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跑了半個月,秋月做了個決定,買牛。
現下的牛大概八到十五兩銀子一頭,秋月拿出家裡的積蓄盤算了一番,這些年家裡一共存了十六兩零三錢,還有些零碎銅板,買一頭牛是儘夠的。
秋星聽到買牛非常高興,有了牛,就不用一鐵鍬一鐵鍬的翻地了。
秋月也很高興,她可以帶更多的貨物上縣城賣了。
秋蘭也高興,村裡很多人都沒有牛呢,他們家比很多人要好了。
“對了,姐,楊樹哥說想跟你去縣城看看,他也想拿獵物去縣城賣。”
“可以啊,不過他家住山裡那麼遠來得及嗎?”
“他說他會早點出來。”
秋月想了想道:“行吧,他哪天去?”
秋蘭道:“明天。”
“……”
第二天全家起了個大早,買牛是大事,當然得全家出動。
到村口時,沒想到周樹也到了,他揹著一個大包,還牽著一個小男孩。他有點難為情的道:“他一定鬧著要來。”
秋月笑道:“沒事,他就是楊林吧?真可愛。”
楊林怯生生的問了好,秋月拿出兩個紅薯給他們一人分了一個。
去縣城的人不多,牛車略等了等就出發了。
天色還早,路上陸陸續續又上來人,秋月和秋蘭靠在一起,昏昏欲睡,隱約間聽到秋秋星和楊樹說著什麼。
到縣城時天已大亮,城門口熙熙攘攘,早有許多人挑著擔趕著車排隊進城了。秋月擺好攤子,楊樹照舊挨著她旁邊。
縣城賣野味的人多一點,但是價格比鎮上貴,總得來說確實比鎮上好。
下晌秋星和秋蘭去看牛,楊樹的野物賣光了帶著楊林也跟著去,秋月留下看攤子。
大概去了一個多時辰,幾個便興高采烈的牽著一頭小公牛回來了。
“多少錢啊”秋月也非常高興。
“九兩,這隻牛剛一歲多呢,姐,你看它長的多好多結實。”
秋星簡直高興壞了,說話間還一直撫摸著牛。
等回去時卻犯了難,他們沒有牛車。
秋月還有點貨沒賣完,他們幾個也不會騎牛,最後決定秋星和楊樹趕著牛回去,秋月秋蘭和楊林去城外坐牛車回家。
回到鎮上時天色還早,便乾脆下車,順道去木器行打聽一下牛車的價格,木器行的小二說,如果自帶木料的話就二百文,如果是在行裡訂木料就六百五十文。
秋月看了些木料,也不知好壞。那小二看秋月的樣子便知道她是外行,便笑著說道:“我們這的板車都是用上好的槐木做的,姑娘你看,”說著用手指敲了一下木頭:“你聽這聲音,多清亮,夠硬實。”
秋月也上手裝模裝樣的敲了敲,說道:“木頭的好壞我也不懂,我也看不出來。就是看你這店這麼大,想來手藝是沒得說,就是這價格有點高了。”
“噯喲,姑娘,我家店的槐木做的車不易腐朽,耐磨損。價格最是實誠,從不虛開高價,你可以去打聽打聽,誰不知道我們成材木器行,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大哥,我知道你家木頭好,要不然我也不會來你家買是不?就是六百五十文太貴了,少點吧?湊個整數,六百文?”
“不行不行,六百文都虧本了,賣不得賣不得。”
“那你出個實誠價,可不要說六百五十文,多少都得給我少點,哪有做生意一口價沒得少的?”
你來我往的費了番口舌,終於讓小二給少了二十文。
交了五十文定金,約好了交貨的日子,小二還咂著嘴說“太會講價了,沒什麼賺頭。”
聽得秋月直想笑,知道他是故意做出來的樣子,還是能賺不少的。
定好了車看看天色,乾脆買了幾個包子和兩個小的坐在鎮子外的路口坐著,等秋星兩個回來。
等到天擦黑時,那兩個才趕著牛慢悠悠的回來了。
秋月拿出包子讓他們吃了,順道休息一下,秋月把定了板車跟他兩個說了。
又說天黑了走山路不安全,讓楊樹兩個在李家住一宿明早再回去,楊樹想了想,要是他自已是不怕的,但帶著楊林這個小傢伙還真有點不放心,便答應了。
回到家幾個小的都圍著看牛去了,秋月讓秋星給牛找點吃的,喂些水,便洗手做飯,剛坐下生火,楊樹進來了,秋月笑道:“你怎的不去看牛?”
楊樹道:“回來的路上看夠了。”他看到盆子裡有幾個紅薯,問道:“這是準備今天吃的嗎?”秋月道:“是,準備煮點紅薯粥。”
他拿了盆子到外頭洗紅薯,秋月心道還挺勤快。
晚飯很簡單,就是一大盆紅薯粥,炒了些青菜,因著有客人,又切了些鹹菜和雞蛋炒了,吃著也很香。
吃完飯簡單洗漱完,楊樹兩兄弟和秋星睡一屋,秋月給拿了一床被子,便各自歇著去了。
因為心裡記掛著牛,睡覺也不安穩,一大早又起來看牛。
家裡沒有牛棚,昨晚是拿了兩捆稻草鋪在地上讓它睡露天,秋月想著請人來蓋牛棚得多少錢。誰知楊樹說他會,於是兩兄弟又在秋月家逗留下來。
秋星給牛起名牛牛,秋月笑道:“它本來就叫牛,哪裡還用你起。”但是秋星堅持,也只得隨他去了。
下午楊樹說工具不夠,得回家拿工具,託秋月看著楊林。
“去吧,做你的飯哦,早點回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