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竹的小人書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李文蘭的小人書是《延安的燈火》,李安平的小人書是《空城計》。
李為謙坐在板凳上,手裡拿著李文竹那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給三個小孩耐心地講著。李安平和李文蘭一左一右的坐在李為謙身旁,腦袋伸的長長的,聽得入迷。李文竹坐在李文蘭旁邊假裝感興趣的樣子。
李文梅割豬草回來,看到的就是這個場景,一時有點失神。
“文梅,快來幫忙醃豬肉。”奶奶張秀梅的聲音叫醒了李文梅。
“噢,好的。”李文梅回過神來,放下背篼,朝廚房走去。
廚房裡,胡鳳琴和李文梅在醃豬肉,奶奶張秀梅在給醃好的豬肉穿繩子,然後掛在廚房的房樑上。
“文梅,你不會是喜歡上那小子了吧。”冷不丁的,奶奶張秀梅突然說了一句話。
胡鳳琴聽到這話,手裡的動作一頓,隨後又繼續倒鹽巴,沒有說話。
“奶奶,你胡說什麼,我剛剛只是看著他們幾個在看書,有點驚訝。”
“沒有就好,你看他那樣子就不是我們高攀得起的,咱們吶,還是要有自知之明,找個附近的差不多的就行了......”
"奶奶,我知道了。"沒等奶奶張秀梅說完,李文梅趕緊打斷。
這話她聽煩了,實在不想聽了。
奶奶張秀梅斜睨了她一眼,冷哼了一聲,沒再說話。
一時間,廚房裡再沒有說話的聲音。
中午,又是豐盛的一餐。
奶奶張秀梅把豬板油熬了,得了一大罐豬油和一大盆油滋啦,中午的餐桌上就有野菜炒油滋啦。
除了油滋啦,餐桌上還有血皮菜炒豬肝。
在這個時候,這兩道菜都算是難得的美食了。
就這樣,耗費一個上午的時間,野豬肉基本上都處理完畢了,然後還留了六塊野豬肉。
奶奶張秀梅準備其中兩塊給李文竹拜師用,剩下四塊找機會讓李國偉換成糧票,現在家裡不缺肉吃,就差糧食。
這四塊肉換成糧票,再拿來買糧食足夠一家人好好地過完今年了。
張秀梅生了五個孩子,老大、老二、老三都夭折了,只剩下李國偉,還有李國偉的妹妹李國琴。
對於僅剩的兩個孩子,張秀梅是把他們兩兄妹都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對他們那是沒話說的。
一直到李國琴十八歲前,家裡都是好好的。
後來,李國琴不知道怎麼遇上了個從省城來的少爺,被迷得五迷三道的,家裡人是勸都勸不住,直嚷嚷著要跟這少爺去省城,說這少爺和她是真心相愛的,他一定會好好對她的。
張秀梅一聽就知道,國琴已經被所謂的愛情衝昏了頭腦,只能把她關起來。
誰承想,她自己大晚上跟著那個省城來到少爺跑了。
一家人在村裡,縣城都找遍了也沒找到他們兩個的身影。
張秀梅找了幾天,回家當時就傷心地暈了過去。醒來發現,她把李國琴忘了,只記得生了李國偉一個兒子。
李定恆和李國偉也當家裡從來沒有這麼一個人,再也沒提過。再後來就是胡鳳琴嫁過來,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看著孫女,張秀梅心裡總是不自覺的有點排斥,一直覺得還是孫子好,對孫子總是偏愛。胡鳳琴也沒在意,只是單純以為老一輩的都重男輕女,很正常,自己打心底也是希望生個男孩的。
因為這是幾千年下來根深蒂固的思想,難以動搖。
再加上,李家只有李國偉一個男丁確實是要比其他家過得辛苦很多。
像李山家,四個男丁,家裡日子過得好,自己也當上了村長。
家裡沒有男人,在農村真的容易被欺負,過得也辛苦。
......
下午,胡鳳琴拿著那塊黃色的布料出來比劃,打算給李文竹做件上衣,比劃完發現這褲子還差點布料。
沒辦法,胡鳳琴只好再問問張秀梅:“媽,你還有沒有其他布料,我這做褲子還差點。”
“讓你買你不買,這下子缺了就知道找我了。麻煩。”張秀梅嘴上抱怨著,但是還是想著法子。
“走吧,跟我去我屋裡的衣櫃裡翻翻,我記得好像還有一點布料。”
胡鳳琴在衣櫃翻到一塊藏藍色的布料,剛好夠做一條褲子,高興地往外一扯,帶出一塊紅色的布料掉在地上。
“誒,媽,你什麼時候買的這個顏色的布料呀。”
張秀梅看著這塊紅色的布料有些出神,眉頭緊皺。
“媽,媽,你在想什麼呢?”
胡鳳琴伸手在張秀梅面前揮揮。
張秀梅回過神,擺擺手。“沒事,這個你要喜歡你拿去吧。”
“啊,不用不用。”胡鳳琴把那塊紅色的布料又給張秀梅放衣櫃裡。
胡鳳琴心想這種顏色的布料很少有,一看就很珍貴。而且媽看到這塊布料就出神了,一看就知道,這是塊有故事的布料。
這確實是塊有故事的布料。
這是張秀梅跑了幾家供銷社,好不容易搶到的紅色布料,就為了給女兒李國琴做件出嫁穿的紅衣服。
結果,布料買好,還沒說好親,人就跑了。
張秀梅看著這布料只覺得有點熟悉,又有點說不出來的不喜歡。
“讓你拿去就拿去,廢什麼話。”張秀梅把衣櫃裡那塊紅色的布料往胡鳳琴懷裡一扔,然後就催促著胡鳳琴出去,她要休息了。
胡鳳琴看著手裡的紅色布料和藏藍色布料,有點發愣,看了一眼關閉的房門,轉頭回自己屋子裡開始給李文竹做明天穿的衣服。
這布票家裡好不容易才湊夠,本打算過年時全家一起用這布料每人做一身新衣服。剛好遇到李文竹要拜師,李定恆對這件事很看重,張秀梅才拿出一點布票讓胡鳳琴買點布料回來給李文竹做新衣服。
胡鳳琴本打算買的,在櫃檯時突然想到家裡好像原來還剩一些布料,給李文竹做一身應該夠,打算回家看看再說,不夠再來買。
這下布料湊齊了,這布票還是留著過年用吧。
至於這紅色的布料,胡鳳琴有些喜歡的摸了又摸,但還是把它壓箱底放了。
胡鳳琴心靈手巧,心裡早已盤算好衣服的樣式,手指穿針引線,一個下午時間,就把一套衣服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