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 章 舉薦鬱新

除夕通宵不眠,謂之守歲

湯府,也是格外熱鬧。湯圓和兩個弟弟在院裡玩耍。王氏和湯顯德在大廳裡閒聊

湯和等人回來後,也陪著家人守歲。勳貴人家的節日氣氛還是很濃郁的

大廳裡,準備了許多零嘴,各有寓意。棗,意味著春來早。柿餅,代表著事事順。杏仁,就是幸福來的意思。花生表示長壽。豆腐寓意是全家福。年糕也是必吃的。祝福著年年高……

民間都會互送節物祝福。家中長輩也會給壓歲錢。壓歲錢起初稱壓勝錢。源自漢代。並不是錢財。而是形似錢幣的辟邪品。給小孩佩戴的。

在唐朝,則是變成了護身符一類的。也有了散錢的風俗。明清時,大多就是用紅繩串著銅錢送給小孩。

直到民國時期,才演變成用紅紙包裹百文錢。寓意長命百歲。有條件的,包一枚銀大洋。代表著一本萬利,財源茂盛。

明己給自己的弟弟妹妹送的是,朱雄英同款無事牌。他自己的禮物也不少。

湯和給他的銅錢串像是念珠一般。直接就能掛脖子上了。湯繼祖也是如此。便宜二叔雖然土地上交了。畢竟是湯府的人。家財還是有的。送的比湯和還多一些。

一串怕是得有好幾罐吧。明己心裡嘀咕著,還不如直接給銀子呢。湯圓等人的就正常了。幾十文串起來的小串。

大家並不在意錢財多少,代表著一個美好寓意罷了。畢竟他們不缺錢財。湯圓看著哥哥的幾串念珠。

“爺爺,二叔。湯圓也要長的!”

“好,等湯圓長大了。爺爺給你更長的。”

明己把念珠般大小的銅錢串,掛在了湯圓脖子上。

“哥哥的都給你了。新年快樂。湯圓”

“謝謝哥哥。”

湯圓沒高興多久。脖子就受不了了。摘了下來又遞給了明己

“哥哥,太重了。你幫湯圓收著。”

大家也是被她逗笑了。一家人和和氣氣的。

“大孫,今日喝了不少酒。先去休息吧”

“哦,好。爺爺,你們也早點休息吧。明早還得去給老朱拜年呢!真是麻煩”

明己也是真的有些困了。守歲有個形式就好了。總不能真的通宵吧。這不是反人類嘛!

古代當大官也是麻煩。過年都的去陪皇帝。偏偏大家還上趕著往朝堂擠。樂此不疲的

湯和也沒斥責明己的言語不敬。無他。習慣了。等明己走後

“宗兒,你今日第一次進宮。給爺爺說說”

湯和還是很謹慎的。這也是自己的孫子。在皇宮時不便細問。他可不是明己。湯和自然要了解一下。

“是,爺爺。堂哥帶我見了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還有親王殿下他們。我們乘坐馬車。去了坤寧宮……”

湯承宗講起了自己的皇宮歷險記。所見所聞。事無鉅細的給湯和彙報了一遍。湯和的反應倒是不大。在思索著什麼

湯顯德也是被震的不行!不比湯承宗好。打死他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大侄恩寵竟然達到這般地步。皇子都沒這待遇吧。

隨隨便便帶人入後宮,也不解釋緣由。玩笑間便將自己兒子的差事搞定了。完美搞定!他也有些宕機!作為一個本地人,他覺得太不可思議!

“嗯,大孫做事咱還是放心的!秦晉燕三王不為難你。你在宮中也不會受委屈。皇上也不會為難你。只是你莫要驕橫。宮中貴人多,行事小心一些。

年後大孫不在京中,爺爺忙於軍中之事。顧及不到你。遇事多與你大伯商議。宮中不比家裡。行事定要萬分小心”

“宗兒記住了”

“呵呵,倒也不用過於小心。爺爺還在呢!認真辦差就是。皇上恩賜千戶。這恩典可不小!莫要讓皇上難做便是。閒暇時可去書房翻閱。不懂之處可尋爺爺。莫要學你大哥!學不會的……”

武將家的孩子唯唯諾諾可不行。在宮中也容易吃虧。湯和又給自己孫子打打氣。只要他不幹出格的事,自己和大孫保他還是問題的

“謝謝爺爺,宗兒記住了”

“去休息吧。明日一同入宮。讓大孫帶著你走動走動。”

湯承宗點頭下去了。湯和讓明己帶他走動。能免不少麻煩。皇上和皇后愛屋及烏之下也會對他照顧一些。庶出的王爺也不會為難他。畢竟自己的這個大孫是真的無法無天,啥人都敢揍

湯承宗走了以後,湯和看著湯繼祖說道

“宗兒年紀小,你看著點。用心些”

“爹,放心。孩兒會照顧好大侄的”

湯和雖然覺得自己這個大兒子啥也不是。比不上自己大孫。不過在朝堂混跡多年。能力還是有的。算是翹楚了。有他照看,也能安心不少

“老二,如今宗兒入宮了。你也回京吧!那點地沒必要守著了。大孫弄的那個商會還不錯。你去幫幫忙”

明己的事情,湯和還是很上心的。而且他也能看出一些商會的前景。沈秀不都弄了一個侯爺嘛!

