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圖努正觀望著大宋君臣的態度,韓侂冑冷不防將難題拋給自已,完顏圖努暗叫,世聞韓侂冑狡猾,果然不假!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完顏圖努略一遲疑,起身說:“大宋陛下、太師,若貴國代表願意,何不讓他與樸將軍練一練手?”
這是同意繼續比下去的意思了。
完顏圖努昨天極力反對樸不侗比武,為什麼此時又鼓勵樸不侗繼續呢?
原來,完顏圖努心想,既然雙方比了拳腳,樸不侗輸了,也代表大金國輸了。樸不同還要比,眾人都看到了,是他樸不同自已的意見。假如樸不侗使用兵器勝了,大宋和大金,雙方一勝一敗,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大金的顏面也就挽回了!如果樸不侗再失敗,也不過是失敗!兩敗和一敗,有多大區別?
更為重要的是,完顏圖努內心有一個惡毒想法,他見柳馬苑一身武藝,高出樸不侗許多,柳馬苑使用兵器,武藝怎麼可能會差?雙方用兵器激戰,稍有疏忽,非死即傷,樸不侗不幸死在大宋代表手上,他樸不侗之死,那是自找的,我這位正使可沒什麼責任!回國後,大金皇帝真要追究我責任,大不了降級!用降級換他樸不侗人頭,太值了,這樸不侗太可恨了。完顏圖努在片刻之間,想了這麼多,可以想象,古時候文人心思,是多麼可怕!
韓侂冑聽完顏圖努鼓勵兩人再比,深感意外,但完顏圖努這樣說了,他自然不能反駁,略一思索,就領悟出了完顏圖努的前一段心思,也就是想樸不侗贏一場,為大金挽回些面子。
知曉對方用意,這事就好辦了,但這事不能明著商量,韓侂冑略一思慮,心中有了主意,他慎重地朝趙擴點點頭,趙擴會意,轉頭對孫押班說:“傳朕旨意,准予陳源和樸將軍再比兵器,雙方點到為止,不得傷人!”
孫押班領旨後,剛走了兩步,韓侂冑突然說:“押班,煩請你問一問那陳源,他用什麼兵器比試?我們給他送過去!”
孫押班低頭應承後,即走到看臺前沿,對著比武臺上的“宣贊舍人”尖聲說:“聖上有旨,兩人可再比一場兵器,但點到為止,不得傷人!另‘師王’有令,問陳源用何兵器?”
比武臺上的“宣贊舍人”聽了,對著樸不侗和柳馬苑,將孫押班的話轉述了一遍,又問柳馬苑用什麼兵器?柳馬苑站比武臺上,遠遠地掃了一眼兵器架,回答:“用錘!”
柳馬苑修煉成仙前和入“仙界”之後,從未和他人決鬥過,何曾用過什麼兵器?現在樸不侗提出用兵器,他本來是不需要兵器的,但不用兵器,未免太輕視了對方,他看了兵器架上的各種兵器,覺得錘子重一些,可能會趁手一點,因此回答說用錘。
“宣贊舍人”聽了點頭下比武臺。
再說孫押班傳完話轉身要回趙擴身邊,見韓侂冑向他招手,孫押班走過去,韓侂冑對他耳語幾句,孫押班即轉到趙擴身旁,輕聲啟奏,趙擴側耳而聽後,復朝韓侂冑點頭認可。
韓侂冑即命“步帥”到身邊,也是耳語囑咐了幾句。
“宣贊舍人”上了看臺,對趙擴、韓侂冑說:“聖上,師王,陳源所用兵器為錘!”
趙擴微笑說:“朕知道了!”
韓侂冑則說:“請步帥親自送一趟如何?”
等在一旁的“步帥”急忙應命而去。
“步帥”“噔噔噔”幾步下了看臺,跑到右邊兵器架前,撿了一對銅錘,提在手裡,又朝比武臺急奔而去。上了比武臺,雙手將一對銅錘交給柳馬苑。
柳馬苑卻說:“我只要一個就可以了!”
“步帥”微微一愣,便將右手銅錘遞給他,柳馬苑接錘時,“步帥”突然貼近身來低聲說了一句話,柳馬苑雖然感到意外,但還是默默點頭答應。
“步帥”走後,柳馬苑右手提著銅錘,向樸不侗走來。
樸不同早聽得“宣贊舍人”轉述趙擴旨意說,“點到為止、不得傷人”,他卻暗想,我對這陳源恨之入骨,什麼“點到為止、不得傷人”?激戰之中,如果我一斧子砍在他身上,他的身體不分成兩段,也難有命在!他死了,只怪他技不如人,難道你大宋還敢要我為他償命嗎?
樸不侗拿定主意,只想著柳馬苑快拿武器和他對敵。等“步帥”提著兩隻銅錘來,柳馬苑只要一隻時,心裡更加氣惱,事到如今,你還輕視我,莫怪老子的大斧不認人!只是不知道剛才為他送兵器的人,對他說了什麼?
柳馬苑立在樸不侗前面五、六尺處說:“剛才‘步帥’對在下說,樸將軍英勇善戰,有開山大斧為助,如虎添翼,還望樸將軍手下留情!”
樸不侗獰笑說:“閒話少說,早點打完,早點回去!”說完揚起開山大斧來。
柳馬苑伸出左手說:“慢著,樸將軍,聖上傳旨,召令我們點到為止,不得傷人,我們該怎麼論輸贏?”
樸不侗將大斧往臺上一頓,將比武臺杵得山響,口裡喊道:“你有完沒完?”
柳馬苑賠笑說:“如果沒說清楚,還真是沒完!”
“你到底有什麼想法?”樸不侗頓足怒吼。
柳馬苑的舉動,惹得樸不侗大為光火,臺下一心想再看比武的軍民,也有著急的,還有人甚至認為,柳馬苑的舉動,是故意為之,以此激怒樸不侗,讓他心浮氣躁,從而尋找他的破綻來。
柳馬苑好像真有這個想法似的,一副慢悠悠懶洋洋的姿態,對樸不侗慢條斯理說:“要不還是按剛才的章程,誰掉臺下,誰就輸了?”
樸不侗一聽掉臺下的事,心頭更加來火,暴跳如雷說:“你說怎樣就怎樣!”
樸不侗說完,也不理會柳馬苑回話了,抬手揚起開山大斧,照柳馬苑當頭劈下來!
柳馬苑早提防著樸不侗的舉動,樸不侗的大斧一舉起,他也揮動了手中銅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