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餘暉映艨艟,一抹夕陽美如畫
樓船停靠在應天碼頭,在夕陽下顯得有些溫馨。只是船上的人卻依舊面帶愁容。
明己並未回湯府,而是被老朱派人帶去了皇家園林。說是適合明己修養。
湯和也沒拒絕,湯府不比鳳陽的國公府。明己也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
翠洲莊園風光幽靜,蒼松、翠柏、嫩柳、淡竹如詩如畫!可惜明己現在看不見。
明己入住不久,老朱也急匆匆的趕了
自明己受傷以後,老朱回憶了與明己相處的過往。細數了明己的功勞。
獻策、糧食、火器、興學甚至民生,明己都有著不小的功勞。平日裡習慣了他的輕描淡寫。也沒怎麼在意。
可突然要失去他的時候,才發現他的重要性。不在朝堂卻能真正的改良大明!
此刻,老朱已經完全沒有掌控明己的心思了。明己重大明而輕帝王。且少欲無求。
老朱原本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人存在的。對褻瀆皇權的人,老朱的刀子還是很快的。
好在明己有馬皇后做背書且年紀尚小。與老朱有了對話的權利。相處的時機。幾次談話老朱看到了明己的本事。心底也多了一些忌憚。
這樣的人,留給朱標。怕是朱標更掌握不了。也就起了卸磨殺驢的心思。
人與人都是相互影響的。拉磨期間。明己的言行觀念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老朱。
老朱本就是善斷之人。看的見的好處讓他覺得明己是對的。默默的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資訊接受的多,格局也會撐大!明己也教會了老朱用發展眼光看問題。
老朱決定不拆橋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明己的功勞。而是與明己相處的時光。在明己面前的朱重八更舒適自在。而不是肩負社稷,威嚴的朱元璋。
一個對大明有利無害的人。大明應該有他容身之處!君王也應有帝王氣度。至少朱標容得下明己。明己可以留……
想通的老朱現在卻留不下明己了。心裡著實有些不好受。但也沒後悔讓明己去鎮江。因為他是帝王。
看著明己睡在軟榻之上。老朱有些哀傷。伸手探了探明己的鼻息。和朱標一樣。知道明己怕是藥石無醫了。有些不死心的對太醫問道
“爾等可有救助之法?救明己者!咱讓他做萬戶侯!”
一眾太醫默不作聲!湯和又是一陣感動。連忙行了跪拜大禮。
“老臣代大孫叩謝上位隆恩!叩謝上位。湯和感激……”
“行了!明己也是咱的徒弟!你起來吧!”
老朱白了湯和一眼。心裡卻是想著你再拜下去也拜不活明己啊!不過無意間又拿捏了一把湯和。
“上位,老臣請辭京畿都督。望上位恩准。”
湯和想辭官照顧明己。明己的樣子讓湯和萬念俱灰。五千年以來最重香火傳承。有句話不還說無後為大嘛。隔輩親的湯和現在是真沒心思上班了。
湯和的請辭讓老朱左右為難。土地新政準備工作已經落實。年後立馬下地。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京畿守軍威懾全域性。徐達拒北,馮勝鄧愈等人與湯和相比還差上一些。為將有餘。至於開國侯爵更不考慮了。統籌全域性兵事眼下還真就離不開湯和……
馬皇后看出了老朱的為難,出聲說道
“湯帥,眼下重八可離不開你啊!你萬萬不能辭官棄大明不顧啊。明己提議的國朝新政在即。明己也不願你若辭官的。湯帥”
湯和聞言,一時語塞。他不願駁皇后的面子。在大明,文臣武將皆尊皇后。打心眼的尊重,非是身份之差。又不願意繼續上班,很是為難
“翠洲風景秀麗適合明己休養。本宮視明己如己出。由我照料還請湯帥安心。”
馬皇后再度開口施恩,讓湯和沒有拒絕的理由。老朱接過話頭
“有咱妹子照顧。湯瘸子你可以放心了吧!翠洲乃是皇家園林,難道你湯府更勝此處?”
老朱的話讓湯和心裡有些不爽。這老朱說話就是沒有皇后好聽!不過心裡也明白,自己一個外臣的確不適合久居皇家別院。而此處的確是個休養的好地方。總不能把明己弄回湯府書房養病吧。
“老臣代大孫謝過上位,娘娘隆恩。只是皇家別院非明己能居之處。還是讓老臣帶大孫回鳳陽吧。萬不敢行此僭越之舉。”
馬皇后還沒來的及開口,老朱就出聲了
“明己不是外人!咱準備賜他親王尊銜。咱可不信你湯瘸子不知道!”