“是,爹!孩兒會幫大侄照看好的!”

“照看?大孫用得著你照看?你別添亂就行了!”

湯顯德打理家業倒是有一手。經商也有些經驗。不過想和沈秀比,那就差遠了。湯和是想著給大孫安排一個自己人。自己人也安心一些。

“哦,是……。爹”

幾人在大廳又聊了一會兒。老家土地沒了。家族去向不得不考慮。湯家倒是也不怎麼憂心。

湯和能在老朱手裡善終,對身外之物並不是很看重。土地也是自己大孫提出來的。湯和至少能護著明己成長起來。湯家也就無憂了。且大孫已經成長起來了

湯府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以明己為主了。二代家主怕是與湯繼祖無緣了。只是明己沒有察覺罷了。並未刻意做一些事情。環境卻因他改變了。

世事不由人,明己入了大明。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抽身而去也做不到了。

身邊人也越來越多,一個老頭一個小孩。慢慢的,皇后,虎子,老朱,朱棡,太子,常氏,韓清等等。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留自己的心境。不讓自己被時代同化。

這一夜,很短。王小婉甚至都沒解衣。休息了一兩個時辰便起來張羅早飯。

湯圓幾個小孩子也是被叫了起來。大年初一不讓睡懶覺的習俗。明己覺得應該改改了。特別是未來的快節奏生活。休息日可不多啊

湯和等人起床後。明己還在睡覺。湯圓帶著弟弟在敲門

“哥哥,起床了!”

“湯圓,別敲了。起來了”

沒過多久,敲門聲又響起了。

“湯圓!再哥哥不帶你去鎮江了”

“爺爺可不去鎮江啊!大孫快起來,去宮裡了”

“老頭,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

……

一番拉扯後,明己還是被叫了起來!七不服八不憤的。昨天喝點酒,又睡得很晚。冬日的被窩格外溫暖。明己很是鬱悶

早飯是已經錯過了。明己拿著一個饅頭上了馬車。湯承宗可就沒這待遇了。被他爹一早就叫了起來。收拾的人五人六的!

湯和看著明己氣氛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只有這時候才覺得明己還是個孩子!平日裡明己都是很自律的。

湯和入了宮,徐達等人早到了。和明己第一次入宮拜年一樣。老朱和他們在商談著什麼。只是今年少了陶安的身影。

馬皇后在逗弄小孫子。估計常氏應該在花園照看一眾小孩吧。

湯和帶著家人走完流程,就被老朱叫了過去。明己也被老朱留下了。湯繼祖也是和自己的同事圍在一起討論著什麼。湯承宗只能自己呆在原地。手足無措。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也沒人招呼他去花園玩

明己也聽清楚了。老朱和幾個重臣商量的是邊塞防禦體系。

大明武德充沛。並未把北元放在眼裡。如今重視發展民生。邊境呈防禦態勢。仍由徐達負責。老朱的九王戍邊也漸露苗頭。

談及大明計劃,就繞不開陶安。老朱沒有合適的人選,把汪廣洋等人召回來了。想以量取質。治國之才的確難得。為大明規劃方向的人才更難得。

這些人遠不及李善長和劉基。要不就是資歷不足,要麼就是眼界才學跟不上。老朱看著明己。便想著試試

“明己,你覺得誰可以出任國策府?”

明己認真的回想了下。明初武將太過耀眼。開國功臣太多。他還真想不到能治國的人才。仔細回想著

倒是有一個大才子解晉。不過這時候應該才七歲吧!聽說六歲就能作詩。

不過有才不一定就是治國的能手。寫詩可治不好國。文學和政治不同。李白寫詩稱仙。當官怕是差上一些。甚至比不上和珅。

明己想了許久都沒找到合適的人。制定國策的人的確不好找。李善長劉基這樣的高配人才。出一個都是老朱的福氣了。

洪武也不可能沒有奇人。只是老朱開國天團的光輝太盛。籠罩了其他人。要是永樂時期

明己想到永樂,還真想起一個人。且還是老朱的人

“老朱,我覺得鬱新可以試試!黃河之事他應該也能行”

鬱新在洪武中期就做上尚書。朱棣上位,他依舊掌管戶部。任職期間提了許多國策。

治理財政的好手。在戶部從未出現過差錯。救災治理地方都是很有能力的。

老朱軍餉不夠,也是他施行招商開中法。黃淮轉運也是出席他手。

主持永樂時期官員俸祿,地方減稅。的確是一個內政好手。他去世後,朱棣找不到人接替他。停了一天朝政。

“鬱新?”

