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0章 390

窩巨有人擺了軍陣等著他們?

陳景銘一揮手,“窩巨啥情況還不清楚,咱們先把甲山跟三水打下來。”

“喏,”眾將軍安排攻打城池,輕車熟路都不用陳景銘指揮。

把囂張的守城將給打懵了。

一個不留神,就被炸藥包炸碎的石頭給炸傷了。

這時他也明白了,為何那些城池會敗的如此之快,跟人家放不放火沒關係。

攻城戰,對於大齊將士來說毫無難度。

要是真開個衝鋒陷陣啥的,或許還能打傷一些將士。

攻破甲山城,陳景銘居高臨下看著他,眼中的不屑與嘲諷,把高麗將領氣的吐出幾口血來。

軍陣,什麼樣的軍陣能抵得住炸藥包?

就算不用炸藥,手榴彈可以多製造一些,那玩意用著好用。

打下來甲山,知道三水人又回來了,順手把三水拿下。

安排好人後,等到大齊派兵過來接手。

陳景銘沒有留下軍士守城,所有打下來的城池都是交給後來的人。

他就帶著十萬人,還有幾萬送糧草的,來回穿插在高麗各地。

陳景銘盯著輿圖,“既然他們說了,窩巨有兵陳列,咱們是找過去決戰,還是攻打其它城池?”

宰父信建議,“打窩巨,只要那個所謂的兵陣一破,他們軍心必散,到時候,我們必然摧枯拉朽,直接橫推高麗其它區域。”

也有人建議穿過山脈,直接去打他們的都城。

鳳翊指著輿圖道,“軍師,我覺得還是打窩巨,要不然咱們走後,窩巨真有二十萬軍,必然會返攻甲山乃至清槿等地。”

陳景銘點頭贊成,“不管他們戰力如何,總是一個威脅,那就先打他。”

商量好後,大軍休整三天,補充裝備,兵器該換的換,特別是手榴彈加急做出三百個。

火藥包因為穩定性,都是到了駐紮地現做的。

這樣也保證了火藥安全的同時,不會因為運送不當爆炸。

高麗多鐵礦,所以不缺鐵,工匠利用鐵做出了一種小炮筒。

放上少量火藥,裡頭填上石子或者鐵砂,發射距可達一百米遠。

散射性發射,一次一大片。

陳景銘看呆了,這是火銃前身吧,真琢磨出來了?

雖然一次只能發一次,用過就得重新填充火藥,跟石子鐵砂。

“行啊,做的好,宰父元帥,給他們記功。”

匠人高興壞了,軍師最好了,有功他是真賞呀!

加班加點的,趕著去做單手炮銃去了。

陳景銘真高興,可別小看漢人的智慧,只要有了思路,就能走在發明前沿。

散彈銃有了,火槍就不遠了。

*

窩巨城,確實聚集了二十萬人,都是在大齊軍隊渡江這段日子,強徵過來的。

陳景銘別具一格的打仗手段,可是把高麗人嚇壞了。

高麗名將一個個折戟沉沙,一個月時間,高麗損失一半國土。

亡國的陰影在高麗頭頂籠罩,迫使高麗不得不強徵百姓從軍。

抓壯丁好抓,一個月時間想要訓練好卻難。

更別說是軍陣這種大型戰陣。

這就像一個訓練了一個月的新兵連,自不量力的去挑戰百戰老兵。

注意,這都是拿冷兵器互砍的年月,沒殺過人,見過血的人戰鬥力能有多強大?

宰父信他們自然懂這些,休整後,沒多耽擱,徑直去了窩巨。

窩巨城外,駐紮著二十多萬高麗兵將,每天都要進行陣法演練。

看著日益流暢的新兵,總教官心裡倒是升起一絲豪情。

只要能練上三個月,他們就能跟大齊軍一戰。

他聽說大齊只有十萬人,打了那麼多次仗,怎麼也得損失兩三萬人。

二十萬人硬扛他們八萬人,就是用人壓,也能把人壓死。

高麗總教官有些自大了,人家大齊將士又不是不能動,掄刀子捅人,只比你們還快。

宰父信領兵經過三天路行軍,來到窩巨城外五十里處。

窩巨新兵駐紮在城外,將軍打仗,也不能離太遠。

步兵戰,離得遠了,走路都趕到戰場,人都沒力氣了。

他們經過三天行軍,需要安營,休息。

這些宰父信跟各部將軍都是輕車熟路,反而是陳景銘,沒有打過這種約定式的戰鬥。

這種仗,陳景銘不喜歡打,因為廢人命。

宰父信派出斥候探馬,去往窩巨城外打探訊息。

一個時辰後,探馬來報,“啟稟元帥,高麗大營駐紮在窩巨城南和城西,營房眾多,還傳出操練兵馬聲。”

宰父信讓人退下,“去把幾位將軍找來,再去把軍師請來,共商對敵良策。”

陳景銘聽到宰父信有請,帶著十二侍衛來到帥帳。

裡頭十多位將軍都來了,陳景銘一出現,都站好恭敬道,“見過軍師。”

陳景銘也回了半禮,“都來了,元帥可是探聽到什麼訊息,”

宰父信點頭,“探馬來報,說高麗大營在窩巨城外五里處,咱們是商量一下怎麼打這一仗。”

陳景銘很好奇,他們怎麼打,難道還去叫陣?

有人說明天帶兵去直接打。有人覺得還是探探高麗,是不是真的練了軍陣。

陳景銘聽了問宰父信,“長蛇陣有什麼特性?”

宰父信出身將門,熟讀兵書,對於戰陣記載知道的也多。

聽陳景銘問,思考後回答,“長蛇陣陣如其名,數萬人排成一條長蛇形狀,它就像長蛇一樣靈活多變。”

“這也是一種有名軍陣,傳說,你帶兵打蛇頭,蛇身蛇尾就會捲上來。

打蛇尾,蛇頭就會援助蛇尾,打中間,頭尾就會圍過來兩人困住。”

陳景銘有些意外了,“有人列陣,可曾有人破了此陣?”

宰父信搖頭,“這個,聽聞三百年前,多國相爭,有人想出此陣,所向披靡。”

陳景銘,“………”

“高麗倒是有幾分運道,竟然得了此陣。”

陳景銘不再問,聽這些將軍議論。

陳景銘扭頭問太叔琰,“你覺得該怎麼打?”

太叔琰看一眼諸位將軍,低聲跟陳繼銘說,“先派兵過去,試試他們是不是真的排練了軍陣,要是就趕緊撤回來,想辦法破陣。”

陳景銘也低聲說了一句,“探陣的人會不會全滅?”

他想起楊家將破天門陣,楊五郎探陣,死在陣中。

太叔琰點頭,“人家不會放過探陣的人。”

要不怎麼說,探陣都得是猛將,要不然衝殺不出來。

陳景銘想了想,搖頭否決,“不行,太虧了,不就是二十萬人嘛,明天找個地方去看他們演兵。”

宰父信等人聽著陳景銘兩人低語,都是心中一喜,軍師親自去觀陣,總覺得這仗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