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 章 鯨海海戰(一)

倭島,京都。

使臣被抬進了大殿,堪比傀儡的長慶天皇都有些慍怒!

一眾權臣武將直接開口詢問,使臣便把對馬之行全盤托出,沒有一絲遺漏。

明己的態度,讓倭國朝廷震怒。倭寇雖有著趨炎附勢的習性,卻也有著兇性。畢竟是一個喜好劫掠的種族。

倭寇朝廷一致主戰,再無議和之聲。明己的行為,無疑是騎在他們脖子上打臉。讓自詡神裔的他們無法忍受。

得知明軍的兵力不逾萬時,他們彷彿已經取勝了一般,開始詆譭藐視明軍。

良成親王接替徵西將軍一職後,一直都想和他叔叔懷良親王一樣把持朝政。他覺得眼下就是一個一個機會!

擊敗明軍,他的聲威必定大漲。倭人慕強!他良成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懷良!南方船軍又受他節制!當即出聲說道

“陛下!臣願率船軍剿滅明軍!揚大倭之威!讓愚蠢自大的明人付出代價!”

長慶天皇沒有表態,而是看向了其他大臣。他心底其實十分不願出動船軍的!

良臣畢竟還是皇室之人。船軍若是損失過大,意味著皇室的力量再度削弱。

文武大臣雖是憤怒,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眼下有個愣頭青出頭,當然得支援了!

既能挽回倭國面子,又不損耗自己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在他們眼中,船軍就算吃敗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他們可不認為明軍這點兵力就敢攻打倭島!無非是和他們一樣。乾點劫掠的事罷了。紛紛開口附和,支援良成!

長慶天皇見此,心裡嘆了一口氣,自己這個傻弟弟怎麼想的,他自然清楚!

只是他的願望註定落空,權臣武將不會希望皇室之中,出一個手握大權的人!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此戰無論勝負,皇室都無利可圖。且大明萬人伐倭,就證明了大明已經具備遠海作戰的能力!

大明可不止萬人啊!此戰若是大勝,大明必定會舉兵報復,那時還會是萬人嗎?

若敗,倭國便喪失了海權。國內勳貴均是爭搶地盤。以府軍為主,水師卻是少的可憐。沒了船軍,大海就是別人說了算。

身為傀儡的長慶天皇,如同局外人一般。看透了局勢,卻也無可奈何。不得不戰!無奈出聲說道

“準了!良成親王率船軍擇日出海!征討明軍!揚大倭國威!”

“臣領旨!”

良成親王隨意的拱手,沒有半點敬意。這樣的結果在他預料之中。長慶天皇繼續說道

“此戰務必小心!船軍事關重大,減少傷亡為重!明軍此番由三位親王統領!不要傷到他們!如今大倭還不足以與明朝全面開戰……”

“臣知曉!陛下放心!”

良成親王對天皇的話不以為意。甚至有些不耐煩。

倭國朝堂秉承唐制,其他大臣思索了一下長慶天皇的話後,也是出聲叮囑良成。

良成親王假意迎合,心底卻是想著,能活著最好,不能生擒便殺了!三位明朝親王的籌碼,足夠他壓過懷良親王!從而躍居朝堂之最!

倭國決定出兵後,南方船軍也開始備戰了!在良成親王的催促下,不到十天的時間。糧草軍備便已籌備齊全。

大明八年歲末,倭國南方船軍由神戶港出發,經瀨戶內海,由下關出海!直奔對馬島!

兵過五萬,將逾百!戰船近兩百艘,小船五十過五十!由皇室成員良成親王統領!

良成親王有些傲氣,擁兵五萬!壓根沒把不過萬的明軍放在眼裡。並未徵調民船。

他認為遠海作戰,民船沒什麼大用!且自己戰船近明軍三倍之多!只攜帶了船軍的快船,大張旗鼓的向著對馬島進發。

並未掩飾自己的行蹤,想來也是想在倭島百姓之間刷刷存在感!讓人知道他是伐明英雄,漲漲聲望吧!

船軍剛下關,朱棡的哨船和郭英都得知了訊息。

郭英知道決戰到了!命人去給明己報信的同時,開始收攏先鋒軍兵力!準備配合明己截斷倭寇退路。

至於正面能不能打贏,他壓根沒考慮過。對明己也是充滿了信心!他只需要執行軍令就行!

對馬島這邊,明己和朱棡、朱棣兩兄弟已經在船上住了好幾天了!此刻三人正在船上玩鬥北元

“小弟,你說倭寇什麼時候來?”

“三哥,不是和他們約好了半月之期嘛!咱們耐心等著就是了!”

