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已經是夜晚十一點。
可趙清的訊息發給王聖手只是約莫幾分鐘後。
叮!
趙清收到了王聖手的答覆。
“你說的這些材料中,有一部分我認識,有一部分我也沒有聽說過。
但僅我認識的那些材料,都是價值不菲的存在。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符器’所需要的東西吧?”
王聖手見多識廣,只是片刻間,就看出了趙清所需要的材料用於什麼。
“對!是用作於符器。”趙清大大方方地承認。
他和王聖手認識有一段時間了,他的人品還是值得信任的。
“我也有認識製作‘符器’的朋友,他就在中州市!
前幾天還約我喝酒一敘。
這樣吧,我明天早上的時候過去拜訪一下,看能不能透過他幫你把這些材料蒐集齊全。
總之,我會竭盡全力。”
王聖手回答得乾淨利落,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辛苦您了,等這些時間忙完,咱們再單獨好好聚聚。”趙清回道。
“不用客氣。
明天下午的時候,我會到陳家進行收賬。
剛好也有一個小事情,問問你的意見,我們到時候見面溝通。”
王聖手回。
“好,那明天見。”趙清和王聖手互道分別後,臉上洋溢位了喜悅!
有這麼一位“老朋友”在,很多事情能夠處理得要比他想象中更加的順利。
待解決了心頭這塊最重要的心事後。
趙清取出李疏影、江雀兒的“九魄仙玉”。
李疏影的那塊“九魄仙玉”只剩下最後一點靈力,估計經過今夜的修行裡面的靈力就消耗一空。
江雀兒的“九魄仙玉”裡面的靈力仍然濃郁無比。
可讓趙清心裡擔憂的是……
他隱約地感覺到!
哪怕把江雀兒的“九魄仙玉”內的靈力全部都煉化完畢,他也無法進入到第三境。
第三境所需要的靈力,遠比他想象得更多。
如果“九魄仙玉”內的靈力不夠的話,他或許還得透過其他辦法來蒐集滿足自身修行的靈力。
還有關於第三境晉升的儀式……
需要一枚叫做‘青仙丹’丹藥,於月圓之夜服用,才能晉升到第三境!
趙清面對“瑣碎”“繁雜”一系列要求,並沒有著急,而是用筆尖一筆一劃地不斷寫在紙上。
每當有一些看法或者解開這個難題的思路的時候,便會立刻奮筆疾書。
不一會兒,紙上寫滿了一堆文字。
但這張白紙還空著最後一行。
趙清拿起筆來,寫下了鼓舞自己的一段話。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等到這句話寫下了以後,趙清將這張紙小心翼翼地摺好,轉而放入到自己的抽屜裡。
夜晚,趙清一如往日般盤膝而坐,手握“九魄仙玉”,掌心如“漩渦”般不斷吞噬著其中的靈力。
而他如老僧坐定般,一動不動,吐納有序。
翌日清晨,趙清結束脩行後,審視了一下自己的丹田,真氣比之前聚集的更多。
但距離第三境仍還有一段距離。
來自李疏影的那塊“九魄仙玉”耗盡了最後的靈力!
陳家的餐廳處,喬芳、陳龍象、陳九旗、陳詩曼等人都早早起床坐在一起吃飯。
趙清主動朝著母親旁邊的位置走去,待和母親、陳龍象、陳九旗他們一一禮貌地打過招呼要落座的時候,才留意到桌子上的菜餚可謂是琳琅滿目。
“這麼豐盛?”趙清詫異。
雖然平常陳家的菜餚已經算得上是豐盛,可像現在一道道精緻點心,參雞湯,還有幾種粥品,包括些許鹽水滷貨,讓趙清覺得自己是置身於大家族或飯店內。
不!
