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小日那個中隊,僅僅只有150多人,卻中80發120迫機炮彈。
雖然只是普通彈,並沒有高壓或高溫,但這種炮彈的殺傷範圍,卻也在6米以上,你認為,小日在作戰期間,兵員會分開如此遠嗎?
絕對不會,小日的戰術思想,都是集中優勢火力,攻擊於一點,以點破面為主。
為何?一個因為他們人少,兵力不足,二來資源不足,不允許浪費。所以,要求火力集中,達到速戰速決的效果。
只要不是命中率偏得太過離譜,這種強度的炮擊,一般都會造成半數以上的傷亡。
這個中隊的傷亡比更高,達到驚人的三分之二!
這裡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小日沒有任何準備,他們不會想到,抗聯會有大炮,而且還有這麼多?
第二個就是炮兵偵察兵的能力,他報告的引數,和實際轟炸結果的差異不大。最重要是在炮擊的過程中,能靈活更新引數,使效率更高。
僅剩下的50來個懵圈的小日,讓數百特戰隊去收拾?簡直就是浪費戰爭資源!
特戰隊一向都是秉承著,以小的代價完成任務,所以,只讓兩個小組上去叫‘玉米’,其他人則是防止靖衛5團的偽軍。
說實在的,這股敵人,輸得一點也不冤。
從這支數百人的特戰隊,趕到此地,他們就已經輸了!特戰隊是什麼裝備,單兵用的都是全自衝,火力又快又穩,槍打得遠不說,人還打得賊準。
還能拼什麼,火炮嗎?每支特戰隊,至少都配有一個炮連,次點的也是機炮連也有6門120迫,小日的中隊有啥,除了幾挺九二式重機,再多配幾門60迫,同樣差了幾個班級。
因此,這場小型戰鬥的意義,不是消滅多少敵人,而是讓抗聯的戰士們,瞭解這種戰鬥方式。
人們常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也就是兵法上集中兵力,滅敵一股。
傷可能都會好,可斷就真的沒有了,這兩種結果,不用想都知道,哪個讓人損失更大?
戰場上同樣如此,你擊退一個大隊,獲得的戰利品,大多情況下,可能都比不上殲滅一箇中隊。
是個人都知道,在臨走之前,誰都會將最好帶走。
小日軍當然也會如此,帶不走的也會銷燬,不可能讓對方繳獲,這是對本方的不負責任。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有可能,儘量在敵人開火之前就將其滅殺!這樣做有兩個最明顯的好處,一個是保護了自己,二個就是可以最大程度的繳獲戰利品。
這第二點,也是今天特戰隊這邊,為什麼沒有用十幾門120迫,去轟靖衛5團的原因,儘量用槍解決敵人,才不會對裝備造成大的損壞。
數天後,也就是3月20日,根據紅區高層指示,經過三天的會議,人民軍先遣兵團,和抗聯第2路軍,正式整編為東北兵團。
仍然由人民軍為主導,葉揚為最高決策者,有一票否決權。
也就是說,任何人事任命,都由人民軍決定,紅區沒有決定權。
這其實是做給統帥那邊看的,這支隊伍,我紅區並不會干擾其任何決策,也沒有權利影響決策。
任何部隊或組織,都是最講規矩的地方,因此,誰是定規矩的人,必須搞清楚。
確定這個中心思想後,部隊的組織結構,就好確立了。
首先是行政機關,葉揚給該地區,起了個名字,叫海爾新區。
新區設立主任一名,為最高行政長官,總理各項工作。並設立海爾市政廳,設正、副市長各一名,其它行政機關也相應建全。
為了應對新區繁雜的軍事、政治、經濟等諸多事物,李雲龍和謝富二人,已不能勝任這些工作。
經葉揚和陳參謀長商議,決定:
由陳參謀長出任海爾新區主任,負責總理各項工作。
海爾市市長,由原八辦傅主任出任,副市長由葉揚的泰山陳家升出任,負責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
其它行政人事任命,由陳主任和兩位市長報批。
軍事方面,新成立的東北兵團,和海爾新區警備司令部。
具體安排:
兵團司令部,設在海爾城。增加一個副司令,抗聯周國中出任,以及一個副參謀長、岩石(朝國人),也是抗聯的。其它如後勤、宣傳、組織等眾多部門,也安排了不少抗聯戰士。
警備司令部,由原陳參謀長、也就是現在的陳主任兼任,具體事物由副司令陳先負責。轄憲兵、警各一個團,城防一個旅及守備兩個旅,暫定兵力2萬人。
接著就是兵團各兵種的整編,其中步兵整編為三個步兵旅和一個教導旅。
步兵旅基本上沒太大的變動,由原先兩個團,增加到三個,警衛、炮、工輜重等部隊都為營級,另外增加一個野戰醫院。一個旅,暫定為6千3百人。
其中,1、2旅旅長,還是人民軍原來兩個旅長;3旅長由原抗聯6軍長、戴紅兵出任。抗聯其它的同志,出任副旅長或政委。
部隊以人民軍為主幹,所有的抗聯戰士,編入其中。人員不足之數,由教導旅負責訓練後,再進行分配。
原騎兵部隊,擴編為騎兵師,轄兩個旅4個團,一個教導團一個機械化團,其它警、炮、工等部隊為營級。暫定為1萬3千人,馬上萬匹,各式車輛六十多輛。
炮旅變化不大,還是原來的三個120迫機炮團,每個團由原來的三個營,減少到兩個營,配炮24門;多了一個重炮團,有16門105重炮,是繳獲小日騎兵集團,以及齊市的戰利品。兵力暫定為3千2百人
特戰大隊擴編為旅,暫時兩個大隊、每個轄三個中隊,以及一個機炮中隊;一個機炮大隊配重機槍24挺,120迫機炮24門。共兵力暫定力3千6百人。
教導旅暫定為8千人,兩個團,每個團3千人,主要是訓練新兵。
葉揚還計劃,將兩個排式炮團,馬上調入海爾區,由東北兵團司令部直接指揮,用於應對小日的反撲。
同時,在海爾市周邊,設立兩個固定機場,將一個空戰師,兩個轟機團,以及教導大隊一半人機,調往該區,但仍由人民軍總部這邊指揮。
如此多的行政人員和軍隊,糧食和生活用品,都是一件大麻煩事。不過,與北羅的邊界已經打通,邊境貿易有限公司,也應該成立了。
葉揚的內助陳欣,已經為他準備好了,就在上次去京時,辦理好行文批文。並且人才也招聘完,正在包太特區培訓,只要李雲龍這邊將小日勢力清除,公司將立即前往。
她們甚至連工商企業都規劃好了,有計劃的將特區的一些工廠、企業單位,在海爾新區開設分廠或生產基地。當然,這些得看北羅國那邊,最需要什麼產品才會建廠。
此時,東北邊界外的不少北羅城市,如果有細心的人會發現,各個城市都有許多新的商店或商場,這些都是特區商務部,與情報局合力創辦的,主要是瞭解當地的市場。
同時,已經啟動的情報網路,安排在各行各業的潛水員。
這裡,是葉揚前世心中的痛!也是眾多國人心中的痛!
滿洲國,以及前身賣國的清庭,它們的存在,就是個錯!
這也是心裡最大的願望,讓這些地方一一能迴歸!
數年後,只要有足夠的實力,不是不可以實現的,葉揚堅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