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加大投注

年羹堯心中一沉,但他迅速反應過來,恭敬地回答:“奴才愚鈍,但奴才敢對天發誓,絕沒有自外與主子的心思。”他解釋自已奉了兵部的文書,一進京就先去了兵部,然後被十四爺帶到了八爺府。

四爺聽後,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他說:“我們這都是骨肉兄弟,你若是替主子去拜望他們,我還會怪你?我指的是你的心,不要盤算著天上這塊雲那塊雲,你頭上只有一塊雲,那就是我。”

年羹堯聽到這裡,心中一鬆,他知道自已的命運已經掌握在了自已手中。他深深地叩首:“謝主子開恩,奴才一定忠心耿耿,絕不負主子所望。”

四爺滿意地點點頭,他知道,年羹堯這枚棋子還有用處。他淡淡地說:“保住你陝甘總督的位置,只要朝廷裡有人一句話,就可以把你撥得乾乾淨淨。你要記住,你的命運掌握在我手中。”

年羹堯深深地叩首,他知道,這一刻,他已經成為了四爺手中的一枚棋子。但他也明白,只要他忠心耿耿,他的命運就會掌握在自已手中。

這次的事情確實讓主子動了怒,年羹堯心中深感愧疚。如果能夠繼任善甘總督,年羹堯必定會竭盡全力,為主子贏得榮耀。然而,如果命運不濟,未能接任這一職位,年羹堯也會在四川的土地上,盡心盡力,決不辜負主子的深厚恩情。

當夜色降臨,四爺看到年羹堯已然疲憊不堪,知道他一整天都未曾進食,於是邀請他共進晚餐。那夜,他們圍坐在桌旁,享用著美味的佳餚,年羹堯感激地望著四爺,心中充滿了敬意。

那件事後,四爺對年羹堯也有了些許的芥蒂。為了維護自已的地位,他拆散了鄔思道與年秋月,自已娶了年羹堯的妹妹。這一舉動,既是為了防止鄔思道與年羹堯過於接近,威脅到他的地位,也是為了透過婚姻這一紐帶,將年羹堯牢牢地綁在自已的身邊。

當李衛和翠兒走到雍王府門口時,遠遠地就看到四爺正準備出門。他激動得手舞足蹈,一個勁兒地磕頭叩拜,嘴裡還說著:“主子,奴才想死您了!”四爺見狀,笑道:“你這小狗崽子,怎麼還是這麼摳門,連坐轎子的錢都捨不得花?”李衛回應道:“主子,不是奴才摳門,是奴才覺得在主子面前坐下不恭敬,這才走進來的。”四爺聽了,心中十分欣慰。他轉過頭,看到了旁邊的小狗,問道:“這小狗多大了?”李衛回答:“四歲了,想著主子的恩德,就給它取名叫李忠四爺。”四爺聽後,笑著說:“李忠四爺?這個名字不錯,就是叫起來有點拗口。這樣吧,後面兩個字去掉,就叫李忠吧。”李衛點頭稱是。

關於名字的問題,四爺提出將李忠四爺中的“四爺”去掉,只稱他為李忠。李衛和翠兒對四爺的忠誠與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們的激動神情已充分表達。翠兒帶著小狗去見福晉時,福晉對李衛一家毫不吝嗇,贈予的禮物是王爺小時候的長命鎖,這無疑是份貴重的禮物。翠兒對這份厚禮感到震驚,她謙卑地表示不敢接受,擔心這份厚禮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在過去,人們確實有為孩子取賤名的習慣,認為這樣容易養活。然而,四福晉並不認同這種做法,她認為帶有王爺的物品只會給孩子帶來好運。

另一方面,李衛來到他的好友高福的住處,眼前的破敗景象使他感嘆時光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再次與昔日好友重逢時,卻已是陰陽相隔。正當李衛沉浸在悲傷中時,鄔思道走了進來。他明白李衛的感受,但沒有過多的安慰,而是提醒他不要走上高福的老路。他強調,做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已的初心。李衛深知這個道理,他表示,自已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四爺的提攜。就像一棵樹枝上的葉子,如果沒有根,就會枯萎死去。