老朱對這人也有些印象。鬱新是鳳陽府的人。是老朱的小兵。轉頭對著不遠處的人群喊道

“鬱新來了沒有?”

鬱新立馬跑了出來行禮。他在戶部做一個主事。平時是沒機會入老朱法眼的。有些惶恐

“微臣鬱新叩見皇上”

“起來吧,近前答話!”

鬱新連忙跑了過來。他現在在戶部做事。老朱便問了天下戶數,田賦,以及民生治理。洪澇災害。土地新政的看法等問題。

鬱新皆是對答如流。沒一點差錯。老朱驚訝不已。連聲誇讚大才。示意李善長和劉基考校一番。

李善長也是內政人才。老朱問的和他想的一致。也很欣賞鬱新。劉基便問了黃河改道之事。

鬱新跟著老朱闖天下,山川地理瞭然於心。對漕運也十分了解。對答如流。甚至提出改道後,山東漕運如何建設。

老朱也是大喜。當即便下旨讓他入了國策府!這才是他想要的人才。

鬱新因為拜年,山雞變鳳凰。入了大明頂流圈。

這樣的才子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險些被埋沒。老朱想了一會兒。對朱標說道

“標兒,實習考核制度,不能只在地方施行。朝臣也須照此施行!此事你來負責!咱大明是有人才的!哈哈哈。”

“是,兒臣遵旨。”

老朱收穫鬱新高興不已。朱標就不那麼開心了。老朱使喚他順手了。社學的事還沒辦呢。

眾人看著明己。很是奇怪,他是如何得知鬱新有才的?老朱也察覺了大家的眼神

“小兔崽子,沒你事了。滾吧”

明己白了老朱一眼。朝著湯承宗走去。帶他去花園玩了。

“百室,咱給你找的人滿意不?”

老朱喚醒眾人,明己的神奇之處還是不便透露。李善長當然滿意了。笑著吹捧了老朱一番

“天德,蒙元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以防禦為主。咱有更好的辦法收拾他們!如今第一個五年進入尾聲。大明國力強盛。咱有意對南方用兵。大家都說說”

土地新政穩固一年有餘。大明境內已經平緩下來了。北元勢大,不能一口吃下。老朱也是閒不住的人。準備拿下雲南了。

洪武十四年至十五年,老朱對雲南用兵。雲南之地,土司眾多。老朱三徵雲南。以武力平定雲南。

至二十一年。徹底收服雲南。興漢化,移漢民,恢復經濟。由沐英坐鎮。安撫土司。穩固雲南。雲南在老朱手裡,才算的上真正歸於中原。

北元不著急了。雲南就提上日程了。大明現在兵多將廣。糧餉充沛。更有火炮開路。老朱可謂是信心十足。

治理地方徐達插不上話,要說打仗他就有發言權了

“上位,北疆無戰事。大明可全力攻取雲南。雲南地勢險要。可出分兵三路。

一路由蜀地入滇直取楚雄。一路出貴陽畢節,收曲靖,取昆明。一路出廣西百色。取文山,紅河之地。

會師昆明,進軍保山!戰事順利。可分兵取迪慶!半年可盡全功!老臣願帶兵收復雲南!”

三路大軍,傾全國之力。徐達的計策真就可行。彼此遙相呼應。總比藍玉和傅友德一路猛打強。

“上位,蜀地老臣熟悉!老臣願帶兵出川!”

“湯帥!你在家好好養老得了!我才是西南道總管!上位,末將願領兵入滇”

馮勝節制西南道大軍。蜀地也受他節制。也立馬請命

老朱提了一個想法。眾人三言兩語就定好了計策。爭搶起來了。他還是很高興的

“行了!都別爭了!一個小小的雲南。讓你們去,不是大材小用嗎!北域雖是防守,北元不可不防!徐達坐鎮,咱才能放心

還有你馮勝!甘肅之地尤其重要!你給咱看好了!西域也給咱盯著點!湯和,你就別添亂了!把家給咱看住就行!

至於雲南,咱自有打算!你們辦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老朱豪取天下。自然不會把雲南放在眼裡。當然不會輕易動用徐達等人!也給年輕將領一些機會。藍玉,傅友德等人也是該放出去了。

老朱治國還是很有一套的。斷然不會讓大明文武斷層,青黃不接。若是朱標雄英沒有早逝。他做的準備至少保大明五代無憂。

老朱和大家吹著牛逼,明己也帶著湯承宗來到了花園

“嫂子,你能吹風嗎?”

