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杜這一番話語,叫人感到寒心的同時,又無可厚非。
因為李子杜說得全部都是事實。
人類戰勝AI,他不會是獲利的一方。那怕他是最大的功臣。
人類敗於AI,他不會是受損的一方。那怕他是最大的禍首。
他已經不在是一個人類,而是一個不死不滅的怪物。
這個時候,華方代表悠然出聲問道;“那你在脈網計劃成型之後,是否願意全力相助我們擊敗AI?”
李子杜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當然。這也在預定好的命令之中。”
說著,李子杜忽然話鋒一轉;“不過前提是,要你們願意出戰才行。否則光我自己,可不會為了一群把我列為通緝犯的人與AI這般龐然大物,進行所謂的決一死戰。”
至此,華方代表深吸了一口氣,把目光投向其他四位代表;
“我的想法是,戰,反正有著脈網計劃的存在,我們依舊可以守住現在的一畝三分地。”
“不戰,也還不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的改變?難不成還指望AI能在我們出賣冢影以後,願意多分出幾塊地盤來給我們?”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地圖邊緣,可都是用無數的炮火和無數的生命堆砌,從AI手裡拿過來的,不是AI送給我們的。”
華方代表緩緩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所以,我將代表華夏方,投下‘戰’票。”
華方代表沒有按照正常的投票流程來進行投票,直接選擇了帶有煽動性質的現場舉手表決。
續華方代表以後,其他四位代表相續以舉手表決的形式,舉了自己的右手。
對此,李子杜卻不以為然;緩緩言道;“你們不啟動正常的投票流程,而是選擇舉手表決。”
“請問,以這樣非正常流程投票形式得出的結果,是否具有權威性?”
面對李子杜的疑問,華方代表可謂相當霸氣的回道;“當然有效!因為我們五位,都做出了選擇。”
“而且,也是你說的要我們儘快做出選擇,如果真要啟動正常的投票流程,還得浪費上一段時間。”
李子杜把目光轉投在其他四位代表身上。
見他們皆持預設的態度後,繼續言道;“你們五位只有一票否決權,並沒有一票透過權。”
“在場的其他幾千位代表們,並沒有做出他們的選擇。”
說完,李子杜又把目光轉向一眾代表們。
也是在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可以看見又幾十只右手,於人群之中高高舉起。
爾後,便像是多米若骨牌一樣,無數只右手一片接一片的高高舉起。
在這件事關人類興衰存亡的大事上,出現了相當罕見的,全票透過。
見此,李子杜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你們現在是不是該去切斷掉,AI對你們的監控線路?”
很快,在聯合國的命令下,無數的星級宇宙戰艦從各個星球起飛,飛往那些尚未被脈光覆蓋的區域,佈下防線。
那場面,既震撼,又不震撼。
說震撼,是因為隨便一艘戰艦的體積,都足以比得上一線大城市的佔地面積。
人類在仰望星級宇宙時,就像一隻即將要被踩死的螞蟻,去仰望那即將要落在自己頭頂上的鞋底板一般。
更別說幾十艘星級戰艦一齊起飛。
一艘星級宇宙戰艦,就可將容納上百萬人容納其中。還攜帶得有數不勝數的戰略級武器。
只需一艘星級宇宙戰艦,就可輕而易舉地滅掉垃圾星、南雲星,乃至於麥克瑟特。
所謂擁有著‘神力’的傳承殘影擁有者?
在星級宇宙戰艦面前,不過是一隻螻蟻。
說不震撼,是因為從宇宙的真空視角來看;
這些星級戰艦與星球相比,與浩瀚地星河相比,又太過於渺小。
如同把一顆石子擲入汪洋的大海一樣,能掀起多大的波瀾?
無數的星級宇宙戰艦,相續啟動‘偽曲速引擎’前往脈光所出現的方向,緩緩消失在視線之中。
只有永恆不變地星河,依舊是永恆不變。
想當初年幼時,我們以為星星很小,完全不如月亮大。
是因為單從肉眼視角來看,單個的星星真的很小,只有蚊子一樣大。
甚至還把月亮當成主角,把星星當成陪襯的配角。
殊不知絕大多數的星辰都要遠遠大過地球,甚至大過整個太陽系,就別說衛星一般的月亮了。
單個像地球,又或者是太陽系的行星木星一般的星球,是不會發光的。
不發光,代表這些單個的行星,將不會作為所謂的‘星星’,於夜晚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
真正能作為星星並進入到我們視線裡的,必然是要像太陽這般,是地球的130萬倍且發光發熱的恆星。
而太陽,又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所以通常情況下,每一顆我們鄋能看見的星星,都會是一個大小不亞於我們太陽系的恆星系。
隨著距離越來越遠,甚至有可能,體積遠超太陽系的星系團,也只能做為一小顆星星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
如此看來,那令我們嚮往的星辰大海,實在是太過於矛盾了。
作為一個整體,它是如此的浩瀚,可容納世間萬物且一點都不誇張。
而不作為一個整體,又是如此的渺小。
縱使是超星系團,也只不過這茫茫大海中的一片小小的枯葉。
它能夠發出璀璨的星光,由無數顆發光發熱的恆星所組成的星光,叫我們心曠神怡,叫我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但這說為‘璀璨’的星光,可甚至都難照亮我們腳下的路,叫我們看不見隱藏在黑暗中的危險,更看不清前進的方向。
還讓我們滿懷希望的同時,又倍感絕望。
星光之所以燦爛,是因為有著黑暗作為襯托,來突顯出它的亮。
而這黑暗,又是那麼的深邃,由無數顆發光發熱的恆星所一齊發出的光,都無法將之驅逐。
這黑暗,更代表遙遠要以‘光年’來計量的距離。
遙遠到要我們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把探測器送到火星上去。
更遙遠到,我們將在有生之年,難以走出地球之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