康熙皇帝迎來了他尊貴的六十八歲生日,同時也是他登基滿六十年邁向六十一年的重要慶典。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卻不料收到了一份令人驚愕的壽禮——一隻被包裹在華麗盒子中的死鷹。

這隻死鷹並非尋常之物,而是一隻被譽為鷹中之王的海東青。在滿族文化中,海東青是至高無上的圖騰,象徵著人中龍鳳的尊貴地位。然而,如此崇高的象徵竟被用作詛咒,似乎在預示著康熙即將面臨生命的終結。

這一幕令康熙倍感憤怒與震驚,他站在原地久久無法平復心緒。在場的眾人也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就在康熙試圖恢復平靜之際,老十收到了一個眼神示意,他立即行動起來,命令圖裡琛抓捕送禮的鄂倫帶,同時命令隆科多拘捕同黨。老十的意圖很明顯,他想製造混亂,讓這場千叟宴變得混亂不堪,最好演變成一場屠殺。

然而,康熙身邊的人並非易於對付之輩。圖裡琛並沒有立即執行老實十的命令,而是衝到康熙身邊保護他,以防不測。隆科多也沒有聽從老十的指令,只是命令手下封鎖所有出口,並重復喊著“不要動”這幾個字。這種處理方式在突發狀況下確實是最為穩妥的。

在穩住局面後,隆科多等待著康熙的指示。此時的康熙經過一番思索,已經猜到了其中的一二。他冷靜地命令眾人不要動,回到原位進行警戒。康熙判斷這與送死鷹的鄂倫岱關係不大,因此命人釋放了鄂倫岱。

老十看到局面被康熙穩住,於是繼續試圖煽動混亂,指責鄂倫岱是亂逆之徒,犯下大罪。然而康熙並未理會他們的言辭,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有罪的無罪的,天知道。”隨後,康熙緩緩地走了幾步,卻最終支撐不住,昏倒在地。現場頓時陷入混亂,比康熙還要年長的王掞更是高聲呼喊著傳太醫。

那麼,這隻死鷹真的是老十四所送嗎?事情真相撲朔迷離,還有待進一步揭開。當然並非如此。原本,老十四的手下鄂倫岱曾帶著壽禮拜訪老八的府邸。在老十四向康熙獻上一塊刻有壽字的天石後,出於嫉妒之心,老八竟然將這塊天石替換為死鷹,企圖以此製造混亂並詛咒康熙。然而,老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康熙並未繼續追查此事,反而將老八、老四以及上書房的幾位重臣悉數撤職,胤禛與胤嗣被解除了所有職務,張廷玉則被免去了大學士的職銜。

在聽到這一訊息後,四爺顯得有些驚慌失措,而身後的張廷玉卻似乎洞悉了康熙的用意,輕聲提醒他要保持鎮定。

再看看老八一黨的反應,他們在這場風波中的表現頗為幼稚。作為老八一黨的人,老十四並沒有得到他們的支援。相反,在關鍵時刻,他們反而暗示老十直接跳起來指責這是謀逆之舉,並交代隆科多不要放走同黨,將其定義為結黨謀逆。很顯然,他們的真實意圖並非只是陷害老十四,而是在瘋狂暗示康熙:這就是我們所為,您來查我們吧!他們企圖透過這種方式製造混亂,以求在混亂中取勝。然而,康熙並未如他們所願,反而以雷霆手段整頓了朝廷,維護了國家的穩定。

康熙帝並未給予老八一黨以可乘之機,在混亂的局面中,他選擇了堅守原則,避開了對死鷹事件的深入追查,使得老八一黨無法有所作為。隨後,康熙帝將老四和老八的職務革除,營造出一種將傳位給老十四的假象,這給了老八一黨一線希望,避免了他們因絕望而採取過激的行動。而老十四遠在西北,老八一黨相信在康熙帝逝世,且老十四未歸的情況下,他們有機會篡改遺詔,將傳位物件改為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