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章 回京第一天

十月初五,清晨,大寧城,明軍凱旋班師。

旌旗招展,鼓聲喧天。戰士們身著重甲,步伐矯健地邁進城門,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他們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彰顯著赫赫戰功。

明己騎著烏漆,人馬具甲,挺拔的身姿顯得威武不凡。在他的身後,是整齊的麒麟軍,昂首挺胸,氣宇軒昂。

“傳令,三里之內,遊騎不絕!不可懈怠!”

明己出聲下令,擔任老朱的護衛將軍,明己十分小心,哪怕無人敢在萬軍之中行刺,他也提防著。

入關後,明己就將護衛職責交給了郭英,他則是躺在烏漆身上,一路搖回京師。

老朱是一個十分節約的人,避免空耗糧草。大軍入關後,並未在北平停留,而是直奔京師。

月餘時間,王師抵達京師。朱標親率文武百官出城迎駕。

應天府清道止行,十里黃土墊道,兩側衛士林立,數以萬計百姓簇擁官道兩側。

近城三十餘里,龍纛前移,老朱英姿勃發,絲毫沒有半百的暮氣。身著金龍寶甲,騎高頭大馬威嚴無比,在虎賁的簇擁下由隊伍的中後方緩緩向前。

隊伍浩浩蕩蕩,錦衣開道,虎賁隨駕。旗幟旌幡,節鉞華蓋更是數不勝數,遮天蔽日。

常見的日旗,月旗,雲旗,風雨等旗幟足有近百面。還有攝提旗,北斗旗,二十八星宿旗,十二辰旗等二十一面。

除此以外。還有持有戟、殳、豹尾槍、儀刀,弓箭及盛裝的革具的儀仗隊。無時無刻不散發著威嚴,既能彰顯皇帝威嚴,也有著震懾寰宇的意思。

天子出而萬騎隨發,浩蕩無比。

“這排場太牛逼了吧!難怪牛皮糖見政哥車駕會感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明己看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由衷的感嘆道。他並不知道軍中藏有如此多的旗幟。

老朱御駕親征,得勝還朝,排面自然得拉滿。這場面對老朱而言不過是小場面罷了。

皇帝出行規制可分為三類,大駕,小駕和法駕。大駕這種儀仗隊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只有皇帝每年祭天地才能用。

隊伍前方由皇室宗親作為引導,後面緊跟一個大將軍,整個車隊的馬車多達81輛,文武百官緊隨其後。上萬名士兵保駕,最後邊還得有一個將軍墊後,整個隊伍浩浩蕩蕩綿延幾公里。

老朱御駕親征,雖是一切從簡。畢竟是大明的皇帝。恢復漢家正統,承襲宋制,最簡單的依仗都足以震撼明己了。

老朱所到之處,百姓紛紛跪拜,山呼萬歲。行至秦淮河時,群臣俯首,大禮參拜。

“聖躬萬福!海宇咸寧!恭迎皇上北狩大勝還朝!固大明萬年不拔之業!……”

老朱認為山呼萬歲是虛詞,便讓人給改成了天輔有德,聖躬萬福。後來在群臣的嫌棄鄙夷下才改了回來。

明己有衛戍中軍之責,統領羽林衛擋在百官面前,衝著朱標擠眉弄眼。

朱標無奈苦笑,老朱沒表態,他遵禮制沒能上前,只好假裝沒看見。依舊站在百官之前,俯身行禮。

老朱沒有像明己想象中的走出隊伍,騷包的裝逼。而是王德走出了隊伍,傳達口諭,驅散百官,召朱標覲見。

“標哥,不認識我了?”

羽林衛讓開道路,朱標小步疾行去見交老朱。明己騎在馬上,橫槍攔住了朱標,出聲說道。

“小弟,莫要胡鬧。我先去見父皇,晚上大哥給你接風。”

朱標撥開了明己的武器,快步奔向老朱。持械阻攔太子可是大罪,而持械的是明己,大家都覺得很正常,無人在意。

朱標也是如此,壓根沒在意明己的行為。他也想和明己敘舊閒談,但百官面前,禮不可廢。先見老朱才是正事,他不能像明己一樣胡來。

群臣並未散去,而是退居道路兩旁。恭迎聖駕先行。

朱標上馬與老朱並行,徐達與湯和指揮京師歸營。明己帶領羽林衛率先入城,接管防衛工作。

老朱帶著朱標啟程回宮,錦衣開道,虎賁伴駕,百官隨行。

“哥~!哥!哥……”

明己帶著郭英和曹興朝正陽門而去,禮樂之聲不絕於耳。隱約聽到熟悉的聲音,明己側頭看去。

只見湯媛站在跪倒的人群中蹦蹦跳跳,高聲呼喊,十分顯眼!周圍陸陸續續也有幾人起身,朝她走去。

“曹興,郭哥。安保交給你們了!”

