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加稅,地方大名和武士將軍有什麼反應?”
明已出聲問道,南朝並未實現中央集權,王權旁落。誰都想做攝政大臣。
地方大名割據,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權柄賽過大明藩王。武士將軍隸屬大名家臣,分管各地。
倭國幕府時期足有大名兩百六十多人,封建割據,不滿統治。武士將軍更是高達兩百萬人。均有實權實權且不聽王朝節制。
“回王爺,地方與南朝離心離德,愈發不滿,倒也接受了稅制。若非足利義滿來勢洶洶,他們應是不會接受。
只是可憐了那些做工的倭奴了。辛苦採礦卻無所得。哎~”
沈秀嘆息了一聲。倭奴算是在為他工作,他為自已的手下鳴不平。
“呵呵,他們作賤自已人,咱們操心什麼?你不會在倭島待出感情了吧?”
明已打趣的說道,沈秀連忙擺手。
“王爺說笑了,就那破地方。若非王爺看重,沈某是一刻也待不下去。又怎會生有感情呢!”
“倒是委屈沈先生了,那破地方看著就噁心。狗都不去……苟不教,性乃遷。”
明已順口一說,沈秀無語至極。心中暗道:【我這是連狗都不如了?還是算從小沒被教育好啊!】
“哈哈,小弟。本王覺得沈先生比你良善多了!倒是你從小就欠教育。”
朱棡在一旁笑了出來,出聲說道。明已白了他一眼,強行解釋道。
“是那意思嗎?狗不叫,不是遇到熟人了嗎?還想著提醒一下沈先生別和倭寇玩的太熟。那群狗崽子可喂不熟!”
朱棡聞言一愣,隨即大笑著說道:“哈哈哈,那後半句呢?是不是狗性不改啊?還是狗會……”
“狗改不了吃你!閉嘴吧你!沈先生,不好意思啊。一時口快,你別介意。
倭奴不值得同情,江浙沿海血跡斑斑,咱們可不能忘!”
明已出聲打斷了朱棡,對著沈秀坦然道歉。沈秀本就是江浙人,曾親眼目睹過倭寇在沿海一帶燒殺搶掠。
“沈某不敢忘,家仇國恨不共戴天!請王爺放心,沈某願為滅倭盡餘生!”
“那你的餘生可有些浪費啊!也沒那麼嚴重,反正要加工資,既然南朝壓榨,咱們就替他體恤一下,這錢得花在刀刃上!”
明已笑著打趣,沈秀鄭重點頭說道
“王爺放心!沈某必定讓這把快刀砍在倭寇身上!王爺,沈某此番回京,是想要些人手,最好是能得聖上准許,遷移一些百姓落戶北九州。”
位於北九州的落日港早已擴建,碼頭如今也演變成了落日城,卻是一座空城。沈秀不想為高麗和辰韓做做嫁衣。
商會在倭島的性質更像是間諜組織,遷移百姓,能提供不少方便。有利於擴充套件市場,掠奪資源,促進商品輸出和商會發展。
“殖民啊?”
明已驚歎一聲,殖民的好處他自然知曉,但壞處也同樣很多!
殖民有助於資本原始積累,能高效促進大明商業繁榮和工業爆發,為大明發展提速。
但受文化差異和地域限制的影響。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隨著時間發展,必然會產生權利爭鬥。
甚至與殖民地民族交融,幫助其經濟發展,尋求獨立。長此以往,殖民地姓倭姓明還真不好說!
向倭島殖民絕非明已所願,且大明離人口危機尚早!無需殖民來緩解人口壓力。
他讓高麗和辰韓殖民倭島,便是存著小馬拉大車的意思。國力不足,反受其害。
明已思索了一會兒,出聲說道:
“人,你隨便調。除了我,你看上誰都可以帶走。移民還是算了吧!捨本逐末的事,咱們不幹!
商會的目的是讓倭島成為大明經濟附庸!必要時,讓其社會破產!移民沒必要,就別坑自已人了,何況大明現在也缺人。”
大明將會用兵西南,南詔之地自唐以後便擺脫了中原統治。讓其重歸王化,也需要遷移百姓,促進民族交融才能實現。東北開發也有著不小的人口缺口。
“是。王爺!”
沈秀不知道明已為何拒絕,還是點頭答應。
“嗯,咱們不移民。可以讓高麗移民啊,他們不是已經佔據了長門和筑前嘛。
想個辦法忽悠他們繼續擴張,最好是能和足利義滿對上。三村演義應該也比較有趣。
這事你想想辦法!商會可不是去支援經濟建設的,得給他們找點事做才行!咱們投入這麼多錢糧,他們不消耗一下不是浪費了嘛!”
明已壞笑著說道。南朝都開始加稅了,這錢不幫他們用出去,留著也是危害。
“王爺,這……,沈某隻是一介商人啊!”
沈秀為難的說道,讓他賺黑心錢,敲竹槓,掠奪資源,牟取暴利他得心應手。挑唆三國,他有些犯難。
“沈先生,你就別謙虛了。”
明已笑著說道,沈秀在這時代能有萬貫身家,沒點手段他是不信的。
“王爺,並非沈某推諉。而是沈某的確不擅此道啊!怕是會誤了王爺制倭大計。”
沈秀認真的說道。讓他套取三國財富他有自信。玩弄三國於股掌之間,他就有些乏力了。
明已看著沈秀認真的模樣也思考了起來。挑撥三國的確需要面黑心狠的奇才才行,沈秀專業不對口。
“對啊,我怎麼把他給忘了!走,咱們去府衙!”
明已靈機一動,腦海中浮現了一個人名,立馬起身出府。他說風是雨的性子,朱棡和沈秀早已習慣,也起身跟了上去。
“誰啊?小弟。”
朱棡快走幾步,好奇的出聲問道。
“你今天不是還抱著他嘛!”
三人來到衙署,明已沒有客套,讓王佐立馬釋出通緝道衍的海捕公告,曉喻全國。
“王爺,你不是說讓他過個好年嗎?”
王佐出聲問道。通緝道衍的海捕文書早已準備就緒,羅織的罪名王佐看了都有些不忍。
他並非拒絕明已,而是衙署最近也是公務繁忙。監管治安的同時還得防範各國使臣。應天府的屬官最近都繃著一根弦,生怕在年關期間出現紕漏,被老朱清理。
“沒事,年節年年有,不差這一年!去辦吧!懸賞百金,入秋之前要活的!過了仲秋,死活勿論!”
明已準備送道衍入倭攪動風雲。人盡其才,倭島便是明已留給道衍的生機,年節年年有。若是他錯過了那就只能手動圓寂了。
“是,王爺。下官這就去辦!”
王佐拱手領命,明已看著手裡的通緝令。羅織構陷的第一條罪名就讓他心裡隱隱犯怵,連忙叫住了王佐。心中暗罵:
【這也太缺德了吧!我只是讓你們編一些不忠不孝的罪名,這踏馬弒父殺母的罪名都來了!我草!】
“王哥,等一下!這事不急,不急!使節入京,正旦將至。這東西還是先別張貼了。
先將文書傳遞各州各府,使節離京後,在張貼吧!從邊地開始通緝,將人趕到京師來!去吧,嚴令各州府,不得提前張貼!”
明已制止了王佐,這種十惡不赦的罪名張貼出去,不是讓藩國使臣看笑話嘛!
從衙署出來之時,天光已然暗淡。三人便前往了四海鄰為沈秀接風。路上,沈秀盯明已,心中嘀咕著
【我應是沒有得罪過王爺吧?鳳陽?江浙、南洋、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