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已趕回了金山大營,直奔老朱的帥帳而去。
老朱正拿著沐英和李文忠送來的軍報,滿臉愁容。明已進來見老朱的樣子,氣憤的問道
“老朱!你也知道了?”
老朱看著手裡的剛到不久的軍報,見明已氣憤的樣子,有些不解明已是如何知道的,還是點了點頭。
“巴掌大的地方!還敢嘚瑟!不給個滿意的交代!你就給我兩萬人馬!我去拍死他們!”
明已走到一旁坐下,沒好氣的說道。
老朱聽明已話裡的意思和軍報不是一回事,再看明已一臉鬱悶的樣子,也不愁了,調笑的問道
“誰這麼大能耐?把咱們小王爺氣成這樣了?”
“高麗啊,你不是知道了嗎?”
“高麗怎麼了?”
老朱疑惑的問道?明已看老朱的表情不似作偽,出聲說道
“這群王八蛋來打秋風了!”
老朱略作思索,便明白了。笑著說道
“你說的是高麗出兵遼東吧?”
“你知道?”
明已疑惑的問道。如果高麗真是打秋風,按老朱的脾氣,身在遼東,怕是早出兵收拾他們了。
見明已疑惑,老朱便和明已解釋了一下。高麗此番出兵是他同意過了。
老朱派人給辛禑送信,要求歸還鐵嶺一帶。辛禑不敢嘚瑟,立馬同意,畢竟高麗腹地還有一個廖永忠轄制的全州衛。
明已和朱棡在倭島上演的全武行,他怕自已點頭慢了,高麗半島會和倭島一樣。
辛禑得知大明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納哈出,想和大明拉近關係,主動派兵打著戰略同盟的旗號來幫大明肅清殘敵。
免費的勞動力,老朱也沒多想,便點頭同意了。
聽完老朱的解釋,明已沒好氣的說道
“老朱,你糊塗啊!你怎麼能讓他們幫忙呢?”
老朱懵逼的看著明已,明已繼續解釋
“他們是外人!咱們和北元同屬華夏。好比兩兄弟,咱們自已打可以。叫外人幫忙算怎麼回事?平白墮了大明的威風!就算咱們輸了,也不能丟這個臉!”
“咱又沒下旨!高麗也是一片忠心,你多慮了,咱大明勝的堂堂正正!”
“忠心?他就是來盡孝也不行!老朱,這是原則問題!北元是輸了,那也是華夏大地的人!日後也是咱大明的人,你這不是讓大明人被外族欺負嘛?
大明境內的事不容外族插手!攻打其他國家,咱們可以讓他們幫忙!大明境內,不行!你一個皇帝都要外族幫忙,那大明還有骨氣可言嗎?
老朱,大明可以亡,漢家氣節不能亡!華夏骨氣不能丟!一個國家需要外族插手,那這個國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明已十分痛恨聯夷肆劫的人,老朱的做法雖遠沒這麼嚴重。
明已過於上綱上線,故意說的嚴重一些。也只是想提醒老朱,不能開這個頭。
老朱沉默了一會兒,明已一向口無遮攔,連他都敢揍說個亡國,老朱也沒覺得不妥,早就免疫了。開口說道
“來人!傳旨,命高麗王撤軍……”
“不用了,老朱。我讓王威去了!我以為他們是來打秋風的,還準備找你要兵去收拾他們。
對了,不是這事,你剛剛還一臉吃了蒼蠅的樣子。出什麼事了?納哈出活過來了?”
明已打斷了老朱,想到剛剛老朱滿臉愁容,出聲問道。
老朱本就鬱悶,又被明已說教一通。將手中的軍報直接扔了過去,明已絲毫不在意,撿起軍報看了起來。
沐英和李文忠翻遍了和林,也沒找到北元王庭。明已也就明白了老朱為何犯愁。
王庭沒被搗毀,那這次北伐的效果直接減半,不利於大明後續發展。
王庭尚存,北元便在,休養幾年,又會成為大明的勁敵,北伐還得繼續。
大明分化蠶食小部落的計劃便會落空,東北也會面臨北元襲擾。
明已看完軍報,心裡思索著北元王庭所在。眼睛一亮,想起了北元的藏身之處。
脫古思帖木兒繼位不久後便將王庭從和林遷移到貝爾湖,喀爾喀河,克魯倫河一帶。貝爾湖就是藍玉後來攻破的捕魚兒海。
沐英在和林沒找到王庭,證明王庭已經搬家了。想到王庭所在,明已笑著說道
“哎,打蛇不死,自遺其害!這可如何是好啊?”
