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公私要分明

八月十四,汝州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

明天就是中秋了,大家都出來置辦貨物。

自從去年金軍攻來,社會上一切荒廢。

直到王宵獵回來,汝州才太平下來,重新恢復了生機。

重新過上太平日子的人們特別重視這個節日,分外熱鬧。

州衙不遠的地方,百姓們擠得裡三層外三層,在那裡買月餅。

阮超手裡提了一個小袋,快步向這裡走來。

迎面碰到自己的鄰居閆三郎,道:“三哥好早,也是到這裡來買月餅嗎?”

閆三郎把自己手裡的油紙包提起來,道:“是啊。

這裡的月餅做的真是精緻。

各種圖案,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出來的。

我這裡買的是玉兔搗藥,正好中秋來吃.”

阮超道:“只聽說好看,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閆三郎道:“那邊有人嘗過了,味道甜美。

裡面諸多餡料,可以選口味的.”

阮超道:“如此最好了。

我家裡幾個兒女,有了這月餅給他們,必然會十分高興.”

兩人站在街道上聊了幾句,阮超看那邊人越聚越多,急忙作別,擠了上去。

好不容易擠到前頭,就見裡面一張大案,上面擺了許多月餅。

十個一摞,旁邊牌子寫著包料,擺得整整齊齊。

長案後面十幾個小廝,俱都青衣青襪,打扮得清潔。

阮超不認字,指著牌子,向小廝一一問過陷料。

這餡料十分豐富。

有紅豆沙的,有蓮蓉的,有紅棗的,甚至還有一種五仁的,也不知道是哪五仁。

王宵獵湊不起來五仁。

只是這個名字前世太過有名,便就拿來用了。

沒有五仁月餅,好似月餅就沒了靈魂一樣。

最後用核桃、瓜子仁、松子、杏仁和芝麻湊齊,好歹不能弱了名頭。

不過真正吸引百姓的,是月餅的形狀。

除了圓的,還有方的、心形等等許多樣子。

可惜,這個時代的百姓還是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月餅上面印的圖案。

王宵獵找了個幾巧手木匠,刻了許多模子。

上面印了玉兔搗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蟾宮折桂等與中秋有關的故事。

這些故事才真正吸引人。

阮超一一問過了,道:“許多陷料也不知道哪個好吃。

罷了,就選玉兔搗藥和蟾宮折桂兩種,各給我幾個吧。

我這裡一共三貫足錢,全部買了.”

小廝高聲答應,接了錢過去。

選了阮超要的,用個油紙包了,細繩一紮,極是乾淨利落。

阮超提著月餅擠出人群。

走在路上,用手掂了一掂,不由嘆了口氣:“這些東西可是真貴!”

雖然嘴裡這麼說,面上還全都是笑容。

一雙兒女受了一年苦,今年歡樂一番,花多少錢都是值得。

玉兔搗藥是給女兒的,屬於小女孩的故事。

蟾宮折桂則是給兒子的。

希望他長大了,真地能夠發解試高中,如同知州王宵獵的父親一樣,中個進士回來。

旁邊的州衙裡,王忠把幾包月餅放在桌子上,對王宵獵道:“不想這月餅鋪子竟然是官府開的。

我走到那裡,見許多人都擠著買。

進去一看,格外精美,便買了一些,帶回家去。

哪裡知道,小舍人這裡早就準備好了。

卻是花了不該花的冤枉錢.”

王宵獵道:“這是月餅,可以吃的,不算冤枉錢。

這東西能放多日,回去讓家裡嘗一嘗.”

王忠點了點頭:“小舍人說的是。

對了,下午我去買些雞鴨魚肉,稀奇吃食,明日家裡開開心心過箇中秋。

小舍人要買什麼,我去一起買了.”

王宵獵想了想,最重搖頭:“我哪裡知道要買什麼?你自己去買吧,覺得要買的買就是,最後我一起給你算錢。

明天一起回去,我陪著姐姐過節.”

王忠笑道:“小舍人說哪裡話。

我只管買東西,不必用你的錢.”

王宵獵道:“你賺錢要養家餬口,日常不知多少用處,多的就攢下來。

我也俸祿,自家用的當然用自己的錢。

以後記住,只要我家裡用的錢,你都記下來.”

王忠見王宵獵說的認真,只好點頭答應。

只是心裡還是覺得怪。

他被王汝代招入軍中,本來就是照顧王宵獵。

沒想到一年之後,王宵獵卻要跟自己算清楚。

看著王忠離去,王宵獵回到州衙,料理些日常的事務。

這些日子王忠都是在老家,幫著王宵獵處理些家中的事情。

作為軍中元老,他的俸祿自然是不會少的。

養自己一家子,即使王宵獵家中一起用,也是足夠的。

對錢王宵獵分得很清。

自己家中用的就花算自己的錢,公家的就花公家的錢,別人的事情就要花別人的錢。

嫌錢少,可以讓官府多賺錢,多發俸祿。

但不能因為錢少,或者方便,私事用公家的錢。

從回到汝州,王宵獵就是這樣。

而且要求手下,也必須這樣做。

用公錢做私事,叫做貪汙公款。

用公家的人和東西做私事,則叫做公器私用。

一旦出現了這種行為,必須嚴懲。

其實這是中國的傳統,雖然傳統總有被打破的時候,自古以來卻就是這樣的。

到了明清,官員的俸祿較少,衙門中的許多官吏又是私人幕僚,州縣中許多就公私不分了。

從秦始皇建立政治大一統,國家收支和內庫收支就是兩個不同的系統。

雖然經常有皇帝侵吞國庫錢財,但系統一直在。

宋朝的則是左藏庫和內藏庫,各有不同來源,也有不同的花錢渠道。

皇帝如此,官員當然也是如此。

州縣的公務花銷,有定數的公使錢。

把公使錢放進自己口袋,就是貪汙公款。

如范仲淹寫過一篇《岳陽樓記》,寫給嶽州知州滕子京。

滕子京便就是因為在前線為主帥,用公使錢用於隱密行動,被朝廷嚴查。

不甘受辱的滕子京把公使錢賬簿一把火燒光,因而被貶。

後來官員為了貪公使錢,往往官員互訪,用公使錢送禮物。

你來我這裡,我給你五十兩。

一個月後我去你那裡,你再給我五十兩。

一來一往間,公家的公使錢就進了自己腰包。

在朝廷做官,公私一定要分明。

朝廷要有嚴格的制度,官員也要自律。

不然,被查到就不要說自己冤枉。

如滕子京,其實是用公使錢做了公事,但在制度上有瑕疵。

最後他和親友一直覺得自己冤枉,卻翻不了案。

後世人說滕子就是貪官不對,但被作為貪官處理,同樣是正確的。

王忠本是王家莊客。

奴僕不得有私財,花錢都是主人家的錢,儲蓄也是主人的儲蓄,時間到了給多少僱錢而已。

對於王宵獵的做法,王忠覺得難以理解,其他官員卻覺得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