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京師大營,寅時三刻,月明星稀。
夜色籠罩的校場上,火光粼粼,人影攢動。甲冑刀兵碰撞之聲,戰馬低鳴之聲不絕於耳。
月光下,軍隊的陣型整齊劃一,佇立的方隊如同兵馬俑一般,紋絲不動。
佇列裡計程車兵們身體筆直,神情肅然,手持利刃,後面的弓箭手持弓負箭,眼神犀利,在夜色中煞氣瀰漫。
騎兵們在四周流動,馬蹄輕踏,馬鞍上的刀劍閃爍著寒光,宣示著他們的威嚴。
整個校場宛如一隻沉睡的巨獸,正在積蓄力量。等待老朱來將他們喚醒。
寅時的明王府依舊寂靜無聲,明已還在睡夢中。他可不會像湯和一樣,半夜跑去軍營。
羽林右衛的營地,麒麟軍整裝待發。羽林衛去了宮城迎駕。偌大的營地只有麒麟軍在靜候明已。
天色微亮,明已仍未露面。郭英便帶著麒麟軍拔營,嚮明王府開來!
天光乍破,明王府也終於從夜色中掙脫。明已穿好盔甲走出了臥室,虎子身著虎頭山文甲早已在院中等候。
“虎哥,威風啊!”
虎子嘿嘿傻笑,他這身盔甲是明已置辦的,以往出征能有一副布面甲就很不錯了。
虎頭山文甲就連許多將軍都沒有!虎子沒有推辭,也沒言謝。明已視他為親,他自然不會做明已不喜的事,只是傻笑。
“虎哥,你知道寅將軍嘛?”
“少爺,虎子不想做將軍!給少爺做親兵就行。”
虎子搖搖頭說道,明已笑著說道
“行,寅將軍那傻帽到嘴的肉都吃不到!不做也行!湯媛他們呢?”
虎子還沒回答,湯媛和小桃就帶著大包小包從廚房走了出來。
“哥,這是我和小桃姐姐給你準備的!你都帶著,路上吃。”
“這……這不得叫個半掛啊!留著,等我回來吃!也沒法帶啊!”
明已看著兩人拖拽的包裹,有些傻眼。
“不有馬車嘛?這個給你的,這個是給爺爺的,這是虎哥的。這包是牛肉,這包是點心……”
湯媛開始給明已介紹,明已從中抽出了一袋牛肉乾出聲說道
“我帶這個就好了!其他東西也沒地放。你們兩在家好好的,不習慣就回湯府住段時間。虎哥,咱們走,可別遲到了。”
明已說完便出了庭院,虎子則是被湯媛攔下了。
三千麒麟軍靜候在王府門口,明已出來也是微微愣神。翻身上馬後,對著眾人說道
“兄弟們!出發!”
烏漆抬起前掌,嘶鳴一聲,便衝了出去,三千麒麟軍緊隨其後。
“烏漆,你能不能別裝逼啊!上了戰場亂叫會暴露行蹤的!”
烏漆馬晃了晃腦袋,也不知道聽沒聽懂。什麼樣的主人什麼樣的馬!
在廣袤的校場上,旌旗飄揚,鼓聲如雷。數以萬計計程車兵列成整齊的方陣,長槍林立,戰馬嘶鳴。磅礴的氣勢震人心魄。
烏漆載著明已躍入大營,一聲高亢的馬鳴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三千精銳緊隨其後。
“你特碼低調點,剎車!籲~”
明已在馬背上忍不住罵出了聲,緊緊了韁繩。烏漆是一點也不怯場,十足的現眼包,衝入軍營才將速度降了下來。
“對,就這樣。怠速前進。”
明已唸叨著奇怪指令,烏漆也放緩了速度,麒麟軍也才跟著慢了下來。
“熄火,拉手剎!你別亂動了!”
