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永珍更新,江山騰紫氣,社稷溢春華!
湯府的對新年格外重視,新年的氛圍不僅能彰顯家族的繁榮昌盛,也帶著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府邸張燈結綵,紅綢高掛,門口巨大的鎮宅石獅也是披紅掛綵,門上貼著精心書寫的春聯。
庭院中擺放著各種精美的花卉盆景,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
堂屋內,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瓜果飄香。
湯媛帶著身著新衣的弟弟妹妹,在庭院裡嬉戲玩耍,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明已昨日便回了湯府,此刻正一身大紅吉服坐在湯和身旁,格外顯眼。
吉服是逢年過節穿的衣服,華夏對新年情有獨鍾。普通百姓也會在這一天穿上新衣。小戶人家甚至會花費幾年時間來繡一套吉服,用來迎接新年。
明已的吉服是王小婉親手繡制,採用真絲面料,做工十分精細。鑲嵌著金絲麒麟圖案。
吉服的圖案也是非常講究的,梅蘭竹菊代表高潔,百鳥朝鳳寓意富貴,多適用於世家公子和文人士子。
漁樵耕讀則是求學的讀書人圖案,官員多是繡有雞冠花和麻雀圖案,代表加官進爵。
商人則是求財,多是一些犀牛角,聚寶盆一類的圖形。平日受制於重農抑商的政策,多是麻布青衣,也只有新年這天奢侈一回。
在這個時空,因明已的出現,老朱的思想有所改變。商人的日子也改善了不少。
皇家商會的人並未受到什麼限制,各地官府反而會給予一定的優待。馬皇后持股,老朱都得給幾分薄面。
“大侄子,你這身可真喜慶啊!跟年畫似的。”
湯顯德看著明已說道。明已一陣無語,他也覺得一身大紅有些非主流。
“二叔,要不咱們換換?”
湯顯德的吉服算不上美觀,但卻十分貴氣。珊瑚圖形,珍珠點綴。
珍珠在大明可是二十五兩一份,遠比明已身上的金絲值錢,一看就知道他是有錢的主。
“呵呵,不用了。大嫂親手給你做的,二叔可不敢換。”
明已幾人的吉服都是出自王小婉之手。湯媛是翠綠色,靈動生氣。承林承程年紀尚小則是靛藍色,可能是耐髒吧!
明已的紅色代表喜慶吉祥,也有著護佑驅邪的意思。
“走吧,大孫。跟爺爺入宮。”
眾人閒聊了一會兒,湯和起聲招呼明已入宮。
“嗯?不是過了午時再去嗎?”
明已疑惑的問道,湯和呵呵一笑出聲說道
“上位今日在文華殿宴請藩國使臣。在京五品官員皆需前往。走吧,咱們早些去,可別怠慢了。”
“吃席啊?老朱那摳搜樣,怕是也吃不飽,我不去。”
“大孫。你是應天府尹,更是大明王爵。此番盛典理應前往,不可胡鬧!”
“爺爺,去這麼早幹嘛?大家站在那裡跟個木頭人一樣多沒意思。老朱多半也是過了午時才來。
要不你們先去幫我佔個位置,我晚點過來看看節目就行。”
明已笑著說道,領導是講排場的,皇帝的架子自然也小不了。他可不想在午門前候著。
“大孫,不可無禮,你……”
“沒事,放心吧。爺爺,吃過午飯我就來!沒事,要不?過了午時,咱們一起去?”
明已打斷了湯和的話,什麼君不可輕一類的話,他早就免疫了。
湯和無奈,拿明已沒辦法。知道他就算去了也不會待在午門候著。只得帶著湯繼祖前往皇宮,他可沒有明已心大。
湯和走後,王小婉舊事重提,什麼李府小姐賢惠,張府明珠淑德就開始了。
湯顯德在一旁幫腔,明已隱隱有些回悔沒跟著湯和入宮了。只得躲進湯和的書房,研究起了西南兵事。
湯媛被叫進了堂屋,替代明已接受王小婉的三堂會審。
皇宮午門緊閉,門口卻是人滿為患,京中百官和各國使臣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承天門至午門的廣場,平日負責守衛的禁軍也換成了錦衣衛值守。
湯承宗統率百餘大漢將軍鎮守奉天門,身著紫花金甲,腰懸繡春刀,手持洪武步槍。威風凜凜,霸氣十足!