明己吩咐一聲,翻身下馬向湯媛走去。此處離正陽門不遠,在京師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幹嘛呢?自己人!”

明己走到路邊,呵住了朝湯媛靠近的幾人。這些人是毛驤的人馬,也是負責老朱的安全。湯媛的動作自然引起他們注意了。

“見過王爺!”

“哥~”

潛伏的錦衣衛立馬見禮,錦衣衛在別人眼裡是皇權代表,兇名昭著,甚至無人敢惹。

在明己面前卻是囂張不起來,他們比誰都清楚老朱對這個王爺的看重。不僅有老朱撐腰,更是有馬皇后站臺。

湯媛也快步跑了過來,撲進了明己懷裡。明己是去戰場,她自然是非常擔心。

“嗯,你們繼續。湯媛,你胖了啊?快下來,抱不起了!”

明己打發了錦衣衛,才笑著打趣湯媛。

“哥,你有沒有受傷啊?”

“沒有!誰能傷著你哥我啊?你最近沒惹禍吧?”

湯媛在明己眼裡依舊如同小孩,笑著將她放了下來。

“沒有,爺爺呢?”

“去京營了,晚上你就能見到了。走吧,先回家!”

明己解釋了一句,湯媛點點頭,走到剛剛的位置,拽起了還跪在地上的王翰文和謝清鳶兩人。

“表哥,表嫂!起來了!回去了!”

明己這才看見二人,他倆可沒湯媛的膽子大,驚駕的罪名王家和謝家擔不起。

“表哥,你們也來看熱鬧啊?走吧,以後再看,一會兒老朱過來看見我擅離職守就不好了。”

明己笑著招呼兩人離開了街道,帶著眾人回了王府。

回到熟悉的地方,一切如舊。明己不在,王小婉時常派人過來打掃,王五也被派過來照看王府。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小桃,給少爺泡壺茶!”

明己躺在吊床上慵懶的說道,沒一會兒小桃就送來茶水。王府的主人歸來,整個王府如同昨日一般,好像未曾有人離開一般。

“虎哥,去將蕭氏一家接過來。順便把東西帶回來。”

明己一邊卸甲一邊對著虎子說道,蕭氏一家避世太久,在京也是舉目無親。明己將他們帶了出來自然不會不管不顧。

“哥,你給我講講北伐的故事唄?韃子是不是很厲害?”

湯媛蹲在明己旁邊,好奇的問道。

“你一個姑娘家家的,關心這幹嘛?也沒啥好講的,就是出去逛了一圈。你們呢?在家還好吧?”

明己對戰事沒多大興趣,隨口揭過轉移了話題。

“不好!你再不回來,我就準備去找你了!你是不知道,我都不敢回家住了。娘總想把我嫁出去,還說要送我去大牢!煩死我了。

對了,哥!娘怎麼不催你啊?我怎麼忘了這茬。不行,不能禍害我一個人……”

湯媛越說越氣,看著明己心思動了起來,說著便要回府去提醒王小婉!

“別鬧!娘也是為你好!”

明己連忙打斷湯媛,他可不想被催婚。此刻,明己就是湯媛的救命稻草,又怎會放手。

“不行,娘不能偏心!也得為哥多多著想才對!”

“湯媛,你要是瞎胡鬧!可別怪哥心狠手辣了!”

“沒事!被哥打死總比被娘逼死好!”

明己捏拳威脅,湯媛毫不在乎。

“行,好像女子十五不嫁,全家收押吧!本王身為應天府尹,可不能知法犯法啊!是時候回家一趟了……”

明己躺在吊床上,悠哉悠哉的說道。明初,老朱規定男子十六而娶,女子十四而嫁。

超過法定年齡是要罰款的,宋朝規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晉朝更是年過十七,官府分配。

古代提倡早婚早育,一是人均壽命不高,二是增加人口。朝代更替,戰亂頻發都會導致人口銳減。

老朱將年紀提前到十四,也是因為元末人口銳減,迫切的需要恢復人口基數。

結婚後也可讓人心態穩定,安心投入國家建設,利於統治!無牽無掛保不準哪天就會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湯媛對明己的威脅嗤之以鼻,反而激動說道

“好啊!哥,你快回去把娘抓起來!咱們一起蹲大牢!正好爺爺也回來了。”

“呵呵,老頭有爵位在身。我可以為娘作保!抓你就行了。小桃,去報官。讓湯小姐去大牢冷靜冷靜。放心,娘肯定會給你挑一個如意郎君來救你的!”

