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陰曆八月二十二日深夜,雍正皇帝駕崩,享年五十八歲。至此,雍正王朝正式落幕。
離世前雍正皇帝送別喬隱帝,返回養心殿之際,首先得知的訊息便是八爺的離世。而在他離世之前,竟給雍正留下了一封書信,此信最終成為導致雍正帝逝世的催命符。今日,我們就來簡要探討一下,為何八爺僅憑一封書信,便能撼動意志堅定的雍正皇帝。
書信的開篇,八爺以雍正賜予他的惡名“阿其那”自稱,提及“愛新覺羅阿其那。他寫道:“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此言如刀,直刺雍正心扉。是啊,他與八爺的爭鬥終至此刻,八爺已逝,他真能心生歡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儘管八爺曾對他做過諸多過分之事,但雍正始終恪守康熙遺詔,未曾對八爺下狠手。甚至為了維護大局,他狠心處死了跟隨八爺一同逼宮的親生子弘時,也未對八爺加以懲處。然而,弘時的離去已讓雍正痛徹心扉,如今八爺亦逝,他所得的勝利竟是以親弟與親子的性命為代價,他如何能夠歡愉?
八爺雖在八王議政中企圖架空雍正、扶持弘時上位的計謀中敗下陣來,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然而,在這場爭鬥中,雍正亦失去了能夠為他力挽狂瀾的十三弟,更在八爺的挑撥下,與弘時父子關係破裂,最終不得不狠心賜死親子。最信任的弟弟離世,親生子亦遭自已賜死,八爺的那句“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對雍正內心的衝擊可想而知。此時的雍正,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疲憊。多年的爭鬥、政治的壓力,在這一刻讓他疲憊不堪。
歷經四十餘載的紛爭與鬥爭,難道你此刻仍執著不放嗎?正當信件中老八懇切地寫道“四哥你累了,應當休息”之時,雍正皇帝內心卻湧起一股不甘之情。他急切地取出一顆道士精心煉製的丹藥,毅然服下。此舉無非是想昭告天下,我雍正,雖歷經風雨,但依舊堅韌如昔,尚有雄心壯志。
老八繼續寫道我一生未曾佩服過他人,然而時至今日,我才深深領悟到,心底最敬佩的竟是你。你咬緊牙關,承受著重重壓力,默默堅持著。那麼,這一切的努力與付出,你又得到了什麼呢?得到的,恐怕只是生前身後的種種非議與罵名。
正如老八在信中所言,雍正皇帝終究得到了什麼?無非是生前的榮耀與身後的罵名。老八生前便屢次挑撥豪紳士族對雍正新政的敵意,而新政的推行確實觸及了許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胤嗣等人的煽動下,雍正皇帝揹負了不少罵名。因此,當曾靜挑唆陝甘總督嶽鍾琪造反一案爆發時,雍正皇帝深感憤怒與無奈,親自撰寫《大義覺迷錄》為自已正名。
此刻,老八信中的言辭如同一把利劍,直戳雍正皇帝的心痛之處。他不懼罵名,勇往直前地推行改革,旨在改變康熙晚年遺留的政治弊端。然而,他的努力與付出卻鮮有人理解。他的兄弟們不理解他,他的兒子也不理解他,甚至連唯一能夠理解他的好友十三爺也已離世。因此,雍正皇帝內心的恐懼與孤獨可想而知,他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悽愴。
這份悽愴在老八的信中被無情地放大,讓雍正皇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無奈。最終,在看完老八的遺書後,雍正皇帝帶著無盡的落寞與遺憾,結束了自已的一生。老八信中的那句“四哥你累了,你應該歇一歇了”,如同一句詛咒,帶走了這位未能戰勝命運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