的人。去了也只能幫倒忙。理論倒是知曉一些。指個方向還行。具體的,他也解釋不清楚。

而且研究容易讓人著迷,明己可不想陷進去。當初做發電機模型就費了不少心力。

工廠更不可能去了。打工是不可能的打工的。上一世打工。來到大明還打工。這王爺不白當了嘛。

四海鄰,他去了也只能做個消費者!商會也沒他什麼事。地方政事,他是不會插手的。而且馬鈴薯已經推廣開了。

高麗軍事基地需要時間建設。沈秀籌備囤積物資也需要時間。

在鎮江顯得有些多餘。明己索性帶著大家去旅遊了。他來到大明,生活範圍維持的很小。還沒真正走出去過。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明己騎著馬,心情愉悅。旅遊本就是一件開心的事。

“少爺,咱們去哪啊?”

虎子出聲問道,明己在鎮江四處逛了一圈。回府便要帶著大家出遊。

眾人早已習慣他想一出是一出的風格。去哪都沒確定,便跟著出發了。

“嗯,走到哪算……。煙花三月下揚州。現在不就是三月嗎?咱們去揚州!”

明己是臨時決定出遊的,並沒想好目的地。正好三月,正好下揚州。

揚州府和鎮江一江之隔。距離不遠。古人對揚州也多有讚美之詞。

明初,揚州府地盤還是挺大的。轄制三州七縣。知府衙門位於江都縣。和鎮江隔著一條江。

揚州風景之最,應是瘦西湖。有古蹟,有繁華,有美味。

揚州在古代。以富饒著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以青樓出名!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來到揚州江都地界。沒走多遠,明己立住了馬。

“虎哥!我們沒走錯吧?”

入眼所見,一片破財。和詩中揚州大不相同。揚州不是煙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嘛?

雖然還未到府城,不過府城周邊也不應該如此殘敗吧。他以為自己來錯地方了

“少爺,這裡的確是揚州地界。前面不遠就是江都城了。老爺帶我來過。虎子不會記錯的!”

“這……,算了。來都來了。先進城”

明己有些失望。難不成古代就流行詩人帶貨了?這得花多少錢啊!

杜牧不老實?李白也墮落了?煙花三月?春分十里?

進了府城,別說青樓,就是酒樓也沒幾家!市可羅雀!擺攤的小販隻手可數。

明己記得四海鄰在揚州開了分店。當初開分店的時候。他覺得揚州不錯!提議第一批分店開在揚州,高松,無興和中都鳳陽。

“虎哥,去打聽一下四海鄰開在哪?”

虎子出去沒多久便回來了。

“少爺,揚州沒有四海鄰!”

四海鄰的確是開了,老秦對明己有著盲目崇拜。起初並沒在意揚州情況。

揚州與鎮江鄰近。他以為明己會在揚州發展。明己賺錢還是有一套的。可明己並無這個意思。加上明己受傷。

四海鄰開在這持續虧損。便把分店遷往通州了。所以府城就沒了分店。

明己不知道這事,卻也沒覺得意外。這地的確不適合四海鄰。好比在鄉鎮開個五星飯店。沒人消費啊。

“哥哥,咱們回去吧?”

湯圓出聲說道,她覺得這地方遠沒鎮江好玩。

“不應該啊!湯圓,天都快黑了。咱們先找個地方住下。明天看看再說。好不好?”

湯圓點點頭,明己的話。她是不會反駁的。幾人找了一家酒樓。安頓好了以後。

明己還是不敢相信揚州會是這樣的。詩人可以帶貨。皇帝總不能吧?楊廣曾三下江都!總不能是來扶貧的吧!

明己詢問店老闆,老闆一句不是本地人。說什麼死了好多人。他也不清楚。明己也沒在意。戰亂年代死人很正常。

趕了一天路,明己早早的便休息了。想著明日去府衙瞭解一下。看看地方誌。他是真有些好奇。

清朝的皇帝可是沒事就愛來楊洲溜達。後世揚州發展也是不錯。楊洲沒理由會是這樣。

不管長夜有多黑暗,黎明總會到來

明己一早醒來,換上了麒麟袍,去了州府衙門。稟明瞭身份,便被迎了進去。

楊洲知府蘇鵬翼親自接待明己。鎮江與揚州一江之隔。鎮江的變化他是親眼目睹。

對明己很是瞭解。只是沒有見過。不過這身麒麟袍就足以證明身份了!

“下官楊洲知府蘇鵬翼見過王爺!”

“蘇大人,別客氣。我來只是有些好奇。想看看揚州地誌。揚州地理位置優越。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啊?”

明己迫切的想要知道原因。也沒有客套。直接說出了來意!

蘇知府見明己認真的樣子。看出了明己是真不知道。出聲說道

“王爺有所不知!楊洲本是富庶繁華之地。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哎,是因為一場屠殺!”