看著常氏招呼著孩子們。這才生產一個多月。不由出聲關心

“呵呵,姐姐又不是花瓶!怎麼不能吹風了?”

常氏自幼習武,身體素質還是挺好的。招呼著明己過來坐下

“這些日子倒是辛苦你了。冬日水果不好找吧?”

“嗯,是啊!沈先生可是走私回來的!嫂子。回頭記得讓太子哥給我報銷!”

“呵呵,一萬兩夠不?”

“倒也用不了那麼多。隨便給給九千……”

明己說不下去了。看來常家送給自己的錢。常氏知道了啊

“嫂子!你不會想要回去吧?”

“什麼要回去?你要是缺錢了。便去常家。說是我答應的。”

“哦,不用不用。我不缺錢。”

明己心裡想著,常家土財主啊。姐弟都是萬兩起步!看來以後得和常家兄弟多親近親近了

“這是我弟弟,你們昨天見過”

“湯承宗拜見太子妃”

“隨意一些。你和明己一樣。稱呼姐姐便是”

“草民不敢”

明己看著拘束的湯承宗,出聲說道

“老弟,嫂子人很好!你就聽她的。老朱不是讓你當官了嘛!別草民草民的了!要說末將,小將,微臣,重臣!而且叫聲姐姐你也不虧。有嫂子和標哥罩著你!皇宮你都能橫著走”

“呵呵,哪有自稱重臣的?承宗,日後稱呼姐姐便是了”

湯承宗也不是笨蛋,在謙讓就是傻了。

“末將見過姐姐。”

“起來吧,這塊玉算是姐姐送你的見面禮”

常氏隨手取下一塊古玉送給湯承宗。後者雙手接過,連聲道謝。

明己也沒興趣和一群小朋友玩。坐在常氏旁邊閒聊。朱棡過來找明己打羽毛球。明己也拒絕了。

讓朱棡帶著湯承宗去玩去了,順便介紹一下。這些皇子和勳貴子弟給湯承宗認識。

這時候就是皇子們組建自己班底的時候了。朱標偶爾也會過來和大家玩一會兒。

大明戰神李景隆,圍著朱棡朱棣瞎轉悠。明己第一次來這時候,常氏給他介紹。他也沒放在心上。

現在這些小朋友都七八歲了。模樣已經能分辨出來了。明己倒是覺得李景隆是個人才。八面玲瓏,精通四書。只是不適合帶兵而已。

在皇宮用過午膳後,明己便跟著湯和回去了。朝堂修朝三天。方便大家串門。

湯和本想帶著明己去走訪一些大臣。明己不願意。成日待在湯府。等著上元節過去。便去鎮江準備出海事宜

湯和帶著湯承宗四處溜達。給他增加人脈。

朝廷開朝,湯承宗也開啟了上班生活。老朱給他一個千戶職位。他倒是不用在殿門口當柱子。可以來回走動巡視。

親衛營對這個空降來的領導。也不敢輕易得罪。勳貴子弟都是來鍍金的。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對他還是不錯的。親軍指揮同知也是用心教他巡視事宜和工作內容。並告誡他

“湯大人,皇宮規矩繁雜!你負責好自己區域就是!在皇宮當值,有一個人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與你也是本家。便是湯小王爺。”

湯承宗呆呆的看著自己領導。你說的不是我堂哥嘛?

親軍自然知道湯府人員。明己的兩個弟弟還小。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個湯大人是明己的堂弟。湯和也不可能帶著湯承宗去親軍司認人。

“記住了,他見皇上。你莫要阻攔便是了。謹身殿聽到什麼也莫要傳出去。”

“哦,多謝胡大人提點”

“不敢,咱們是親衛軍。宮中貴人也不會輕易為難我等。小王爺也是很隨和的。你我小心一些便是”

衚衕知知道湯承宗是皇命派遣的。出手就是一個千戶。便有了交好的心思。也沒有託大。只是好奇他的出身,也不好直接詢問

湯承宗上任還是很順利的。湯和也沒讓他回府住。他現在也算是帶兵的人了。吃住都應該在京營。混夠了資歷在回府不遲

朝廷開朝,大明動了起來。大家都開始上班了。只有明己依舊悠閒的躺在家裡。

朱棡也順利的接任了水師指揮官。這幾日總想著催促著明己動身。他也是閒不住的人。

不過他也知道上元節的重要性。在這之前跑了。老朱估計得把他抓回來揍個半死。

朱棣這幾日有些著急了。北邊沒有戰事。老朱有意用兵南方。他也是沒機會領兵作戰的。

朱棡再次拿到水師讓他羨慕的緊。看朱棡興奮的勁。就能猜到肯定是要搞事情。一母同胞。他對朱棡還是比較瞭解的。水師斷然不會讓他如此興奮。

而且水師受明己節制。明己可是有過遠征南掌的先例。這幾日也是在苦思下鎮江的理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