這件事情老朱已經確認了。還和禮部扯了幾天皮。親王和王爵不同。親王是皇家子嗣的爵位。
好在開國之初,沒那多皇親國戚。宗人府大宗正還是朱樉。老朱開口,朱標支援,馬皇后贊同。宗親這邊很容易就透過了。
只是禮部說什麼不合禮制,死活不同意。老朱的強勢,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改變。把明己的功勞細數了出來。光是糧種活人無數的功勞就足以封王了。
文官之首的李善長與明己交好,斷然不會阻撓。禮部放棄了公爵的底線。只是親王遲遲不肯同意。老朱無賴的說了一句,這是咱的家事。你們負責儀式即可。若是插手咱的家事。真當咱提不動刀了?
洪武四大案還未發生,才有了禮部扯皮。否則哪會這麼折騰。不過老朱的鐵血禮部還是清楚的。無奈點頭了
這些事情,老朱可不信湯和這個人精不知道。就算他一心治軍。朝堂上不還有一個湯繼祖嘛。這會在這扯僭越之舉,老朱有些不爽。
“啊~,上位!老臣…老臣…”
湯和雖是聽到一些風聲,可始終不敢相信。他覺得異性王就算破天荒了。親王是不可能的了。更何況是老朱的親王。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行了!你好好當差就算是報答咱了”
老朱沒理會湯和了!親自給明己捏著捏被子。
“小兔崽子!月前還是生龍活虎的。哎……”
世事無常,老朱現在是真想明己醒過來。明己能帶給他不同的資訊,就像局外人一般輕易就能看出大明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往往都是自己看不見的。
解決的辦法也是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卻有奇效。他曾說的商業經濟制衡外族。聚四海之財以養大明。自己還沒搞懂。而這也是大明必須要做的。如今卻沒人來實施了……
“孩子,若有來世。你給咱做孫子吧!”
老朱感嘆一聲,他知道明己後心中箭,怕是無救了。若不是面色如常。只怕大家已經開席了。
他覺得是這孩子天資妖孽,湯府鎮不住才會如此。希望明己來世投到皇家,他自信自己絕對能鎮得住!
老朱的話讓湯和氣憤不已!心裡謾罵著老朱。臉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敬
明己在夢境中感知著周圍。心裡有些不好受。對皇后充滿了感激!對湯和也有了些許愧疚之情。聽到老朱的話忍不住開口
“沒想到老朱還挺封建的啊!鬼才願意做你孫子啊!風險太大,早夭,自焚,病逝,就連朱高熾都沒逃脫!如果人生是一趟旅途。你家都是開快車的啊!”
明己忍不住駁斥了一句。不過細想之下。老朱的後代好像的確如此。只有朱棣還算穩健。玩火的那傢伙也逼死了不少人啊。餘者皆是快車手。提前到站了。
難道真是老朱殺孽過重,累及子孫?明己自嘲一番後。自己怎麼也學著把責任推給玄學了?
科技修仙才是王道。機械飛昇才是正途。醫療足夠先進!你再深的孽障不也給你超度了。
朱雄英好像是落水高燒,也有說是天花。一包感冒藥不行加點青黴素還退不了燒?一針疫苗,天花算什麼?
朱允熥和允堅好像是心裡病吧。在後世多喝點雞湯不就又是熱血青年了。
朱高熾報個減肥班就能解決問題了。至於玩火的。自棄者不可救。沒辦法。送個小盒子給他也就是了……
明己閒著無聊,開始把這些人的命運透過後世的手段來改變。科技才是硬道理。只是不知道自己這次要多久才能醒來……
老朱可聽不見明己的話,也不知道明己的想法
“咱決定洪武六年歲首,舉行明己的封王儀式!”
馬皇后默不作聲,封王算是國事。湯和也不好參合!一眾御醫早已退了出去。房間只剩朱標可以發言了
“爹,兒臣贊同。不知小弟該冠以何名?”