明己有些懵,他知道楊洲十日和嘉靖三屠。明朝好像沒這類事吧。示意蘇知府說下去

“哎,此惡賊便是青衣軍首領張明鑑。他趕走了元朝鎮南王孛羅普化,入主揚州。

但是,在佔據揚州城後,他並沒有開始用心經營發展,反而做了人神共憤的事件--屠城。

不僅屠城!還做下了殺人為食的禽獸行徑,慘絕人寰!慘無人道”

明己有些不敢信,咱們民族不該有這樣的敗類?倭島來的吧!

“他死了沒?”

明己也是義憤填膺!此等敗類,不殺不足以洩憤!

“當今聖上得知後,派大將軍繆大亨圍剿張明鑑。解救百姓。

張明鑑自然不是聖上的對手,便率眾開門投降了。被聖上賜死!原本揚州的百萬人口。或被殺,或逃離。十室九空。僅剩十八戶人口!大明立國,聖上……”

史上,老朱勸降的使臣也被吃了。得知張明鑑的兇殘行徑,怒不可遏,並立下誓言:決不寬恕此人,誓不為人。

為了制止張明鑑,老朱急派猛將繆大亨前往揚州。同時命令徐達、湯和率領浙東兵馬,全力圍攻揚州。

張明鑑感到壓力巨大,最終選擇投降。發誓不殺降的老朱,還是下令弄死了他!

明己從蘇知府口中也瞭解到。老朱為治理楊洲。減免賦稅。並從蘇州遷移人口。

電視上的楊憲。並不是治理楊洲的實幹派。他跟著老朱混的比劉基早。

在檢校當差。洪武二年任職中書右丞。打小報告扳倒了汪廣洋。硬剛李善長失敗。洪武三年被老朱送走了。

楊洲的命運還真是坎坷。瞭解原因後。明己也有些觸動。土地雖然分下去了。楊洲的物資還是稀缺。人口稀少。

明己想著盡一些力建設楊洲。若是等自然恢復。需要的時間有些長。盛極一時的楊洲。淪落至此。著實讓人唏噓

和蘇知府商議了一下。明己便離去了。心情有些沉重。百萬人口變成十八戶……

回到酒樓,明己的情緒依舊低落。湯圓年紀小,明己也不好給她解釋。

明己看著虎子,他是老頭的親兵。這事他應該知道啊!

“虎哥,你知道楊洲張明鑑嘛?”

“知道啊!當初跟著老爺……”

明己一陣無語,知道你不說!沒有理會虎子。轉身回房去了。也沒了遊玩的興致。

一片破敗沒什麼好看的。只能徒增傷感。

明己思考著如何快速恢復楊洲生機。一地繁榮,最重要的便是人。得想個辦法吸引人流入駐楊洲。楊洲的地理位置還是很有優勢的……

此時的楊洲,人丁不興,田地荒蕪,百業蕭條。明己離去之前準備去見識一下瘦西湖。

來揚州不去瘦西湖。好比到北京沒去天安門。去上海沒去外灘!明己可不想留下遺憾。帶著幾人便出發了

瘦西湖是由縱橫交錯的河道組成,與京杭大運河相同。並非是湖泊。在明初名字還是保障湖。

楊洲堪稱古代的大都市。湖邊亭臺樓閣錯落。城郭環繞。人沒了,建築還在。風景還是不錯的。

明己來到瘦西湖,欣賞著這個面積龐大的溼地公園。河道眾多,因此橋也比較多。木橋,石拱橋與環境相得益彰。並不突兀。又自成風景。

岸邊樹木茂密。水在林間,林在水中。亭臺樓閣坐落水岸。古典的閣樓,傳統的工藝,造型獨特美觀。古香古色,彷彿置身於一幅古典畫卷之中。

美景會讓人心情舒暢。明己也不能例外。心裡嘀咕了一句。這不就是古代嗎!當然古香古色了!鋼筋水泥,玻璃大廈那才奇怪呢!

“哥哥,這裡好玩。只是這些房子怪怪的。不舒服”

湯圓覺得這裡風景漂亮。不過作為本地人,早已習慣了這些建築。且年久失修,少了人氣滋潤。破損,坍塌之處居多。

也就有些殘破不堪,眼前破敗的景象讓她有些滲得慌。後世的高樓大廈才會讓她眼前一亮吧!與明己恰恰相反。

這些破碎之處,在他眼裡反而是歷史痕跡。證明著歷史厚重。

“湯圓。哥哥給你建造個公園好不好。”

“什麼是公園啊?”

“嗯,就像翠洲莊園那樣的!”

