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間,王宵獵帶軍急行五十餘里。
離楊進軍營五里之外,紮下營盤。
刺死翟進之後,楊進一軍囂張異常。
王宵獵一到,便就有小股軍隊前來騷擾,被邵凌帶兵擊退。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王宵獵叫來幾位統兵官,道:“此戰我們需與翟興配合。
今日大家緊守營盤,派個使節到翟興軍中。
還有一件事,派探子仔細查探楊進一軍。
幾個月前他還是開封府統制,現在近萬兵馬,太過於不可思議了。
此事不查清楚,我難心安.”
眾人叉手稱是。
王宵獵道:“此事便託邵凌去辦。
帶五十騎,謹慎小心,去探楊進一軍。
最好抓幾個俘虜,要知道楊進軍情的。
一切查探清楚,我們才好定計.”
邵凌叉手稱諾。
派了使節,又派了邵凌出去,王宵獵一個人在帥帳中思索。
本來自己覺得,手下有一兩千兵馬,就足以縱橫周圍幾州了。
結果一個鄭州的楊進,突然之間就有近萬兵馬,數萬人的聲勢,與自己以前想的大不相同。
都是這樣,汝州可就不安全了。
依自己所知,楊進所部,本來最多隻有兩三千人。
當時開封府的統制,兵馬大多這個數目。
怎麼幾個月的時間,就暴漲這麼多?想來想去,想不明白。
到了傍晚,派去翟興軍中的使節便回來了,帶著翟興的使節。
來人三四十歲年紀,頷下虯髯縱橫,身材非常高大。
進了帥帳,上前叉手:“在下翟琮,奉父命前來聽令。
見過知州.”
王宵獵急忙起身。
道:“原來是衙內。
且請上座.”
說完,急忙吩咐士卒上了茶來。
翟琮是翟興長子,自然不能等閒視之。
看來翟進戰歿,對翟家軍的影響非常之大。
之前王宵獵駐軍臨汝鎮一個多月,翟進都不讓他進河南府。
翟進一死,翟興立即要求自己前來,還派來他的兒子。
客套幾句,翟琮道:“制置前幾日血灑疆場,我軍上下,人人無不欲食楊進之肉!多謝知州,盡起部下兵馬,前來助陣。
不知知州準備如何?何日可進軍?”
王宵獵道:“兩軍交戰,不可等閒視之。
我軍新到這裡,總要花上幾天時間,瞭解附近地理,探查楊進軍情。
約五日之後,可與你們一起,與楊進決戰.”
聽了這話,翟琮的臉色暗下來。
道:“楊進不過一軍賊,裹挾民眾為兵,有些聲勢而已。
知州與我軍一起前後並進,合擊楊進,必能斬其首,墮其軍!”
王宵獵猶豫一下,還是道:“衙內,本來我也是這樣想的。
當日在開封府的時候,我曾經見過這個楊進。
他體壯如牛,有萬無不擋之勇。
不過其手下兵馬,只有一兩千人而已。
現在大軍過萬,還有數萬百姓隨行,不可輕視了。
幾個月間,膨脹如此,非一般人可比.”
翟琮道:“知州,楊進本部兵馬,就只有兩千人。
其餘的,都是其裹挾而來——”王宵獵道:“數萬百姓,是他裹挾而來不錯。
但還有近萬戰兵,怎麼能夠裹挾而來?”
翟琮看著王宵獵,見他態度非常認真,只好耐心解釋:“楊進起兵的時候,把治下所有的強壯全部黥面為兵。
凡到一地,先括強壯入軍。
從鄭州而來,沿路上的百姓沒有幸免的。
十幾個縣,有近萬不是尋常事?佔得上風,自然軍心振奮,人人爭先。
只要敗一兩場,全軍就散了.”
