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為難

解立農坐在葉縣縣衙,心煩意亂。

楊天松走得太快,沒有攻葉縣城,直接繞城而走,自己還是沒有追上。

還好葉縣未破,不像寶豐一樣損失慘重。

過了葉縣,楊天松到了方城。

依然沒有攻城,搶了幾個村鎮,一路向南到唐州去。

王宵獵是汝州知州,沒有軍令,解立農不敢越境。

這兩天只能坐在縣衙裡,等候王宵獵命令。

直到第三天,王宵獵的軍令終於到了。

放下軍令,解立農出了一口氣,坐在那裡沉思。

軍令裡,王宵獵命令解立農,可以進入唐州。

現在的唐州,沒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不必理會那些地方公吏。

用最快速度,儘量追上楊天松。

如果楊天松逃到其他州軍,那就不追了。

軍令裡還說,楊進已經過了魯山關,進了鄧州境內。

王宵獵帶兩千兵馬,隨後追趕。

解立農想了一會,終於明白王宵獵的意思。

如果王宵獵帶軍佔領了鄧州,那麼夾在鄧州和汝州之間的唐州,是必須要佔領的。

此次南下,自己的主要任務是佔領唐州,能不能追上楊天松就看運氣了。

站起身來,解立農來回踱步。

此時天下紛亂,以前的行政區劃不必過多理會。

不過對於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來說,一般會守本分,輕易不會越境。

這道命令,很顯然,王宵獵不打算乖乖做汝州知州了。

對於自己這些人意味著什麼,那可說不清。

想了許久,解立農只能輕嘆一口氣。

這些事情,不是自己該想的,還是按軍令做事的好。

出了魯山關,太陽照在頭頂上,王宵獵有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

魯山關穀道大部分依河而行,道路崎嶇狹窄,兩邊高山聳立,有的地方一整天都見不到太陽。

這種要道利於防守,自古以來,就是楚地連通中原的要害地區。

不過後來中原重心東移,東邊的方城山慢慢代替了這裡。

楊進一路逃跑,並沒有在魯山關設兵防守。

實際楊進也派不出人來。

他的軍中,沒有犧牲自己保全主力的死士。

一離開了身邊,基本就跟楊進沒有關係了。

與楊進交戰後,王宵獵終於明白,為什麼前世讀歷史,總是發現這個時代的將領,往往用幾千軍隊就擊敗數十萬大軍的盜匪。

實際上盜匪的數萬數十萬,大多跟楊進一樣。

不是他們真有那麼多軍隊,而是他們身邊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又沒有數字概念,隨口誇出來的。

這種習慣害人不淺。

如此時的王宵獵,不與楊進真正打過,都摸不清他的真實戰力。

出了魯山關,南邊一百五十里外就是南陽縣。

這一帶山林茂密,人口不多。

楊進沒有停留,直向南陽縣去了。

王宵獵帶的軍糧不多,一路急行。

兩天之後,王宵獵到南陽縣時,楊進已經離去。

縣城被搶劫一空,店鋪全毀。

不但是金銀寶貨被楊進搶光,連糧草都運走了。

甚至縣城中的人口,也被擄去大半。

走在南陽縣城的道路上,看著兩邊被燒的店鋪,坐在地上哭泣的人們,王宵獵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寧做太平犬,莫為亂離人,對於生活在和平之下的人們,很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只有親身見到了這些亂象,才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幾個月的時間,王宵獵見多了這種景象,慢慢有些麻木了。

前世的時候,哪裡能夠想象,隨便走在路上,不時就能見到路邊的死屍。

白骨露於野,說的還只是無人收葬。

實際上這個時代,道路邊,村莊裡不知有多少無人掩埋的屍身。

金兵南下,加上隨後的動亂,讓宋朝的人口減少數千萬。

繁榮富庶的中原地區,甚至在一段時間成了無人區。

戰爭的慘烈,不是後人能想象的。

沒有在南陽縣停留,王宵獵稍事休整後,帶軍緊緊跟在楊進的後面。

第二天在穰東鎮紮營。

傍晚時分,譚兗的信使到了。

進了帥帳,信使向王宵獵行禮。

道:“在下史珍,奉鄧州譚知州之命,前來拜會知州.”

王宵獵道:“有盜賊楊進,為禍於汝洛之間。

京西北路制置使翟進與其交戰,身中流矢,不幸被其所殺。

我與其兄翟興,與楊進作戰月餘,終於在鳴皋山下將其擊敗。

不想三鴉寨無人駐守,楊進過了魯山關,進了鄧州。

我尾隨而來,還沒來得及知會譚知州,見諒.”

史珍苦笑道:“楊進已經到了鄧州城下,譚知州緊守城門,苦惱不已。

楊進這廝,號稱現在有兵十萬,讓譚知州立即獻城投降。

譚知州是朝廷命官,怎麼會降?奈何城中兵馬不多,守城也是艱難。

知州曾擊敗過楊進,能來救援,譚知州視為再生父母。

現在只願知州迅速進軍,解鄧州之圍.”

王宵獵有些為難。

想了想道:“楊進入魯山關時,不過兵馬千人而已。

幾天時間,就有兵十萬?我兵馬只有兩千,如此倒要謹慎了.”

史珍道:“這些盜賊,說出來的話如何能信?他就是吹氣,數日時間,也不可能把兵馬從千人吹到十萬!知州只管進軍,有譚知州接應,不必怕他!”

王宵獵道:“楊進已經圍住了鄧州城?”

史珍道:“倒是沒有。

他駐軍城北,正四處搜刮糧草.”

王宵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在那裡思索。

楊進說有兵十萬,王宵獵信他個鬼。

這個人嘴裡,確實沒有實話。

在鳴皋山下的時候,楊進還說有大軍七十萬呢。

王宵獵猶豫的,是怎麼處置譚兗。

譚兗小吏出身,手中兵力很少,但卻是朝廷任命的鄧州知州。

王宵獵要佔領鄧州,總不能直接把譚兗廢了。

王宵獵沒有與朝廷決裂的打算。

只要朝廷不限制自己抗金,不亂下命令。

怎麼處置譚兗?王宵獵還沒有想好。

最理想的,就是楊進攻下鄧州,王宵獵再擊敗楊進,那時就不用管譚兗了。

現在譚兗派人求救,讓王宵獵難辦。

想了許久,王宵獵道:“既然楊進已經兵臨鄧州城下,不能小視。

明日我休整一天,後日起程去鄧州。

若楊進沒有合圍,便入城一起與譚知州守城!”

史珍大喜。

拱手道:“如此,便就多謝知州了!在下這便就回城,報與知州知道.”

王宵獵看了看天色道:“就要天黑了,你如何走得?”

史珍道:“此時十萬火急,只好走夜路!”

說完,不肯多待,便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