到了帥臺左側,明已出聲說道。烏漆駐足一動不動,明已滿意的拍了拍它脖頸。
等了許久,老朱還沒出現,明已有些不耐煩了,嘀咕的說道
“老朱也真夠磨蹭的,你到底去不去啊!不去派人來說一聲啊!”
旭日高升,禮樂之聲響起,金鼓三通,號角長鳴。
“天輔有德,海宇咸寧,聖躬萬福。”
百官喊著口號,明已側頭望了過去。老朱身著龍鱗真身帝王甲,腰負天子劍,胯下青驄追風馬,威武霸氣。
“喲,老朱玩挺花啊!不錯不錯。”
明已嘀咕著,他第一次見老朱穿戎裝。和平日接觸的老朱完全是兩副模樣,這個老朱才像洪武大帝。
老朱所過之處,將士們激動的山呼萬歲。洪武爺在士卒百姓中聲望頗高,都算是盲目崇拜了!
登上帥臺,明已見老朱欲邁步向前又停下的動作,不由得笑著嘀咕:老朱不會怯場了吧。
明已顯然是想多了,朱標邁步而出,代皇行令。
“演武,始~”
一陣激昂的號角聲響起。步兵方陣首先出場,他們步伐整齊,口號響亮,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紀律性和戰鬥力。
接著是騎兵部隊,他們風馳電掣般地馳騁而過,馬蹄聲響徹雲霄,彷彿要踏碎這片大地。
隨後,弓箭手、投石車等各類兵種相繼展示,精湛的技藝令人歎為觀止,彰顯著大明的強大。
與閱兵不同,軍陣在各自區域同時操練,士兵們不時變換陣型,或如鋼鐵長城,或如箭矢齊發,盡顯古代軍事戰術的精妙。
並無隊伍經過帥臺,老朱則是掃視全場,面帶微笑,頻頻點頭,對士兵們的表現表示滿意。
校場邊緣的火炮開始怒吼,將的氣氛送上了高潮。
明已也帶著麒麟軍跟隨騎兵繞場,時不時打量四周,與他想象中的閱兵不同,心中也是震撼不已,
演武,不僅展示了國家的強大武力,也體現了統治者的治軍有方和士兵們的英勇無畏。
鼓聲再次響起,金鑼喧鳴。演武結束,各部回到預定位置。齊齊看向了帥臺,老朱邁步上前。出聲說道
“大明立國以來,朕上承……”
老朱看了看手掌,隨後雙手握了握,再次出聲說道
“文縐縐的這套咱不習慣!你們都是跟著咱刀山火海闖出來的老兄弟!咱有話就直說了啊!
咱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率師渡江,驅逐胡虜,立國大明,上承天道,下順臣民。
胡虜同生天地之間,咱本不欲大興刀兵。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
然,蠻夷自擅,不知禮義,不討之日久矣,侵盜亡已,邊境被害,窺視中原,恐有百年之患!中原將傾之危!咱甚閔之。今欲舉兵攻之。
今大明呈平,兵力有餘,以我百戰之師敵彼久逸之卒。咱與你們一起馬踏聯營,血戰沙場!
讓大明再無邊患,絕蠻夷窺視之心!日月永存,大明永固!”
“殺!殺!殺!”
