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軍械與審計

到了衙門,幾人剛剛落座,楊審從後面急急過來,上前行禮。

王宵獵對汪若海和閭勍兩人道:“這位原來是我軍中的糧草官,名為楊審,現主管這裡.”

兩人見楊審並沒有穿官服,有些生意人的樣子,微微搖頭。

王宵獵這裡就是這麼奇怪,從軍隊規模和日常管理來說,制度嚴格,規模宏大。

但許多地方又顯得小家子氣,甚至破破爛爛。

便如前邊新兵營裡計程車卒,許多人沒有軍裝。

這位楊審,沒有穿官服。

當官又名釋褐,不穿官服像個什麼樣子?上了茶來,王宵獵問楊審:“這些日子怎麼樣?一切新建,諸事不順,你要多多用心才好.”

楊審道:“這幾日軍械製做慢慢順利,已經能夠產兵器鎧甲了。

只是其他事情,大多隻是起了個名字在那裡,招些人認字,還沒開始.”

“缺人哪!”

王宵獵嘆了口氣。

“現在諸事新興,處處缺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最開始一定要多請教師,自己編教材,教人識字。

人只要識了字,想起事情來便會跟以前不一樣,所謂開蒙嗎。

還有,現在這裡不少讀書人,也要組織起來,讓他們編些識字人看的東西.”

楊審聽了一怔,問道:“編什麼東西?自古以來留下的典籍汗牛充棟,想看自然有書看.”

王宵獵微笑著搖了搖頭:“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識了字,也不會去看那些典籍。

除了用來賺錢的書,他們喜歡看的是志怪傳奇,歷史演義,一些風聞趣事。

我聽說這裡也來了幾個京城的說書人,他們以前說的話本,便是如此。

你可以組織些讀書人,把這些話本整理一番,印出來成書.”

楊審拱手稱是。

一邊的汪若海道:“制置,官方出書,如何能出那些?先秦、兩漢、隋唐,多少名字文字?既然有讀書人,官府又願意出錢,可以把這些精編出來,印刷成書.”

王宵獵道:“這些書自然有。

何必我們再編?以前朝廷編過的就有不少。

只是,現在我們教會識字的人,多是不讀典籍,只會讀些伎術書而已。

讓他們看這些典籍,他們也沒有多大的興趣。

但識了字,總要有書讀才好。

印些話本出來,正可以賣給他們.”

汪若海搖了搖頭:“紙張製造不易,怎麼能用在這上面?官府終究不是逐利的商人,不應當做這些才是。

官府印書,還是要精挑細選,以正人心.”

王宵獵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官府印書又怎麼了?同樣是要賺錢的。

而且只要思想健康向上,話本小說也是好讀物。

天下間大部分的人,哪怕讀書識字,也沒有興趣讀那些典籍。

便如後世,大部分人都讀書識字,但又有多少願意讀所謂的經典書籍呢?從小學就學馬列主義,真正的馬列經典又有幾個人看?不是說經典不重要,而是對現在的王宵獵來說,通俗讀物更重要而已。

飲了碗茶,說了幾句閒話。

王宵獵道:“天色還早,我們到後邊看看兵械製作。

現在亂世,說到底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餘的,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從衙門後邊出去,是一個大院子。

一進院子,就聽見乒乒乓乓的聲音。

院牆邊的涼棚下,鐵匠們正在忙碌。

有的在製作刀劍,有的在製作各種各樣的零件。

王宵獵道:“各州縣的鐵匠,大多數都在這裡了。

說實話,有些不妥,鄉下百姓的農具就沒有人修造了。

我準備讓這些人帶徒弟,幾個月後,大多數人就能夠回家去了.”

閭勍道:“如何使得?你新招了那麼多兵,正是需要軍械的時候。

我跟你說,老鐵匠們的經驗特別豐富,製出來的刀劍,不是新手可比的.”

王宵獵道:“不妨事。

軍中用的器械只有那麼幾種形制,一人做一道工序,就簡單了。

許多鐵匠打了一輩子鐵,他們能做的物事別人做不了,不需要在些浪費日子.”

閭勍見王宵獵不聽,也不再勸,只能心中嘆氣。

看來王宵獵還是太年輕,不知道厲害。

或許在他眼裡,這樣做是愛惜百姓。

卻不知,軍械不利,戰場上是要死人的。

宋朝最大的工場都是官辦的。

如以前的開封府。

一個是皇家的織造院,裡面近萬女工。

還有一個就是造軍械的地方,同樣數千工匠。

這樣大規模的工場不是小作坊可比,產品製造都分成了許多工序,每個人只負責一道工序即可。

但下面的小地方,就沒有這種分工了。

王宵獵的想法,是把大規模製造的東西,都合理分成幾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工人只需要知道這道工序的知識即可。

這樣訓練,比教徒弟可是容易多了。

看了一圈,閭勍道:“制置,我看你這裡都是製作刀槍,怎麼不見弓弩?”

王宵獵道:“弓弩製作費時費力。

只是最近,我才從流民中找到幾個開封府過來的弓匠,說清了製作過程。

只是一時之間,難以置辦完材料。

是以旁邊別設一院,讓他們在那裡準備.”

閭勍點頭:“不錯,弓弩製作可不容易。

特別是軍中所用,非是民間的弓可比.”

王宵獵本來是準備建個水力鍛坊,只是這裡地形不合適,正在別尋地方。

新野這裡河流雖多,奈何地勢太平,蓄水不易。

想利用水力,還是北邊的汝州合適。

要想把軍事裝備製造業發展起來,從鍊鐵鍊鋼,到加工製造,鏈條很長。

一時之間,王宵獵哪能夠準備得起來?只能在這裡先製造急用的兵器,後面慢慢補充。

穿過院子,裡面是一排房屋。

門口掛了一個牌子,寫著“審計司”。

汪若海問道:“制置,怎麼這裡還專設一個審計司?若是衙門裡的事情,設在衙門裡才對.”

王宵獵道:“官場上面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進行審計。

要審計,就離不了查賬籍,懂數字。

一時之間哪裡有那麼多人才?只能夠在這裡設著,先培養人起來。

以後事情多了,才由他們做事.”

宋朝以前有勾當司,趙構登基,因為避諱,改成了審計司。

後世的審計,名字是從這裡來的。

官場之上,包括在商場,審計特別重要。

王宵獵有前世記憶,當然知道這一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命一個官員做事,就要充分授權,才能保證效率。

充分授權,不代表允許屬下為所欲為,必須進行嚴格審計。

審計能不能做好,直接影響到整個官場。

這個時代的審計,其實用到數字的地方不多。

王宵獵不同,要求參加審計司的人,必須要先學習數學。

審計的時候,針對錢物,一一核對仔細。

在王宵獵看來,屬下的權力要有,嚴格的審計也要有,兩者相輔相成。

走過院子,汪若海看向房子裡。

見有二三十個學生做在那裡,不足二十歲到三十多歲,正在看上面一個教師講課。

一個學生轉過頭,正看見門外的人,神情有一些羞澀。

裡面教師講的什麼,從外面並不能看清。

不過看學生學得認真,態度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