“王炸!你倆輸了!”

明己扔出了剛剛趁兩人不注意,從下面拿起的兩王!

朱棡和朱棣白了明己一眼,明己偷牌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了。沒辦法,太菜了!偷牌都能輸的選手,實在沒什麼好怪罪的

“小弟,什麼時候有四個王了?”

“嘿嘿,咱們這不有五個王嗎?”

明己被兩人盯著,強行狡辯了一句。立馬轉移了話題

“老四,倭寇可不是信守承諾的人!沒準他們現在已經來了呢?偷襲的事,他們熟的很!”

“他們也偷牌?”

“我尼瑪……”

明己一愣,立馬撲向了朱棣!罵人也得有個底線不是!

“報~,王爺!倭寇來了”

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從明己手裡救下了朱棣。三人聞言,皆是一喜!

“媽的!終於來了!本王還以為他們不敢來了呢!”

朱棡一拍桌子,出聲說道。他這段時間可是憋壞了。朱棣都跟著郭英出去開了幾炮,他還啥事沒幹呢

“來了好!本王喜歡言而無信的人!哈哈哈”

朱棣也是跟著出聲,倭寇果然提前來了。明己也是無語的白了朱棣一眼!不知道這小子是不是在內涵自己。

“豬哥,倭寇來了!你指揮部署吧!”

朱棡籌備多時,的確是指揮最佳人選。明己直接出聲說道。

朱棡也不是客套之人。提著氣勢站了起來,也頗有大將之風,出聲說道

“傳令!命軍中千戶以上來旗艦議事!”

沒過多久,旗艦便聚集了二十餘人。朱棡佔據主位,直接出聲說道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諸位,倭寇來了!本王也不多言!各軍按既定計劃執行!有沒有問題?”

“我等無異議!願聽殿下差遣!”

眾人回答,朱棡這段時間帶著大家演練海戰。大家對朱棡排兵佈陣的能力都很信服!

在舟師面前,朱棡就是暴力和智慧的化身。誰不聽令,他是真會把人扔進大海的。

“好!朱棣!”

“臣弟在!”

“你率麒麟軍和一個千戶所!立刻趕往鯨海之西!佈置海上防線!不得有誤!”

“臣弟領命!”

朱棣沒有一絲猶豫,直接點頭答應!朱棡統兵治軍極嚴。朱棣也不敢和他三哥嘚瑟。是真會捱揍!

領命後,朱棣便帶著兩個親衛出去了!朱棡繼續說道

“你們歸營轄制各自隊伍!遵令而動!不可擅自接敵!畏敵不前者,斬!不遵號令者!夷族!”

“末將領命!”

一眾武將再次出聲答話。朱棡繼續說道

“各自歸營!整軍待命!埋鍋造飯!午時三刻,隨本王出海!……”

……

朱棡的軍令簡單幹練。舟師對計劃也是瞭然於胸。天天演練,倒也不需朱棡多說什麼。

午時三刻,明軍出港。直奔著下關而去。近百艘船浩浩蕩蕩,橫壓鯨海,海面如鏡,不敢生波。

明己和朱剛站在船頭,誰也沒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遠方。

夕陽墜海,南方船軍便出現在明軍的眼中!彼此都發現了對方。

“全軍轉北!不可接敵!”

朱棡再次下令,雀室上計程車兵用旗幟翻譯傳達著朱棡的命令!明軍轉北!船速卻並不快。

這片海域距離倭島和對馬島太近。戰火燒到對馬島,對明軍不利。對馬算是明軍的一個補給點。

反之,船軍退到倭島。明軍想要全殲船軍也不可能,戰事甚至會膠著下去。

明軍只有萬餘人,想在船軍的襲擾下登島是不可能的!

朱棡的目的很簡單,把倭寇船軍引到鯨海之西!遠離倭國本土!

深海上,明軍的優勢無限擴大。天時地利相等,倭軍也僅佔一個船多的優勢。

明軍乘坐的座戰船,遠強於倭軍戰船!體型和堅固程度不是倭船能比的。

中原造船技術遠強於倭島。明軍的戰船用料多選擇質地堅硬,密度適中的木材。從而保證船隻的堅固性和穩定性!