老朱話落,三軍殺聲頓起。明已納悶不應該喊萬歲嘛!不愧是開國之兵啊,不整虛的!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
殺聲過後,三軍自發的高呼老朱起事的口號。
老朱似乎也很享受這種氛圍,閉眼享受著這滔天聲勢。喊聲震天,經久不絕。
過了許久,老朱抬頭,三軍逐漸靜聲。各部主將匯聚帥臺前方,明已在郭英的提醒下,也跟著去了。
朱標給各部主將分發將旗,明已領的朱雀旗,代表前軍。湯和所在的右軍,由傅友德領白虎旗。
老朱坐鎮中軍,旗幟更是多不勝數。代表帝王的皂纛旗,有杆無旗,上墜纓鬃,多是熊毛團簇。
旞旗,沒有旗面,蒙元旞旗頂端是一根羽毛,明朝則是懸掛錦帛。
還有皇帝出行的太常旗,上面畫著許多黃龍,簡單明瞭。以及各種彰顯聲威的幢幡。
旗幟分發後,老朱一聲令下,三軍盡起。各部將領統御自已的人馬,拔營出征。
明已統御前軍,率先出營。打頭的是騎兵部隊,負責開道偵查。
第二梯隊仍舊是騎兵方隊,擁有快速的機動能力和作戰能力。
第三梯隊則是弓弩兵和聲樂隊,明已作為前軍主將緊隨其後。身後則是繞騎,若是突發戰事,這股騎兵負責迂迴支援,穿插等任務,其後才是步兵方隊和糧草輜重。
行軍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各部不得無故離開本陣。結營,拔營,巡哨都有森嚴的制度,設有軍紀帶,有專人巡視。
古代沒有便利的通訊裝置,兵無常帥,帥無常兵。數十萬軍隊能有序前行,避免生亂全靠森嚴的行軍制度。
行軍途中是枯燥無味的,像一條長龍緩緩而行。
對一向自由大過天的明已來說,就是折磨。前世明已就不是喜歡跟車的人,駕照常年保持兩分的人,在佇列中無比的憋屈。
“這怎麼和電視演的不一樣啊!我不應該走最前方嗎?”
明已騎在馬上看著長長的隊伍,開始了抱怨。
“將軍,你是前軍主將。理應居中而行。”
郭英跟在一旁出聲說道。行軍事宜全是由他負責,明已就是一個充數的。
“我們到哪了?”
“應天府地界!”
“我草!走了半天還在原地轉悠呢!王威怎麼帶路的?我和他換換!”
王威任騎兵偏將,位在第二騎兵佇列,接收一隊的斥候訊息,負責整個隊伍的行軍速度。
“將軍,不可!將旗前移,恐生變故。”
郭英開口阻攔,明已也只好作罷。他領了軍職,就得對前軍負責,不敢胡來。
“烏漆,現在是不是很後悔跟著我了?你就當散步吧,邁小碎步就行……”
明已趴在馬背上,和烏漆聊天打發時間。郭英和虎子笑了笑也不再說話,郭英時不時的讓旗手搖旗……
明已很無聊,老朱確是無比的興奮,可能久居深宮,對外面特別嚮往吧。又或是再臨沙場,有些亢奮吧。
看山是眉峰聚,看水是春潮白。在老朱眼裡,江山如畫景色佳,此行不是行軍,也不是奔赴戰場,而是踏青。
夜色降臨,大軍出了應天府地界,夜宿來安。郭英開始安排軍隊結營,佈置崗哨,埋鍋造飯。
明已蹲在地上計算路程,他手上多是騎兵和輕裝步兵,全速行軍十天便可抵達北平。
加上中軍需要十五天左右,再加上重灌步兵和糧草輜重。行軍都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
“少爺,吃飯了!”
虎子出聲提醒明已。此次出征,並非邊關告急,因此不用急行軍。軍隊也有足夠的時間埋鍋造飯。
急行軍是不會埋鍋造飯的,大多是吃光餅和炒麵粉。休息時,會以熱湯沖泡炒米。
明已作為主將,伙食還是相當不錯的。配有蔬菜肉食,普通士兵則是豆泡飯。
“虎哥,要不咱們回家吃吧!”
明已隨口說道,距離應天不算太遠,現在烏漆的速度,半個時辰便能跑回京師。
虎子沒有回話,他知道明已是鬧著玩的,不會離開軍隊。
吃過飯,明已就入賬休息了。彙報行軍志,安排崗哨等事宜有郭英,用不上他。
天光破曉,明已跟著郭英又開始了無聊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