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江邊,樊城鎮旁,楊進立馬看著白雪皚皚的江面,仰天大喜:“真是天也助我!這一場大雪後漢水冰封,我們可以涉冰而過!過了漢水,看後面的軍隊還來追我!那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哪個還能阻我!找幾個富裕州軍,也過上幾天太平日子!”
說完,吩咐手下立即到漢水冰面,找尋合適渡江的地方。
十幾個士卒得了吩咐,個個踴躍,到了江面上,一起向江心跑去。
人人爭先,要在楊進面前立個大功。
跑了十幾步,突然聽見清脆的響聲,十幾個人先後落到江水裡。
岸上眾人不由目瞪口呆。
過了好一會,才有人道:“只怕冰太薄了,這河過不得!”
楊進氣得七竅生煙。
厲聲道:“這樣大雪,冰面必然是厚的!再去十個人,仔細一些!”
被上官逼著,又有十個士卒小心翼翼地到了冰面上。
磨磨蹭蹭走了十幾步的樣子,聽見腳下的冰面碎裂聲傳來,瘋一樣向回跑。
還是有三人跑得慢了,掉進江水裡。
看著在江水裡掙扎計程車卒,楊進目光呆滯,一時之間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二十里外,邵凌和牛皋並轡而行。
地上積雪太厚,速度很慢。
看了看身後的大隊,牛皋道:“這般行走像螞蟻一般,什麼時候能追上楊進!”
邵凌道:“天降大雪,哪個有辦法?也不必憂心,我們難走,楊進的軍隊一樣難走。
只要不追丟了蹤跡,還怕他飛上天去!”
牛皋道:“這樣大雪,漢水必然冰封。
大軍涉冰而過,用不了一日就過了漢水.”
聽了這話,邵凌不由大笑:“哥哥真是說笑!活了幾十歲,還沒有聽說過漢水能夠結冰。
這裡已經過了秦嶺,雖然下大雪,卻沒有厚冰。
縱然是漢水冰封,也不可能過河的。
真要結了冰,反而一時行不了船,那時楊進才是無路可逃!”
牛皋道:“漢水真不會結冰?”
邵凌道:“這樣大雪,會不會結冰倒不好說死。
不過縱然結了冰,上面也行不了人.”
牛皋點了點頭,才放下心來。
因為大雪,楊進路上走得不快。
襄陽知道有賊進攻,最少也會把漢江上的渡船收起來。
一時之間,楊進還真沒有辦法過河。
到了傍晚,邵凌和牛皋兩人紮營。
太陽剛剛落下山去,就有探子回來,說楊進被阻於漢水邊。
因為漢水冰封,又沒有渡船,一時之間無處可去,只能駐紮在樊城鎮裡。
回到帥帳,牛皋美美坐下。
道:“楊進這廝,滑溜如魚,自己又勇武異常,還真不好抓捕。
這次被我們堵在漢水邊,看他還有什麼辦法!明天我們一起並進,滅了此賊!”
邵凌道:“趕人入窮巷,我們還是小心一些。
明日我當正面,你為奇兵,莫讓他再跑了。
破了鄧州後,軍中多了強弓勁弩。
明日集中弓弩手,我與楊進先戰。
你帶兵繞到其側翼進攻。
終歸是盜匪,楊進的軍紀不嚴。
被你一衝,要麼衝我弓弩軍陣,要麼就只能退到漢水中.”
牛皋聽了,點頭稱是。
把軍中嚮導招了來,詳細詢問了附近地理,兩人商量著佈陣。
一切商量妥當,命人烤了羊,兩個人美美吃了一頓,早早休息。
鄧州城裡,因為大雪,季陵和汪若海兩人在城裡待了三日。
看看天晴,告辭北上。
王宵獵派了兩百兵士陪伴,一直送他們出了北城門。
這三天時間,王宵獵與汪若海相談甚歡。
自來到這個世界,王宵獵這是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讀書人。
雖然與汪若海有許多意見不同的地方,大部分談話還是愉快。
特別是汪若海是主戰派,談起來與王宵獵意氣相投。
看著人一行人遠去,王宵獵站在那裡好久。
前世的時候,對這個時代的文人印象並不好。
因為很多人說,宋朝不能恢復,偏安南方,甚至要向金朝稱臣,都是這些文人害的。
其實現在想來,這樣的說法沒有道理。
這個時代,不管文武,有志恢復的人多了。
只是趙構偏安,重用主和派,不管是文臣武將,主戰的都被排擠。
一朝政治,皇帝的作用至關重要,不能小視了。
政治領袖的作用不能過於誇大,但也絕不能輕視。
特別是這個政治領袖是皇帝,具有天然的正統性和惟一性,還是終身制。
趙構有沒有抗過金?當然是有的。
因為初期,金朝不允許其偏安,一定要把他消滅,趙構只有反抗。
但當金朝願意接受南北分治,趙構立即投降。
此時的局勢,有些類似後世的抗日。
如果沒有黨這一個變數,很多事情都差不多。
蔣最初的時候不想抗日,一味想著投降。
不惜出賣國土和國民,只要日軍不進攻其核心區,蔣都是可以接受的。