明己淡淡的說道,湯媛聞言眼睛轉悠了起來,倒不是畏懼。稍作思索,立馬認慫

“哥,我怎麼會拿你做擋箭牌呢!我們可是親兄妹啊。哥,你得幫我……”

明己扭過頭懶得搭理,湯媛連忙殷勤的按肩捏背,嘴裡喋喋不休的討好。開始後悔坑親哥了,把親哥推向親孃那邊,她日子可就難受了。

小桃等人看著兩兄妹輕笑,羨慕兩人的兄妹情深。湯媛跟著明己長大,自由慣了。

思想也是遠超這個時代,比一般男子都要開放許多,深閨小姐壓根和她沾不上邊。

“行了,放心吧!成年之前,哥不會讓你嫁出去的!”

湯媛絮叨不停,明己無奈的說道。

“成年之後呢?”

“咋滴?你要出家啊?”

“不不不,哥,你歇著,我給你添茶去……”

得到明己的承諾,湯媛笑著跑開了。添茶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此生誰料,身老大明,心歸何處?”

明己感慨了一句,靜靜躺著不作思量!

午時,虎子帶著蕭氏三人來到王府花園,喚醒了擺爛的明己。

“少爺,蕭氏來了!”

“見過王爺!”

蕭氏三人有些惶恐的出聲見禮,在軍中少有人提及明己的王爵身份,他們不知道明己的身份,或是不敢確認。

畢竟王爺太遠太過縹緲,哪怕不出世的他們也知道王爵的尊貴。

“別客氣,把這當自己家就好,在家不用這麼客氣。等你們適應了,想去哪都行!

來,你們介紹一下,這是蕭大娘,他倆是哈奇和烏琳娜,你們認識一下。”

明己隨意的說道,將三人介紹給大家認識。

“你們好,我叫湯媛,是我哥的妹妹。她是小桃姐姐,他倆是我表哥和嫂子……你們是哪裡人啊?你衣服好漂亮啊?哪裡買的啊?……”

湯媛熱情的給三人介紹眾人,上前摸著烏琳娜的魚皮衣服,好奇的問道。和李景隆一樣,自來熟。

烏琳娜怯生生的站在原地,被湯媛的熱情弄的侷促不安。蕭氏面對湯媛一連串的問題,也不知該從哪回答。

“湯媛,斯文點!烏琳娜之前一直在山上,還不太適應大明。你別把人家嚇到了!以後,你多帶著她在京中逛逛……”

“哦~,什麼山啊?烏琳娜?你姓烏嗎?走,我帶你們先去挑選房間,下午咱們出去玩……”

湯媛答應一聲,拉著烏琳娜又開始喋喋不休。對三人充滿了好奇,被三人身上那股純粹空靈的氣質吸引。

明己也懶得管,湯媛心底善良且心思細膩,將人交給她遠比李景隆要放心得多。

“虎哥,將皮貨和藥材挑些出來,下午陪我入宮一趟。對了,那件虎皮給老頭留著。表哥,你也去挑一些,給嫂子和大舅做件皮草!”

湯媛帶人走後,明己對著虎子說道。他在東北和漁獵部落換了不少皮貨。王翰文推辭不了,道謝後便和虎子一同去挑選皮貨了。

吃過午飯後,明己和虎子駕車回湯府報平安。湯和在軍中,湯繼祖在朝中未歸。

湯府披紅掛綵,中門大開,慶祝國朝大勝,同時也是迎接家主得勝歸家。

“少爺,您回來了?”

門房見到明己先是詫異不已,明己此刻應該在軍營才對,隨後驚喜的便要高呼,通稟主母。

明己見府內設有香案,下人丫環也在忙碌,知道這是迎接家主凱旋迴府的儀式,連忙制止了門房。

“嗯,不要聲張,你讓人把東西搬進去!告訴娘我回來了就行。我先入宮一趟,晚上回府!”

說完明己便帶著虎子奔皇宮而去,門房點頭答應。剛上虎子的馬車,身後便傳來了門房激動的高呼

“少爺回來了!夫人,少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