按排名明己應該封蜀王。親王不同於郡王。世子世襲。權利極大。明己不在。蜀地歸湯府多有不便。
洪武一朝三次封王,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二十三年。按排名明己若是封親王,就該是洪武十一年朱椿的蜀王。
王爵也分三類,一是一字王,秦晉之類,外姓則是立下不世之功的開國元勳不可。如楚王韓信,一字並肩王的結局可都有些悽慘。
二是地名命名的王,比如大家熟知戴面具的蘭陵王之類的。其權利也不小。身份沒有一字王尊貴而已。
三則是類似吉祥物一般的王。好聽吉祥而已,福王,康王一類的。封地,軍隊啥也沒有。就一名頭。
王爵之中,以秦晉為尊,齊楚次之。以前晉王應該比秦王更有分量。李世民給秦王增加分量後就以秦為尊了。
洪武的一字王均封給了老朱自己人。二字王也只是追封的,沒什麼用處。開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達,東甌王湯和之類的。
朱標的擔憂,老朱自然清楚。蜀地是不可能封出去的。項羽把蜀地封給劉邦成就了大漢。
老朱再傻也不會讓湯府把控巴蜀之地。明晟才剛剛處理。怎麼可能在培養一個。何況這王也算是追封了。
親王是對明己的認可。而非湯府!老朱賜鎮江給明己。早以有了王爵之實。明己如今藥石無醫。也無人世襲。給在尊貴的身份都沒關係。
“咱決定封明己為吳王,標兒。你覺得如何?”
朱標一愣,顯然他也沒想到老朱玩得這麼花。只是沒開口。幾次事情讓他清楚了老朱不是無的放矢之人。如此行事,恐有後文
湯和卻不得不開口推辭了。吳王其實沒什麼。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老朱曾當過吳王。這分量可不輕。
吳王原本封給了朱橚,後又改成了周王。在這時空,吳王依舊空缺。朱橚直接當起了周王。
“上位。吳王之位萬萬不可啊。明己微末之功擔不得吳王之尊……”
“行了!咱給徒弟點東西。你跟著參合什麼?”
老朱出聲打斷湯和
“明己之功倒也配得上吳王。但吳王特殊。因此不得世襲。這吳王是咱賜給明己的!”
此刻夢境中的明己聽明白了。老朱這是給自己追封呢!自己只得了名頭,沒有一點好處。湯府也沒湯可喝,還得感恩戴德。老朱這畫餅的手法可以啊
明己對公侯王爵並不在意。志不在此,給個皇帝都不會在意。還不如給自己一張身份證。
明己不是厭世之人。對生活還是很熱愛的。只是不適應這裡的生活。與這裡格格不入。觀念不一樣,顯得有些孤單而已。
並不覺得權利等同一切。在這裡權利的魅力的確無限大。明己卻依舊恪守底線。並未放縱自己。對吳王的感觸也沒湯和的反應大,甚至有些嫌棄
“老朱,這吳王我可不要。日後你在整個越王出來。是不是得吞我啊。”
明己想要拒絕,卻無法言表。想著醒來後第一件事便是辭去這個職務。做個透明的小侯爺挺好。權利適中。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靜待未來……
朱標沒有開口,馬皇后想了想,忍不住開口提醒
“重八,吳王怕是有些不妥。明己生性恬淡,怕是不會同意的。朝臣想必也頗有微詞。標兒……,吳王之位過於特殊。知道的明白你是愛徒之心。天下人可不知道啊。你再考慮考慮吧”
馬皇后的話,老朱還是得聽的。又思索了一番。確實有些不妥,吳王有儲君之嫌。
“嗯,妹子說的有道理。吳王的確不妥。咱再想想”
老朱又開始思考了。明己不能就番。還得尊貴,免了世襲的權利。讓百姓看到皇家的態度,分潤民心。畢竟明己提出的土改和田稅。拿出糧種,改良的紡織鍊鐵等都是遺澤萬民的功勞
老朱不知不覺又想起了明己。自己也一直想把明己這個局外人拉進大明。想起在鎮江和明己相處的時光,談論歷代皇帝和大明。開口豪邁說道
“咱是洪武大帝!當開歷史先河!咱要讓明己做大明的王。大明遠勝戰國,咱以大明封之。賜爵明王!”
老朱話必,眾人一時都沒反應過來。覺得老朱有些陌生了。豪氣!這種帝王氣度是老朱這個小心眼的皇帝該有的嘛?
老朱見眾人的反應,很是滿意。湯和反應過來,連忙跪下不聽的磕頭謝恩。
明王這個稱號,在別的朝代可能沒什麼。在大明可就是皇者之下,諸王之王了。在大明,誰敢凌駕大明之上?
馬皇后和朱標對視了一眼,沒說什麼。他們更能明白老朱的用意。
明己也被老朱的操作震驚了一把。老朱啊,你要是知道我還死不了,不知道你會不會後悔啊…
老朱等人停留了一會兒也就回宮了。謹身殿還有正事要辦呢。不能把心思全花費在明己身上。
湯和也沒了辭官的藉口了。如此大恩。他再辭官就有些不懂事了。只怕工作會更加賣命了。
翠州莊園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