老朱對明已可謂十分了解。見他嘚瑟的模樣,沒好氣的說道
“有屁就放!”
“給我五萬兵馬!”
“你要兵作甚?”
“來都來了,我去封個狼,居個胥。碰碰運氣,也許真能打蛇七寸呢!”
明已隨意的說道,覆滅王庭才能徹底摧毀北元政權。否則北元死灰復燃,邊境不寧,大明也不能安心發展。
“你知道王庭所在?”
老朱盯著明已看了一會兒,出聲問道。他清楚明已不是無的放矢的人,心中已有八分確認。開口詢問也只是想得到一個肯定的答覆。
“不知道,就是去碰碰運氣。”
明已實話實說,他無法解釋自已的訊息來源,也不能做出保證。
畢竟草原那麼大,沒有衛星定位,找人的難度不小!的確只能靠運氣。運氣好,一勞永逸。點子背,天意如此。
老朱本就心氣不順,明已對王庭還一副兒戲的樣子,便直接讓他滾了出去。
東北戰事已畢,清剿殘元的各部也已歸營,不日便可班師回朝。
蕭氏一家跟隨麒麟軍來到羽林衛的營區。他們與世隔絕,從未接觸過外人。
突然身處十萬大軍之中,還是一群剛剛走下戰場的軍隊。陌生的環境讓他們產生惶恐與不安,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長時間去適應。
明已回到營區,見三人謹小慎微的模樣。出聲寬慰
“別怕,你們就是與世隔絕太久了。慢慢適應就好了。
放心吧,大明的軍隊不會傷害大明人的。還有我罩著你們呢,誰欺負你們,我給你們出氣去。
只要適應了軍中環境,回到京城也就不怕生了。京城人可比這多多了!”
“多…謝將軍。”
蕭氏顫聲道謝,顯然是心慌不寧,烏琳娜緊緊拽著她手臂。哈奇在一旁也是身體緊繃。
“大哥,你回來了啊!”
明已知道他們短時間是不可能適應外界生活的,正想再開導幾句,帳外便傳來了李景隆的聲音。
“大哥,早知道你要去打獵,我就不跟四叔去了!你可得分我……嗯,他們是?”
李景隆說著話便走進了營帳,看見陌生的蕭氏三人出聲詢問。
老朱讓他跟著老四出去熟悉戰事,也是剛回來不久。得知明已打獵回來便跑了過來。
“沒受傷吧?正好你來了,我給介紹一下,這位是蕭大娘,這兩個是她子女,哈奇和烏琳娜。
都是我朋友,之前一直住在山上。對外界知之甚少。你幫我照顧一下他們,給他們多說說外界的事。”
李景隆自來熟的性格的確適合這份工作,明已對他也不會客氣,直接把人交給他了。
“放心吧,大哥。你朋友就是我朋友。保證給你照顧到位!”
李景隆拍著胸脯保證,轉頭看著三人做起了自我介紹
“你們好啊,我是曹國公府李景隆,你們是大哥的朋友,就是我朋友。自已人,別和我客氣,在大明曹國……”
“行了,別吹了。你沒事就多帶他們出去走走。蕭大娘,你們叫他九江就行了。這小子在大明吃得開,別和他客氣。”
明已出聲打斷了李景隆給自已抬價。在大明,他也的確算是頂級二代了。
李景隆順著明已的話,對著蕭氏三人開始大包大攬。
幾人正相互熟悉,王德便帶著老朱的旨意來了。老朱同意了明已領兵,讓他自行挑選兵員。
時至九月,關外十月便會飄雪。雪天不利於行軍作戰。
時間緊急,明已沒有遲疑,讓李景隆將蕭氏三人帶走後,便開啟了輿圖,開始規劃行軍路線,並讓虎子去尋藍玉。
一刻鐘後,藍玉來到明已的營帳,見明已盯著輿圖發呆,出聲問道
“賢弟,你盯著輿圖作甚?”
“藍老……藍大哥,來了!你來看看,讓你領軍突襲貝爾湖,你會走哪?”