老朱顯擺意味十足,將火器暴露出來,以此彰顯大明的強大,震懾各國使臣。
錦衣衛本就是精挑細選的良家子,大漢將軍更是優中選優。不僅孔武有力,還得形象氣質極佳。
如此精銳計程車卒在大明只能站崗,對各國使臣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好奇和敬畏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大明百官也是第一次覺得皇宮有可愛的一面,不像平日那般陰森恐怖。看向藩國使臣時,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桿。眼神有鄙夷的,有不屑的,更有嘲諷的。
辰龍霧中來,辰時,午門大開。百官連忙列隊迎候老朱,無一人喧譁。
辰末時分,老朱才姍姍來遲。百官拱手作揖,口頌萬福。使臣則行跪拜大禮,高呼萬歲。
老朱建立大明,廢除了元朝跪拜禮,遵宋制。規定官民見官無需跪拜,行揖拜禮即可。中原王朝並無強制性的奴性觀念。
華夏男兒,膝下黃金。只跪天地父母,父母外只道萬福。這也是老朱不喜萬歲,百官口頌聖躬萬福的原因。
在宋朝,皇帝出行,庶民迎駕,無需跪拜,拱手作揖便可。漢族王朝,庶民見官不跪,百官面君不跪。
只有罪犯在明鏡高懸的法堂上才需下跪。
番邦異族可就沒這待遇了,漢武帝打出了漢家脊樑。規定藩屬國王定期朝拜,需下跪磕頭,且要觸地有聲。
還得孝敬一些土特產。當然中原王朝也會回贈價值更高的回禮,以此來彰顯中原王朝的富有,威嚴和禮儀。
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並非是漢朝很能打,而是非常能打!盛唐以說服教育為主,規定不能無故滅國。
強漢則不然,講究一個先下手為強,漢朝使臣也是歷朝最為囂張的使臣,喜歡搞事情。
漢承秦制,全民皆兵,尚武之風盛行。武將不一定能文,但文官一定能武!藩邦異國能遵中原為上朝離不開漢王朝之功。
大明將元朝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周邊異族無不震驚膽寒,紛紛來朝歸附。
元軍的鐵騎橫掃天下,驍勇無比。能覆滅元朝的大明在他們眼中便是神聖的存在,甘心臣服!
老朱位立奉天殿御階之上,掃視百官和藩國使臣,威嚴無比。壓根看不上這些番邦小國。
在他眼中,北元已滅,大明為尊,寰宇稱雄,番邦小國土雞瓦狗爾。好比呂布死了,關羽看誰都是插標賣首之輩一樣。
“都起來吧!”
老朱淡淡的說道,掃視了一圈沒有發現明已的身影,老朱有些不爽。
群臣謝恩起身而立,靜待老朱新年致詞。老朱側頭,王德捧著聖旨走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天地新歲,永珍更新,乾坤朗朗,寰宇清寧,皇天后土,恩澤四海,天下方民,恭賀新禧。
願地之山川寧靖,人之君臣和順,物之阜康,谷之豐登,祥瑞之常存。
願天之百祿,降地之五穀,元始之萬物,吾民之壽考,無疆之歷數,天下之人無不幸焉,正旦嘉平,長樂未央……”
王德公鴨嗓音在奉天殿廣場上回蕩。老朱心裡暗罵:
【這特娘誰寫的,文縐縐的,一點也不爽利。】
聖旨唸完,老朱率領百官出午門,前往社稷壇與太廟,敬拜社稷宗廟為大明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