現代詞彙,明己還真不好解釋。湯圓去過皇家園林。意思到了就行。

明己決定建設楊洲,就得先把吸引人流。老朱強制遷移哪有自願的效果好。

明己決定重金打楊洲景觀,那時就能吸引人流來瘦西湖遊玩。

在這個時代,能旅遊的。應該非官即貴,或者文人士子。他們口筆相傳。久而久之,楊洲也揚名了。人自然也就有了。

發展旅遊業之前還得先解決民生。民生治安不好。旅遊是搞不起來的。

楊洲如一灘死水。注入商業河水就是了。明己可不會像電視裡的楊憲。傻傻的去開墾荒地。

見效慢不說,在明己眼裡就是瞎胡鬧。好好想個辦法,不比你開幾畝地強啊。老朱還不如派個農民過來。幹活還利索。

不過沒辦法就用笨辦法。總比什麼都不幹好。也算一個好官。

明己拉著湯圓漫步林水之間,給她講起後世景點的規劃。湯圓聽的津津有味。

早春的瘦西湖,林間綠地,花草競豔。青翠欲滴。置身其中。輕鬆舒適。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明己念出了清朝小汪的詩。決定發展楊洲了。提前給保障湖改個名。提高一下知名度。想來小汪也會同意吧。

虎子不懂詩,並未發現詩與當下的景不符合。別說繁華,都有些破敗了。

這首詩在這個時空提前出現。後世老師講解時。怕是會強行解釋為,表現了詩人明己建設楊洲的強大自信。他已經看到了楊洲繁華吧。同學們要體會詩人的心境啊

明己心裡瞎想了一番。小時候可沒少揣摩詩人什麼意境之類的。

明己認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情緒到了,寫幾句。怕是詩人自己都沒想到,原來我寫詩的時候還想了這些啊。

回到客棧後,明己還有些意猶未盡。瘦西湖的確很漂亮。西湖好比一個丰韻美婦。瘦西湖就是婀娜多姿,身材曼妙的少女……

去了瘦西湖,楊洲之行也不算白來。明己有心恢復楊洲經濟。也就沒有久留,第二天一早,便回鎮江去了

明己還在回程途中。湯顯德已經到了侯府。此刻正孤零零的站在侯府院中發呆。

湯承宗去了國企上班。老家土地也被徵收了。傳統商業發展有限。湯和讓他來跟明己混了。也是照顧明己的意思。

他有家有室的。不能像明己一樣說走就走。所以並未和明己同行。安排好家中。這才趕來鎮江。

侯府門房告訴他,明己出門遊歷去了。不知歸期。他想著在侯府等著明己歸來。

讓他發呆的是侯府配置。簡單的小院,空無一人。整個侯府只剩幾個護院。這還是湯和安排保護明己的人。

奴婢僕從是一個都沒有。這是王府?他不敢相信自己大侄會過得如此清貧。以自家老頭對明己的喜愛。明己就算沒錢,湯和也會給他。總不能是整個侯府都去旅遊了吧。

他有些搞不懂。招來一個護院

“王府其他人呢?”

“回二少爺。都跟著少爺遊歷去了”

“都去了?整個侯府都去了?廚子都去了?”

護院心道,可不都去了嘛!我不是得看家護院走不開。我也去了

“回二少爺,都去了。廚子倒是沒去。小青姑娘進京了”

湯顯德自然知道小青入京了。如今正住在湯府呢。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會和小青有交流。並不知道小青就是廚子

又詢問了護院一些侯府的事情。也知道了侯府配置。心裡對明己充滿了疑惑。有些不解。

太陽寫了一個旦字的時候,明己一行也歸來了。

“二叔。你來了啊!”

湯圓進了侯府便衝著湯顯德跑去。湯顯德照看祖業。時間充裕。

湯圓和他還是很熟悉的。在鳳陽生活時,湯繼祖在朝為官。常回來的也是湯老二。

湯圓是一個心思細膩善良的小女孩。湯老二也很喜愛他。常給她帶吃的玩的。和湯圓比較親近。善良漂亮的小姑娘誰不喜歡呢?

“是啊!小湯媛去哪了?”

湯顯德抱起了湯圓,頗為寵溺的說道。看得出湯老二是一個女兒奴。他對自己兒子可沒這麼溫柔。

“哥哥帶我們去揚州了。有好多橋,還有花,還有好多河……”

湯圓開始講自己看到的東西。有幾分得意的意思。破敗的樓閣她是一句不提。

“湯圓下來吧。二叔,你什麼時候到的?”

明己走了進來,和便宜二叔打招呼。他知道湯老二會來鎮江。湯和跟他說過。也是湯和不放心兩個小孩在鎮江生活。讓湯老二過來照看。

“二叔也是剛到。大侄,你們不是去遊歷了嗎?怎麼回來這麼快?”

湯老二放下湯圓,出聲說道。他對明己也是非常滿意。年紀輕輕就已是王爵,比老頭都還厲害。

自己兒子也是明己安排的工作。明己將來也會是湯家家主。對湯和讓他聽明己的話,也沒有什麼抗拒的心理。

“這事說來話長。二叔,咱們先吃飯。”

雙方都是舟車勞頓。明己也不會讓小桃剛回來就進廚房。眾人便去了四海鄰。也算是給湯老二接風。

明己在吃飯的時候講述了揚州見聞。把自己準備援助揚州的事也和湯顯德說了。並與他商議了一些細節。

揚州援建計劃在明己的心中逐步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