直到西安事變,在各種壓力下,蔣才開始改變態度。
最後的結果,宋金對立,蒙古崛起,滅了金朝。
中國堅持不投降日本,迎來了美國參戰,獲得勝利。
像趙構被稱為中興之主一樣,抗日勝利後,蔣也是被包裝成民族英雄的。
只是越到後來,這種說法著實有些諷刺意味,提的人才開始少了。
有一種說法,趙構有恢復之臣,而無恢復之志。
他之後的孝宗有恢復之志,而無恢復之臣。
這種說法不對。
不管什麼時候,天下總不會缺人才,只是沒有機會脫穎而出而已。
趙構偏安三十餘年,曾經有志恢復的文臣武將,到了孝宗上臺的時候都垂垂老矣。
不止如此,三十年不識兵戈,軍隊也已腐朽不堪。
孝宗真有恢復之志的話,可以從頭再來,慢慢培養,一二十年後必然局面一新。
說孝宗有恢復之志,而無恢復之臣,不如說孝宗有恢復之志,而沒有恢復的本事。
後世的人研究歷史,總少不了為趙構找各種藉口的人。
什麼崇文抑武,所以岳飛被殺,軍隊打不過金國。
什麼朝中主流就是投降,少數的主戰派,終究翻不起大浪。
什麼南方百姓日子過得安穩,北伐會加重負擔,所以百姓不想北伐。
都是似是而非,是不正確的。
宋金議和最大的推手,無疑就是趙構。
岳飛的被殺,軍政的荒廢,主戰派被打壓,趙構都是排第一位的責任人,後面才是秦檜等人。
有一位著名的歷史專家,專門寫一本書《荒淫無道宋高宗》,說了趙構在兩宋之間的種種荒唐的作為,還是不能改變這些人的想法。
當然,說趙構荒淫無道,本來就格局小了。
作為君主,荒淫無道並不是十惡不赦的罪過。
趙構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投降。
有這種觀點,說到底,還是有很多人不能堅持人民是歷史的主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才能評價歷史。
很多時候,確實人民不能決定歷史走向。
人民的心願,人民的理想,被各種強權踐踏。
但人民的喜惡在那裡,他們的歡笑和哭泣,就記載在歷史裡面。
靖康之恥,世所罕有。
堅決要報仇北伐的人,不管是文臣武將,這個時候所在多有。
正是在趙構的打壓下,他們大多不得志。
直到金朝力竭,趙構與秦檜聯合,才決定了大勢。
王宵獵來到這個世界,除了宗澤,汪若海是見到的第一個主戰官員。
與他交談,心生感慨。
不管是統治國家,還是治理地方,是不能沒有文臣的。
用武將治理,害處多多,過去的晚唐五代便是例子。
現在的王宵獵佔有幾州,迫切需要有文臣幫助自己做事。
眾人離去,王宵獵回到鄧州城裡,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到了中午的時候,突然有快馬從襄陽府而來。
稟報王宵獵,楊進已被殺於漢水江邊。
聽了士卒稟報,王宵獵猛地站起來。
問道:“楊進是如何殺的?他的殘部如何?”
士卒道:“前幾日大雪,漢水也結了冰,渡船行不得。
而且冰太薄,不能支援涉冰渡江。
楊進所部被圍於漢水邊的樊城鎮。
邵統制多帶弓弩手,正面進攻。
激戰正酣,牛統制帶數百騎兵,突然進攻楊進的側翼。
一時之間,楊進所部被衝亂,局面無法收拾。
楊進帶著所部親信,親自來攻,恰被軍中硬弩發的破甲箭射中,摔下馬來。
我軍士氣大震,一起進攻,就此獲勝。
楊進死於亂軍之中,所部或被殺,或被兩位統制俘虜,就此全軍覆沒!”
“好,好!”
王宵獵緩緩坐下,長出了一口氣。
上次擊敗楊進,明明把他團團圍住,卻一點辦法沒有,只能任他逃去,在王宵獵心中留下了陰影。
這廝身材雄壯,力大無窮,不用強弓硬弩的話,簡直一點辦法沒有。
攻破鄧州後,王宵獵立即把甲杖庫中的強弓硬弩補入軍中,果然有奇效。
讚歎一會,王宵獵問道:“邵凌和牛皋兩軍準備如何?襄陽府呢?”
士卒道:“邵統制和牛統制都暫住樊城鎮,等候知州軍令。
襄陽府的李知州,前些日子得詔旨,移鎮洪州。
本來等下任交割,聽聞楊進帶軍來攻,便提前離去了。
現在襄陽府中並沒有守臣.”
襄陽府的知府本是李積中,朝中老臣,歷任御史、翰林。
因是元祐黨人,被貶出朝廷。
趙構登基之後,清算蔡京等人,元祐黨人重獲重用。
聽聞李積中已經逃走。
王宵獵立即喚過一個親兵來,命他前去樊城鎮,命邵凌帶軍渡漢江,入襄陽城。
牛皋則帶所部,立即返回鄧州。
襄陽是天下要害之地,此時空了出來,王宵獵不可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