明已見到藍玉到來,立馬讓出位置。讓藍玉這個專業選手操盤。藍玉疑惑的問道
“貝爾湖?”
“就是捕魚兒海!我猜測北元王庭在這附近。老朱給我五萬精兵,我想讓你帶兵突襲!請你來商量一下進軍路線。”
明已的話讓藍玉激動不已。快步上前看了看捕魚兒海的位置,興奮的說道
“賢弟!真的啊?你有幾分把握?”
“七八分吧!只是納哈出剛被覆滅,北元王庭真在此處,也是驚弓之鳥!必然會派出大量眼線。
我們的動作瞞不住,王庭兵馬幾何也不清楚。想突襲就得快,行軍路線要麼隱蔽,要麼極具欺騙性才行!”
談起兵事,明已也認真許多。藍玉點點頭和明已一起看起了輿圖。看了一會兒後,明已指著輿圖開口說道
“出甘南,經博克圖翻越大興安嶺至海拉爾河,西下突襲捕魚兒海!這條大迂迴路線足夠隱秘,探子極少,發現王庭的機率很大!就是太耗時間了,且翻山不易,空耗兵力……”
明已說的這條路,隱蔽性很強。最大的好處是能將兵力輸送至草原深處。
從北元的退路出兵,很大機率發現王庭所在,若王庭兵力充足,不能一舉攻破。也能將其驅趕至前套平原,與沐英形成夾擊之勢。
但缺點更多,突襲王庭,騎兵作為主要戰力,僅翻越大興安嶺就是一個難題。
明已和藍玉都清楚其中的利弊。且草原牧民遍佈,明軍現身草原,不被發現的機率等同於無。
兩人又沉默了一會兒,藍玉開口說道
“將軍,末將覺得應出奇出快!既然藏不住,咱們就打一個快字!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藍玉進入了角色,此戰明已掛帥,他便是明已手下的將軍。明已沒在乎他的自稱,出聲說道
“出慶州?”
“對!出慶州!末將篤定王庭之中兵力不會太多!此番我大明兵出三路,草原各部岌岌可危,無力拱衛王庭。
料想王庭本部兵馬多不過五萬!以我軍悍勇必能克之!與元軍作戰最大的難點在於不便尋覓!
將軍能篤定王庭所在,我軍便可放棄步兵,集結精銳騎兵,出慶州,穿大漠直撲捕魚兒海!”
藍玉說著便用手指,霸氣的在輿圖上畫了一道直線。如同大明兵鋒一般,無物可擋!
明已看著藍玉比劃的路線,覺得可行性非常高,出聲補充道
“可行!不過咱們不能直接兵出慶州!先撤回大寧,做出班師回朝的動作!由大寧北上草原,繞道巴林右旗出慶州!”
藍玉點頭同意,大軍班師回朝,騎兵開路回師大林,也能麻痺北元探子。北元不會太過注意,重心也應集中在老朱的大軍身上。
“宜早不宜遲!你現在就去各軍挑選精銳騎卒!我去找老朱。明天召集各部主將議事!咱們兩天後出發!”
“末將領命!”
行軍路線確定,明已立馬下令著手準備。藍玉也不磨嘰,接令後便轉身出去整軍了!
“王威!”
“少爺,王威還沒回來。”
明已使喚王威習慣了,一時忘記王威去了丹東。
“虎哥,去把郭英叫來!”
虎子轉身跑了出去,沒一會兒郭英便跟著虎子來到營帳。出聲見禮
“末將參見將軍!”
“郭哥,別客氣。找你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幫忙。兩日後,我會率軍突襲捕魚兒海。
你一會兒回去後,帶著偵察營出發。前往霍林格勒至阿爾山一帶,探察周邊遊牧部落,儘量尋一條隱蔽的行軍路線!
不用深入塔木察格布拉克,在阿爾山附近等著與我匯合!”
“末將領命!”
“郭哥,打探為主,你可別提前清理了。”
“是,將軍!末將記住了”
明已瞭解郭英,更知道麒麟軍的脾氣,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不得不提醒一下。讓郭英帶人去探路,路線不隱蔽,只怕他也會讓這條路隱蔽。
郭英走後,明已又跑去了老朱的營帳,廢了好一番口舌才斷了老朱湊熱鬧的心思,讓他乖乖配合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