“哦——”王宵獵點了點頭,有些明白了。
自己一直想不明白,楊進的大軍是哪裡來的。
按照自己的理解,軍資本來有限,不符合條件的人,不會招入軍中。
根本沒有戰鬥力,卻又消耗軍糧,精明的統兵官當然不會這麼做。
但楊進不同,他的一切都是搶來的。
人多勢眾,搶的就多。
搶不到了,這些人自己就散去了。
這樣的軍隊如同滾雪球一般,一路走去,一路膨脹下去。
翟琮說的不錯。
楊進的軍隊看起來氣勢驚人,其實戰鬥力並不怎麼樣。
不過,前幾日翟進實在太過大意。
渡河的時候自己一馬當先,被流矢射中,運氣太背。
翟進一死,刺激了楊進全軍士氣,現在他們的戰鬥力還真不好說。
必須先打一兩場勝仗才可以。
想了又想,王宵獵道:“我的意見,打仗不是兒戲,不可莽撞。
這幾日可以小規模攻打,但不到全面交戰的時候。
還是等到五日之後,我們兩軍再商量.”
見王宵獵不讓步,翟琮不由有些失望。
不過翟進去世,翟家的人官職並不能壓倒王宵獵,不能夠強求,只好答應下來。
說幾句閒話,翟琮道:“奉家父之命,這幾日我便隨在知州軍中。
我自會派人回去.”
看著翟琮,王宵獵似笑非笑地道:“衙內在這裡,是要在我軍中監軍麼?”
“知州說笑了,如何敢?”
翟琮急忙起身,叉手道歉。
王宵獵道:“說實話,衙內在我軍中不走,外人必定說你在監軍。
我軍中與別人不同,一個不小心出了差子,倒讓我難做.”
翟琮道:“我若觸犯軍法,知州斬我首級就是!翟家族人,起兵抗金護國,何在乎一條性命!”
王宵獵急忙道:“衙內言重了。
——不過我話先說好,你在軍中,就只是看,還有與你父親傳遞兩軍軍情。
不能做其餘的事!軍中沒有戲言,衙內記住了!”
翟琮稱是。
王宵獵讓他坐下,又說些閒話。
到了晚上,王宵獵吩咐殺了一隻羊,為翟琮接風。
幾位統兵官作陪,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王宵獵升帳,讓翟琮坐在下首。
看著眾人,王宵獵道:“翟太尉血灑沙場,我們不能坐視。
當斬楊進,為其報仇。
今日邵凌帶五百騎兵,去鳴皋山附近,查探楊進陣勢。
記住,抓幾個俘虜回來。
兩軍交戰,重在要知己知彼。
楊進崛起的太過迅速,不查探清楚不行.”
邵凌叉手唱諾。
而後又坐了下來。
一邊的翟琮看見,覺得疑惑。
接了軍令,不是應該立即出帳,點起兵馬去做自己的事嗎?怎麼王宵獵這裡不同,又坐了下來。
這是王宵獵軍中與其他軍隊不同的地方。
早上升帳,其實是眾將商議,並不是分派命令。
每天眾將商議軍情,是例行的事。
宋朝軍隊中,一般是聚餐,而且有制度保證。
將領不參與,是要受處分的。
主帥升帳,發下軍令,將領要立即領命而行。
王宵獵一向認為,上級下命令一定要慎重。
命令出了問題,上級要承擔責任。
下級領了軍令,執行一定要堅決。
如果有疑問,在接受命的時候提,不能事後提。
所以釋出軍令,是慎之又慎。
看沒有疑問,王宵獵又道:“牛皋率馬步五百,掃清四周。
昨日就有楊進的遊騎到營前,看起來甚是囂張。
你帶著五百兵馬,把我軍營盤周圍五里之內的楊進的遊騎、散兵,各種人馬,全部清掃掉。
兩軍交戰,周圍不要留下閒雜人等.”
牛皋稱諾。
又問:“若有百姓,該當如何?”
王宵獵道:“一一詢問清楚,登記造冊,回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