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東方露出了一抹魚肚白。
王宵獵只覺得頭痛欲裂,站起身來,掀開帷幔著,看著外面已經白了的天地。
雪不深,不沒腳踝,一腳踩過去就帶起泥土來。
趴在桌子上,幾個將領依然爭論不休。
什麼時候起程,一日走多少里路,在什麼地方歇息,事無鉅細,一一討論。
邵雲頭大如鬥,他從來沒有這麼詳細地算過地理。
看著紅色的霞光從天邊冒出來,王宵獵果斷地道:“不必再議了!昨晚一夜,該討論的事情都已經討論清楚。
陝州我們救!邵雲,你莫要誤我!”
邵雲起身叉手:“觀察救陝州,陝州數萬軍民感念觀察恩德!我所說句句是實,若有錯漏,請觀察斬我頸上人頭!”
王宵獵擺的擺手:“人頭算什麼。
我們行事,當一是一,二是二,不可有虛言。
這兩三萬軍隊是我的無數心思,不敢有絲毫閃失。
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若只是縮在新野一地,又有什麼用處?金軍圍朝廷重地,但凡有一點可能,我也不會避而不戰.”
說到這裡,王宵獵轉過身,看著眾人沉聲道:“此去陝州,務必如獅子搏兔,一擊即中,不可有絲毫僥倖!如今桑仲窺伺唐州,當留大軍防他。
解立農帶三千兵,回唐州防守。
桑仲來攻,則據城而守,不要大意。
只要守住了,等到大軍回來,便不怕他!”
解立農起身,叉手稱是。
王宵獵又道:“明日去鄧州,把汪提刑叫來。
我帶兵去陝州,鄧州就先暫交給他了。
汪提刑是個曉事的人,必然不會有錯漏。
現在新野編成的軍隊有三萬二千人,此去陝州,一共帶兩萬五千大軍,其中五千人運輸糧草輜重。
新野留四千人,加上新兵營裡的三千人,也足以應付突發的事情了.”
見眾人沒有異議,王宵獵對張均道:“今日開始準備,也要三五日之後出發。
我最擔心的,是李觀察等不到我們,城先破了。
那時我們費盡心力,使出了十二分力氣,卻一切成空。
張均,你選一千精銳騎兵,帶一千五百匹馬,三日後與邵雲一起先行。
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陝州!只要有援軍,哪怕人少,金軍一時也難以破城。
周旋上幾日,大軍到了,就一切好說!”
張均起身叉手唱諾,心中興奮異常。
自己一直想做件大事,終於等來了機會。
王宵獵看著眾人,道:“事情便就是如此,各位都先回去準備。
牛皋、邵凌,你們兩人回去之後精選士卒,與將領開會,讓他們詳議此事。
五日之後,我要所有計程車卒都知道我們要做什麼,此去所面臨的困難。
要他們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做好與金軍戰鬥的準備!”
牛皋道:“觀察,此是絕密事,不好讓下級將領和士卒知道吧?”
王宵獵道:“打仗就是要去拼命!他們與我們一起去拼命,有什麼要瞞著的?我的軍中,該保密的事情一定保密,不許洩露。
但也不許以事涉軍機為名,不讓下屬知曉實情!戰爭是需要依靠每一個士卒的參與,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以前說過很多次,戰前要開會,要仔細討論,此次依例而行!”
一眾將領見王宵獵態度嚴厲,急忙叉手唱諾。
王宵獵對邵雲道:“你在新野先留幾天,等張均準備好了,與他們一起回虢州!”
吩咐罷了,王宵獵留下楊審、牛皋、邵凌和張均幾人,讓其餘人回去準備。
等到大家離去,王宵獵道:“此去陝州一戰,最要緊的一是要李觀察守住城。
另一點,就是行軍不可有絲毫疏漏,糧草要跟上。
此是大事,我們再議一議.”
楊審道:“依靠鄧州人力,可以把糧草運到陽城驛。
之後的路,就要由大軍想辦法了.”
王宵獵皺眉道:“陝州到陽城驛五百里路,運糧草不易。
以每日行五十里計,來回就要二十天。
每個挑夫每日食兩升,就要吃掉四鬥。
若能夠挑一石半,可以運糧一石.”
說到這裡,不由搖頭。
這樣算下來,三分之一的糧食就要被挑夫吃掉,效率實在太低。
這一帶又全是山路,只能靠人背。
兩萬大軍作戰,五千人運糧,糧草還是不夠。
楊審道:“沒有辦法,如果全靠大軍運糧,剩餘作戰的人就太少了。
還是要從地方徵人.”
王宵獵道:“陽城驛到盧氏之間,本就人煙稀少,徵人也難。
還是從鄧州調人吧。
按照百斤百里百文的價錢,我們給錢就是。
一時間沒有錢,也要給民夫記清楚。
等仗打完了,再跟他們慢慢算.”
楊審聽了,面露苦色。
不斷地跟百姓打白條,這可不是好事。
看了楊審臉色,王宵獵道:“說實話,此戰非同一般。
若不是朝廷自來不管是徵民役,還是科買貨物,都喜歡賴賬,失了百姓的信任,我們不必如此。
朝廷沒了信用,我們只能慢慢補上.”
說到朝廷,楊審不敢再說話。
王宵獵可以無顧忌,楊審可是不敢。
王宵獵對邵凌道:“此戰張均先行,我欲以你為先鋒,隨在張均之後。
因為你要急行,重甲的軍隊不會太多,不利於行動的儘量少帶。
趕到陝州之後,要頂住金軍進攻,等候大軍到來。
你以為如何?”
邵凌沉吟一會。
道:“最好還是帶上重甲,哪怕少帶些其他物資,此物斷不能缺。
士卒們若是不穿重甲,只怕抵擋不住金軍的進攻.”
王宵獵想了想。
道:“若帶重甲,你一日能行多少裡?”
邵凌道:“倍道而行,一日六十里應該可以。
日常裡操練試過,一日六十里,可以行十日。
此去陝州不過八百里路,應該不難才對.”
王宵獵搖了搖頭:“新野周圍都是平地,行六十里不難。
此去陝州,過了陽城驛全是山路,可就不容易了。
你最好是想清楚,千萬不能耽誤了行程.”
邵凌想了又想,斷然點頭:“即使是路上難走,還是帶一千鐵甲!有這一千鐵甲在,就不怕金軍來攻!沒有鐵甲,面對金軍,總覺得不把穩.”
王宵獵點了點頭:“你覺得如此最好,那便如此。
你帶五千兵,包括一千鐵甲,當先而行。
我自帶一萬兵馬,包括六千鐵甲為中軍。
牛皋帶五千兵為後衛。
其餘五千運糧的兵馬,也歸牛皋指揮.”
牛皋叉手稱是。
邵凌帶五千兵為前鋒,不但是要走在全軍前頭,還要在必要的地方整修道路,有時搭橋。
他們不但是要走得快,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牛皋帶輕兵為後衛,還要照顧後面的運糧隊。
此去陝州,王宵獵一共帶兩萬五千人,其中五千人運糧草輜重。
這是宋朝軍隊的慣例,軍中一般有兩成到三成的輜重兵。
不過,大戰的時候,還是要徵民夫。
一切吩咐妥當,王宵獵站起身,走到門口,看著外面飄舞的風雪。
過了許久,才道:“先父起勤王之兵,本就是要打金軍。
我們辛苦了兩年,好不容易攢下這點家底。
此去陝州,一定要打一場漂漂亮亮的仗!告慰先父,也出一出這兩年的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