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看著人來的很多,笑著說道:“沒什麼大事,給你們御膳房增添點新東西。”
“跟我進來。”
一路上的緊張隨著李麗質的話煙消雲散。
總管太監連忙招手讓小太監跟上進去。
來到堆放東西的地方,李麗質讓總管太監跟著,還吩咐人用紙記錄著。
“這是裡面裝的是鹽。”
“這是味精,用途跟鹽差不多,給食物提鮮的。”
“這是醬油……”
“這是酸醋……”
李麗質回憶著剛剛陸軒給她介紹的場景,她重複著給這個總管介紹著。
等李麗質說完,總管太監勉強記住了。
“殿下,老奴有個疑問,這些東西是從何而來?”
李麗質則是說道:“不該問的別問,從明天開始,宮裡所有人的飲食全部加上這些調味料,具體的用量,你們御膳房自已研究一下。”
“阿爺那邊我去告知他的,你不用當下。”
老太監見此,也不好多問,只能吩咐跟著來的太監們開始搬運這些東西。
他們臨走時,李麗質還特意說道:“記住,輕拿輕放。”
“好的好的,殿下。”
看著老太監們離去後,李麗質跟自已的弟弟妹妹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她還有事情要向李世民稟報。
……
李麗質離開後,陸軒自已休息了一會兒。
過後他就帶著急躁的狗子出門遛彎了。
溜了兩圈回來後,陸軒簡單的洗漱就開始去網上查詢資料了。
先是細鹽的製作方法。
作為一個全職撲街作家,陸續有很懂裝置,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差生文具多的人。
沒錯,當時弄裝置的時候,他不知道怎麼想的,給自已弄了一臺印表機。
首先是細鹽的製作方法,網路上有很多帖子,陸續找了一個瀏覽量最高的收藏,複製貼上後把它列印了出來。
味精的、醬油的、醋的,等等今天陸續送過去的東西。
資料一張又一張的列印出來,整理、疊放好。
就等明天李麗質過來讓他帶回去了。
……
立政殿,經過這些日子的調理,長孫皇后的身體比以往的日子要好上不少。
再加上今天中午李麗質送過來的衣服,李世民聽說後一合計,暫時不用去研究如何製作的了。
因為隨著前幾天給地入冬後因為物資短缺而向朝廷上奏了奏摺,經過審批核對,現在物資都已經發放下去了,足夠給地的百姓度過冬天了,現在研究出來也得要明年才能用了。
所以李世民就讓長孫皇后先自已穿吧,等天氣回暖,她的身體好些了再研究。
由於羽絨服的保暖性對於長孫來說非常的好,再加上最近的調理讓她身體恢復了一些,自從入冬後就一直在立政殿內不得出門的她,穿上羽絨服後就想著出去透透氣。
起初李世民是不想讓她出去的,可是架不住長孫皇后的軟磨硬泡,他最終同意了。
李世民登上帝位之前,兩人就是結髮夫妻,一路相伴直至李世民完成了霸業,此刻兩人就像退休後養老的老夫妻一樣,手挽著手在立政殿的院長裡裡面散著步。
這時,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從兩人身後傳來。
“啟稟陛下、娘娘,長樂公主覲見。”
李世民聽後,有些疑惑的言語道:“麗質,這個時間點她來幹什麼?”
兩人已經走了許久,長孫皇后覺著差不多了就說道:“陛下,要不就先回宮裡吧,麗質現在過來,一定是有什麼急事需要說的。”
“這孩子我瞭解的,一般沒有什麼急事都是等到第二天才會說,現在這個點了,應該是特別著急的吧。”
說著,她就轉換了行走的方向,朝著立政殿門走去。
“讓麗質去殿內等候,外面風大,避免讓她著涼,我跟陛下很快就到。”
小太監聞言,連忙跑回去稟報。
……
很快,李世民跟長孫就回到了殿內。
李麗質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思考好了,怎麼跟李世民說陸軒要幫忙改進大唐科技的這件事。
看到李世民跟長孫進來,坐著的李麗質立刻起身行禮。
“阿爺、阿孃。”
李世民抬手示意她坐下。
等待兩人入座後,李世民開口問道:“麗質,什麼事情讓你大晚上的跑立政殿來,快說說。”
李麗質直接起身說道:“阿爺,你猜我在小妹的寢宮裡發現了什麼?”
李世民有些狐疑的看著她,不過語氣沒有什麼生氣的,有些略帶笑意的說道:“還能發現什麼,難不成又出現了細鹽?”
“還是其他一些從來沒見過的東西?”
“阿爺,沒想到你居然能猜出來。”
“真的是細鹽,而且多達幾百斤的細鹽。”
李世民被李麗質的話語震驚到了:“你說什麼?幾百斤,還都是細鹽?”
“在哪呢?快帶我去看看。”
李麗質來到李世民身邊坐下說道:“我已經讓御膳房的人搬回去了。”
“阿爺你要不猜猜,這細鹽是怎麼來的?”
李世民非常疑惑的問道:“這個我猜不了,你就直接說吧。”
李麗質也是直截了當的說道的:“還記得之前小妹寢宮裡出現細鹽的事情吧,當時阿孃就在這立政殿內讓外面兄妹來一起吃了飯。”
“然後今晚我去找小妹他們玩的時候,三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大喊道他想要細鹽他想要細鹽的。”
“我當時是以為他饞了,所以才喊的。”
“可是後來發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只是我們一個不注意,幾百斤的細鹽就憑空出現在小妹的寢宮裡,另外還帶著其他的東西一起出現的,我初步判斷了一下,都是一些用來做吃的,所以就讓御膳房的人搬走了。”
“我讓他們明天做飯的時候就直接用細鹽了,別用那什麼粗鹽,自從吃了細鹽後,我、李治、城陽跟小妹,對粗鹽做出來的飯菜都沒什麼胃口了。”
聽著李麗質的話,李世民跟長孫是一愣一愣的,不過好在是有李淳風提前給他們打了預防針,所以沒有過多懷疑這件事情的起因。
李世民斟酌片刻後說道:“也行,幾百斤的細鹽,夠吃很長時間了。”
“到那個時候,細鹽的製作方法應該也快研究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