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誰做太子

京城經過賢王逼宮,明家賀家謀反,一時京營大軍四處抓捕犯官家眷。

明家所有九族被抓,老家的人也不能避免。

賀家也是一樣,誅九族,其他參與文臣武將滿門抄斬,夷三族,同族人發配邊疆苦寒之地。

一時間,哭聲四起,無辜之人,只要是族譜記載的一個也沒跑。

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京城裡好些明家賀家商鋪,府邸,房子全都被封。

昨天還是人上人,今日在菜市口屍首分家。

明家人被押往刑場時,砸臭雞蛋爛菜葉的百姓尤其多。

“呸,讓你們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活該今日被砍頭,還敢謀反,你們明家就該誅九族。”

“嗚嗚,女兒呀,那個明濤今天要被砍頭了,你可要找閻王爺告狀,把他下十八層地獄,讓油鍋炸他,火燒他,讓他滾刀山,投畜生道………”

“明家人要死了,呸,他們也有今天,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真是猖狂之人,取死有道。”

菜市口要殺官,老百姓圍著看,平時高高在上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如今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

砍完頭,屍身被扔進亂葬崗,任憑野獸啃食。

京城一批一批的殺人,各個地方上也不安靜,有的官員族人都在老家,於是整族被髮配。

安德府祁家,祁家是賢王一派,祁家女兒前幾年嫁進明家三房。

明家謀反祁家受到了牽連。

祁家這位倒是人精,沒有參與謀逆,查來查去把祁家官位給擼了,趕出京城。

安德府的人也知道明家謀反的事,周棄把訊息傳回青雲縣。

陳繼銘收到訊息後吃驚不已,弟弟來信說明家有舉兵嫌疑,沒想到這麼快。

這時鏢局送來陳景銘家書。

陳繼銘開啟看了,\"賢王曾經想把雲瑤嫁給明家人,二弟生氣了,無中生有,打草驚蛇,神仙指路,果然,這事跟二弟有關。\"

陳繼銘知道京城發生的事後,也知道了太子眼睛中毒。

明家到底還是廢了太子,可惜皇位他們沒能得到。

陳繼銘遙望林陽府方向,康王運氣真不錯。

陳繼銘把書信燒掉,拿著一封家書給父母。

“爹孃,二弟跟瑤瑤定親了,這是報喜的家書。”

陳貴山夫妻高興極了,“瑤瑤到底還是歸了咱家,哎,從小養大的,要是嫁給別人還真捨不得。”

陳瑾瑜跑進爺奶房間,“奶奶,爹爹說種土豆,平平要吃。”

兩個孩子已經啟蒙,陳繼銘在陳景銘考中舉人後辦了族學,陳家族人免費啟蒙。

今天是休沐的日子,平平安安在家,就盯上做種子的土豆了。

陳繼銘拉開抱著母親腿撒嬌的兒子,“安安呢,怎麼就你一個人?”

平平眨眨大眼睛,“去,看種土豆了。”

陳繼銘無奈道,“不是說了,今年收了土豆會讓你們吃,哪些土豆是種子,不能吃。”

真是拿這兩個小搗蛋鬼沒辦法。

這時韓夢舟出現在門口,“大公子你找我?”

陳繼銘點頭道,“你去一趟京城吧,走運河去,二公子要是回來後你就留在京城吧。”

韓夢舟,“那我把手頭上的事安排一下,茶葉的事交給周棄去辦。”

陳景銘搖頭道,“從商隊裡挑個人做吧,畢竟要能服眾還要能力強。

你到了京城把火鍋店落到你的名下,怎麼發展你自已考慮。”

韓夢舟沒有多問,出去安排事宜。

康王府,魏啟睜大眼睛不敢置信。

“老四是傻的嗎?做王爺有什麼不好,子孫後代一樣是皇族,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他們還是領俸祿的,不像他封地沒了收成,他就需要勒緊褲腰帶。

要不是認識了陳家人,做了點生意,哪能過他們那種肆意的生活?

“哎,這下好了,命沒了,兒女成了平民。”

“什麼?他把老九給弄死了?老九才多大,就這麼沒了?”

“十七歲,比淵世子小一歲,去年剛出宮開府。”

獨孤信也有些不可置信,賢王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世子可能近期無法回封地,王爺,那個棉花推廣的事您看……”

康王回神,他跟幾個心腹在議事,就接到了京城邸報,賢王謀反,皇子們,死傷殘,悽慘無比。

當然他不知道太子眼睛出事了,邸報不會說儲君秘辛。

這要等魏淵書信才知道。

皇城裡,嘉和帝遍請京城四周名醫,過來給太子看眼睛。

都說治不了。

有個製毒高手看過後搖頭道,“毒藥本就是腐蝕臟器的,眼睛特別脆弱,燒壞了眼球,好在用清水沖洗及時,不至於完全看不見,想要寫字看字確是做不到了。”

嘉和帝整個人都蒼老起來,他後悔沒把幾個年長的兒子好好培養,現在去哪裡找一個合格儲君。

謝懷君,大理寺正卿王玄知,兵部尚書楊承祿互相看了一眼。

這時只有康王最合適了。

可是康王脾氣暴躁,年輕的時候就經常闖禍。

王承祿給兩人使眼色,兩人看向一旁康王世子。

眼神都是一亮,魏淵可以呀,有才華,鄭修儒親自教的。有見識,不像京城裡養大的世子皇子,不通農桑。

還知道獻曲轅犁讓天下百姓提高生產力,獻棉花,想要解決天下人禦寒的難題。

這代表什麼?

幾人互看一眼,這代表心懷天下百姓啊!

幾個大臣用眼神交流,嘉和帝不知道他的臣子,已經在自已琢磨新的儲君人選了。

太子確實失明瞭,,你也不能才幾天就廢太子,那樣太子接受不了,嘉和帝也受不了。

可是魏淵成親的日子近了,魏淵要離京了。

嘉和帝………

“皇家多災多難,也需要一場喜事沖沖喜,雙喜,傳旨康王夫妻回京,世子婚禮就在京城辦吧。”

嘉和帝也十多年沒見大兒子了,趁這次機會見見大兒子。

陳景銘知道魏淵不會離京了,康王要來了,京城要熱鬧了。

天邊烏雲翻滾,要下雨了。

春雨雖晚來,可它滋養萬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