如楠木、杉木、柚木等木材,都是非常適合造船的材料。

戰船組裝方式,主要採用華夏獨有的榫卯結構,也就是將木材透過榫頭和卯榫連線起來。

這種結構可以使船體更加堅固。而且不容易出現開裂和變形的情況。

在船體的接縫處也塗上一層特殊的樹脂,可以防止水滲透。海船也會設計成凸底,安裝龍骨船舵。戰船也會刷桐油一類的。

明軍的戰船就倭軍的先進,加上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也強於倭寇。

在深海,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人數差對明軍來說,也就不算太大的劣勢了。

良成親王率領的南方船軍也發現了明軍。明軍突然轉向的行為,在他眼裡就是逃竄。

以為明軍是見自己勢大,未戰先怯。不想與自己打一場遭遇戰。

當即下令全軍追擊,大海之上,一望無垠,倒也不用擔心埋伏。良成親王想一鼓作氣,吃掉明軍!

明己和朱棡拿著望遠鏡觀察倭寇。看著緊追不捨的倭寇,朱棡笑著說道

“小弟,這就是你說的船軍?也不過如此嘛!”

“豬哥,你可別小瞧了他們。倭寇還是有些血氣的!”

“呵呵!我大明將士無一不是悍勇之輩!小弟,你看。他們的快船並不多啊!本王不是白準備了嘛?”

朱棡見倭寇的快船並不是很多,心裡還有一些失望,還沒有郭英遇到快船多。

“可能人家沒把你瞧上吧!”

明己笑著打趣道。快船不多,對明軍來說是好事。快船體積小,速度快,不容易被擊中。

相對來說,遠比戰船給明軍造成的威脅要大的多。若是大明有鐵船,這快船也就不足為慮了。近前就是取死之道!

“該死的倭寇!一群小矮子也敢小瞧本王!本王一會兒讓你們好好認識一下本王!”

“行了,豬哥!這次是遠海作戰!小船出海多有不便!郭英是在人家家門口嘚瑟!這不一樣。他們人可不少,你可別上頭了!”

明己見朱棡一臉怒氣,便提醒了一下。朱棡嘿嘿一笑,明己說的,他自然清楚。

“本王可不會給一群孩子置氣!小弟,你說,咱們這算不算欺負小孩?”

明己和朱棡在船上說笑,完全沒把倭寇放在眼裡。明軍的船隊緩緩提速,艦隊整齊有序的前行。一點沒想被人追擊的覺悟,倒像是遛狗一般愜意。

見明軍提速,良成親王有些著急了!命令前軍全速航行,並嚮明軍開炮。試圖纏住明軍。

明軍後軍是舟師的蛟龍營,千戶長看著倭寇朝自己開炮,氣的咬牙切齒!沒有朱棡的命令,他無法還擊。

好在倭寇的臼炮射程不足,並未給明軍造成什麼損失。

雙方在海上你追我趕,月光之下的明軍擔心倭寇跟丟了,還貼心的點了燈籠。給倭寇指路。

明軍點燈的行為在良成親王眼裡就是挑釁。不停的催促倭軍加速。船軍副將渡邊一郎察覺明軍的異常,出聲提醒

“將軍閣下,是否放慢速度。明軍船隊退而不亂,不像是逃跑之舉!明火點燈更是不合常理!倒像是引誘之舉!明人狡猾!恐防有詐!我軍應放慢速度”

“渡邊君!多慮了!中原人的確狡猾!明人的點燈,就是為了讓我軍生疑,若是放慢速度,便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良成親王出聲說道。渡邊一郎疑惑的看著他

“請將軍閣下解惑!”

“渡邊君!中原人有一計,名空城計。明軍現在用的便是此計!大海之上,一望無垠!且今夜月光明亮。伏兵無處可藏!

我軍船多勢大。明軍不敢正面交手!只能逃竄!我軍又緊追不捨!他們甩不掉我們!

才會反其道而行,明火點燈。故佈疑陣!讓我們心生猜疑!若是放慢速度!明軍則會全速逃走!

此計甚妙,卻不適用海戰!明軍不過爾爾!”

良成親王將自己的腦補告訴了渡邊一郎。後者沉思了一會兒,也覺得有道理。對著他吹捧了一番

雙方在鯨海追逐了一夜!凌晨時分趕到了鬱陵島附近海域。這也是朱棡給南方船軍用心挑選的風水寶地!只等倭寇拎船入住了

朱棣早已趕到此處,海面上漂浮著許多木桶。全是朱棣的傑作。

朱棡到達此地後,沒有連夜行軍的疲憊感,反而十分興奮的開始排兵佈陣。

舟師橫立!如同海上長城!兩排黑色冰冷的炮口,瞄著倭寇出現的方向!散發著噬人心魄的氣息。

長城之後便是一個個V字型的船陣,梯形結構。讓艦隊發揮最大的輸出空間。同時給倭軍快船留出了緩衝的餘地!

明軍對船陣演練不下百次,早已熟悉。陣行擺開之時,倭寇也趕到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