這些菜餚只有電視劇那些大家族才會有。
“有喜歡吃的嗎?”喬芳和善笑著,起身打算幫趙清盛飯。
“我想嚐嚐那個蟹粥。”趙清看著喬芳左手邊的罐子,不禁有點心動。
陶罐裡的蟹粥在溫熱翻滾冒泡的狀態。
濃稠的米粥有點泛黃、蟹腿白紅交織,米粥表面的那一層黃褐色的香油與大米、蔥花、海蟹的香氣混合到一起,將人的食慾勾引到達了巔峰。
這看起來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粥”,趙清也就在電視上見過。
喬芳笑著給趙清盛粥,待把裝滿蟹肉的粥碗放到趙清面前後,又給他夾了幾塊黃皮白肉的鹽漬雞肉。
喬芳說:“蟹粥是你諸葛奶奶拿手的絕活之一,我以前在家裡的時候,她都會給我做這些飯菜吃。
所以你現在明白,為什麼咱們明明在北方,而我卻會南方菜了吧?”
“您的廚藝也是跟諸葛奶奶學的嗎?”趙清拿起勺子,問出這句話後,輕品一口粥。
濃粥入口,撲面而來的是微燙,轉而是混合著鹹香、香油、海鮮蟹肉以及蔥花的複合香口。
整個香氣完全沉浸到了已經被煮到綿軟欲化了一半的米粒中。
“對。”喬芳看到趙清一口粥喝下去,眼睛明亮,便明白“諸葛奶奶”的手藝肯定征服了他。
“確實好喝!”趙清讚歎一句,夾起一塊鹽漬雞肉,雞皮Q彈鹹香,雞肉帶著更是帶著一絲嚼勁以及一股特殊香料混合的味道。
“怎麼樣?”喬芳笑問。
“好香啊……感覺這隻雞醃了很久,不然,肉裡的那股香氣不可能入那麼深。”趙清點評說。
“哈哈哈,小少爺真厲害,第一次吃就發現了這隻雞的奧秘。”
諸葛奶奶端著一籠包子上桌,放到了一旁,取下了自己身上的圍裙,解釋道:“這隻雞是南方特有的母雞,從小會被餵養糧食,等到它剛長大,肉質還有幼年時那麼嫩,但已經肥一點的時候,將其宰殺風乾。
但風乾分為兩步。
雞皮身上用一種香料混合海鹽醃製。
但雞的內部取了內臟後,再用另一種香料混合海鹽醃製。
等風乾幾天後,再用香料從雞身內部醃製。
從宰殺,到風乾,到上桌,不超過十天!
最後上桌的時候,還要用開水燙皮,糖水刺激讓雞皮保持口感。”
諸葛奶奶坐在趙清旁邊,和藹地耐心解釋。
陳龍象、陳九旗也聽得認真。
陳詩曼微微咋舌,做一道菜而已,需要花費這麼多的精力?
“奶奶厲害,怪不得您來了以後,我媽整個人都變精神了。”趙清笑著稱讚說。
“小少爺不用客氣,以後等咱們回家了,只想吃什麼只需要吩咐我一句話,我一定讓你吃好了。”諸葛奶奶笑眯眯的,說話的同時又揭開了一旁的蒸籠。
趙清、喬芳聽到諸葛奶奶的話,母子二人臉色都有微微的變化。
遠處的陳龍象、陳九旗同樣如此。
諸葛奶奶像是沒有察覺到似的,她取出幾個湯包,配上一碟姜水,伺候到趙清一旁,溫聲道:“我聽小姐說,你特別喜歡吃包子,這是我特意為你蒸的,你嚐嚐看。”
趙清望著眼前晶瑩剔透,依稀可見其中肉湯與肉餡混合的包子,臉上掛著笑容,但心緒百轉。
最終,他把裝著包子的瓷盤,推向母親,溫聲道:“媽,我記得你也很喜歡吃開封湯包。
雖然以後回家了,有奶奶伺候著咱們會經常吃。
但你好像有段時間沒嚐了吧?”
“……”
諸葛奶奶不禁怔了一下,似乎沒有料到趙清“接話”接得這麼快。
喬芳聽到趙清接的話,神色一時間複雜,她知道自己孩子聰慧、體貼、溫柔。
但沒有料到趙清會這麼“坦然”地接受。
趙清心態比較平和。
去喬家也好,留陳家也罷。
母親在哪,哪就是家!
至於回喬家,他也能理解。
母親其實也是女兒,她想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這本來就是人之常情的事情。